小时候住在崎碌,那里大都是二层高的瓦顶灰砖房,我们住的小洋楼有三层高,还有一个很宽敞的晒台,于是就养鸡、种菜。那时候,住家周围养鸡的还特别多,家家户户都会养几只。购买小鸡时,性别无法鉴别,养到母鸡便让它们生蛋,养到了公鸡,也用不着它打鸣,于是就阉了。
阉鸡匠通常都是串街走巷,跟修木桶、补鼎的差不多,三十六行里的一行。现在很少人会懂阉鸡是怎么回事了,也不知这种稀缺的职业是否后继乏人。小公鸡的鸡冠一旦初长成,听到阉鸡匠的喝,就会抱着它下楼,割掉它的睾丸。失去了雄性激素的小公鸡,实质上就不再是公鸡了,它也不再打鸣报晓,不再好强争斗,成了十足的太监鸡,变老实了,懒得动,长剽快,脂肪多,体型大,真正的心宽体胖,整天蔫蔫巴巴的混在母鸡中生活,鸡冠和羽毛也会变得暗淡无光泽。
过去养鸡都是为了取蛋。母鸡产的蛋有两种,一种是受精蛋,一种是未经过受精的蛋。受精蛋在一定的条件下就能够孵出小鸡,未受精的蛋就不可能孵出小鸡。两种蛋的营养价值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受精蛋不经放,特别是天气炎热的时候,未经受精的蛋就可以放置久一些。母鸡产蛋,需要体内释放一定的雌性激素。如果鸡圈内没有公鸡存在,母鸡分泌的雌性激素就会逐渐下降,产蛋率也就逐渐降低。将太监鸡与母鸡一起混养,母鸡或许不知道太监鸡已无法交配,然而产蛋率一点都不会降低。也就是说,只要有公鸡陪伴,也不管它是否会骑上母鸡身子,母鸡的雌性激素分泌照例不会减少。母鸡下的蛋因为没有了公鸡交配,还可以放置更长的时间。
万物皆有灵。公鸡的灵性就体现在其激烈好斗和每天的打鸣报晓上。过去在农村,公鸡就是“三霸”之一。失去了这些,活生生的太监鸡还有灵性吗?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拿不谙世事的小公鸡阉了,这样的方法似乎有些残忍。倘若是将小公猫给阉了,恐怕连其抓老鼠的功能也会丧失殆尽。由此,不免让人联想到前些年计划生育时,做绝育手术的大都是女的,或许男的一旦做了绝育手术,恐怕就与太监鸡相差无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