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过了初一就是十五。民俗中,有未到十五还是年的说法。今年因为情况特殊,大年的日子更长了。宅在家里,阅读就是陪伴过大年的良方妙法。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浩瀚史海中,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财富。其中的对联文化,有着对仗工整、平仄适宜、言简意赅,雅俗共赏的特点,一字一音都蕴含着我国语言的独特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辞旧迎新的传统对联中,印象最深的,是明嘉靖潮州状元林大钦一幅原为祝寿联后来被人们改作春联的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几年前,这副对联还成了邮票《拜年》中的图案。
林大钦是潮汕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文科状元,因其年轻夺魁为世人瞩目,也因英年早逝而令人扼腕。时至今日,潮汕民间仍然流传着他青少年时期许多联对故事的传说。林大钦18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靠舌耕维持生活。有一天,他来到银湖乡一员外家应聘塾师,员外出一上联考他:“银湖院后虎耳草。”大钦稍微思索一下,随即胸有成竹地对出下联:“金石宫前龙眼花。”员外一听,赞不绝口,使林大钦开始了塾师生涯。林大钦22岁中了状元,进翰林院供职。一位老翰林拟出上联,要林大钦作答:“东鸟西飞,遍地凤凰难插足。”大钦随口答道:“南龙北跃,满江鱼鳖尽低头。”老翰林本想将他奚落,反而被他取笑,从此,老翰林再也不敢小觑他了。后来,林大钦被派往某地担任主考官。赴任途中,傍晚时分来到汉水边,不见一只渡船,正在发愁,忽见芦苇中划出一条小船来。林大钦随即请求划船的渔翁载他过渡。渔翁听知他是主考官,便指着船尾插舵的小孔要他应对:“孔子生舟末”。渔翁出的是一句双关语,表层意思是小孔生在船的末尾,内在意思是圣人孔子出生在周朝末年。林大钦一时找不到题材可对,正在为难之际,忽见一道闪电从汉水那边腾空而起,顿时来了灵感:“光舞起汉中”。林大钦应答的也是一语双关,一是电光自汉中腾起,曲折似舞;二是光武帝刘秀从汉中起兵,推翻王莽的新朝,建立东汉。渔翁听后大悦,二话没说,就把林大钦送到对岸。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诸如林大钦巧对联对的文人雅士还有很多。北宋名相寇准与众友同游郊外,即景乘兴出句求对:“水底月为天上月”。众友无句答对,翰林学士杨大年刚好赶到,对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众友皆齐声喝彩。苏东坡与黄庭坚于松下走棋,阵风吹来,松子掉落棋盘,东坡即景出句:“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曰:“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宋代词人晏殊路过扬州时在大明寺里小憩,无意间看见壁上一首题诗很不错,经打问,知道是当地人王琪所作,便请他来一起用饭。饭后二人在池边散步,其时正值遍地落红的春末,晏殊说:“有时想起一个佳句,比如我曾做出过这么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至今也没想出下联。”王琪应声道:“似曾相识燕归来。”不久,这一联句便被晏殊写入他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中,遂成千古名句。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经典的联对,千百年来广受各阶层群众的普遍喜爱。明太祖朱元璋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爱卖弄他肚子里的一点墨水。有次去检查太子朱标的学业,看到朱标正在写对联,兴致大发,对着跟随的大臣说了一句上联:“老子天下第一”。大臣们谁也不傻,都知道其中的寓意。老子可以解释是道家的宗师,也可以是牛逼哄哄的自称。无论哪种,都彰显了朱元璋至高无上的地位。于是立马给足朱元璋面子,感叹这是难得一遇的独脚联,极大地满足了朱元璋的虚荣心。翌晨上朝时,有人又阿谀奉承一番。正当朱元璋龙颜大悦之时,殿下一个新晋的才子突然冒出了一句“孙子盖世无双”。大臣们听完后,有人称赞其果然是才子,“老子”对仗“孙子”,“天下第一”对仗“盖世无双”,一文一武,对仗非常工整,堪称绝对。但也有人顿时瑟瑟发抖,不停冒冷汗。果然,居高自恃的朱元璋没想到竟然有下臣敢犯上对偶,也不细究一番便龙颜大怒,以“欺君犯上”的罪名,推出去砍了。
对联是比诗词歌赋更能高度凝练的一种文字修辞方法,因而很多人对联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国姓氏的四个大姓中,姓张的人数最多, 有一亿人;李氏是皇帝赐姓最多的,作为帝王姓氏,在我国历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于是,有人用李姓给王、张、刘、陈四大姓氏出上联:“李耳李靖李世民”,这四大姓氏的人也纷纷霸气回应。王姓家族给出的下联是“王诩王翦王世充”;张姓家族给出的下联是“张良张飞张友仁”;刘姓家族给出的下联是“刘基刘秀刘玄德”;陈姓家族给出的下联是“陈祎陈汤陈霸先”。对此,大家的看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