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初七,在我国的老黄历中,是人日节,也就是人类的诞辰日,华夏大地自古以来都有吃七宝羹的习俗,我们潮汕人也会在这一天用大菜、厚合、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等七种蔬菜做成羹食用,形成民间颇具特色的一种食俗。
大菜和厚合是“七样羹”的首选。潮汕人叫大菜的,又名芥菜或包心芥菜,叶片肥厚,呈宝石般的光泽,爽脆可口,意喻发大财;与大菜相匹配的厚合,又名厚皮菜或者牛皮菜,正名为恭菜或莙达菜,是甜菜的一个变种,取其字义,就是和和合合,示意合家平安。
说起厚合菜,大凡生长在潮汕农村的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六十年前的困难时期,我们和姥姥家住在一起,尽管深居闹市,由于蔬菜匮乏,未成家的舅舅还是在小洋楼宽敞的露台上堆土成垄,种植了不少蔬菜。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厚合。光阴荏苒,岁月蹉跎。一个甲子的时光就这么溜走了。不时到乡镇的朋友家串门,时常总可以见到他们在露台或者院落一角栽种有厚合菜,总会勾勒起往昔艰辛的岁月,童年在露台上收获厚合菜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上世纪六十年代经济困难时期,社会上物质匮乏,尽管每月有定量的大米供应,然而无油无肉,甚至连蔬菜都是凭证供应,正在长身体的我们,整天都是肚子饿得慌。那时,舅舅在露台上种植的厚合菜便成了填饱肚子的最佳食物之一。它生命力强,生长旺盛,生长周期长,产量极高;且茎叶肥厚,可多次收获,剥掉外面肥大的叶子后,中间又继续长出新的嫩叶来,这样反复剥收,对当时填饱肚子起了很大的作用。
种厚合菜时,舅舅提前交代所有人,将每天撒的尿留起来,将人尿储在露台的小水缸里,并在露台上那两三垄堆土中腾出一块地方当作苗圃平整,浇透水,撒上菜籽,用细土均匀盖上。此后,天天浇水。过了十来天后,种子就接踵发芽了。看着嫩小的幼芽拔土而出,用不着舅舅嘱咐,我们自然会主动拔去附生的杂草,并且帮着拿把勺泼洒尿水浇灌。随着时间的推移,菜苗长高些,小苗圃已容纳不下了。这时,舅舅就会把堆土上其他的蔬菜连根拔起,再敲细泥土,然后按行距株距挖窝,把从苗圃里扯起的厚合幼苗移栽,剩下的嫩苗当然是中饱肚子了。移栽好的厚合菜长势迅速,不到一个月就可以剥叶子了。这时,我们就会守在一旁,看着舅舅一叶一叶掰下,帮着从露台搬到楼下的井口边清洗干净。接下来,当它煮成一锅羮,盛上一碗子,美滋滋饱餐一顿时,虽然缺油少朥,那苦涩中带点甜滋滋的味道,还是让人感觉津津有味。
厚合菜很容易栽培,却是不可轻觑的一种粗菜。过去在农村,人们常常种植它们凭以作为猪饲料,因而厚合菜曾经落下下了猪菜的俗称。不过,人们想吃的时候,还会去摘几片叶子来。现在上市的展合,通常都是连根拔的嫰苗。可别小瞧这种粗菜,它鲜嫩多汁,适口性好,叶片还富含还原糖、粗蛋白、纤维素、以及维C、钾、钙、铁等微量元素。具有清热解毒,行瘀止血的功效。不但可以食用,还可以入药。平时,人们出现咽喉肿痛以及口舌生疮等上火症状时,食用厚合菜就能让症状很快好转。另外,出现吐血和便血等不良症状时,吃些厚合菜就能起到明显止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