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老爷上天”的时候,这时,又叫人想起了承载着满满乡情的米糕。米糕也叫炖糕,市面上买到的叫做云片糕,也叫书册糕,是糕粉和白糖做成的潮汕传统名点。过去,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动手用石臼舂米粉,然后用米粉做成米糕,与各种粿类一起拜神后,慢慢享用。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这种石臼里舂米的声音就再也听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到市场上买现成的书册糕。这种作坊大批量生产的米糕清甜松爽,口感暖棉,是每个孩子的喜爱。一拿近嘴边,就有一种清香扑鼻而来。咬之如凝脂,入口松软润齿颊,香气弥漫鼻尖口咽。当年并不宽裕的时候,只要能得到一块书册糕,总会慢慢的一层层拆开,毎次仅仅是吃上三五片,一块糕点可以吃上好几天。将其含在嘴里细细咀嚼,那舌尖的甜腻,嚼着芝麻的香味,每每总会心满意足。
米糕之所以会有炖糕、云片糕、书册糕的一连串雅称,都是以形定俗名。之所以叫“书册糕”,是因为作坊有意识将这种糕点切成紧紧相贴的一片片,还做成形似装订成册的一本小书而得名;之所以叫“云片糕”,是因一片片白色的糕片如白云;而称之为“炖糕”,就在于一个“炖”字,因为在制作过程中,有了下锅隔水炖这道工序,所以称为炖糕。
说来也是,如今的家庭不仅想省事,而且也做不来。什么时候要了,花不多的钱买来就得,谁会为了几块小小的米糕而兴师动兴呢。作坊制作的的书册糕,也不是一蹴而就。虽然离不开米粉和白糖,不过,白糖要选择粒小质松、洁白速溶的,糕粉则是用糯米炒熟碾成。制作的过程,大概是先把白糖加适量清水,用中小火煮成糖浆,到一定火候后,还要加进适量的麦芽糖和猪朥,边用力搅拌,以免糖浆板结。然后把糖浆和糕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和碾平压块,再下锅隔水炖约两分钟。这样的费工费时,一般的家庭做起来自然不划算。据称,一些有名的作坊,生产出来的上好书册糕,揭出一片来,柔韧到可以卷成戒指,薄到一点火就像纸一样可以烧起来,吃起来,自然使人时时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