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们62位原粤海兵团六师一团(红岗农场)的潮汕知青相约来到汕头海湾侧畔的海滨路,聚集在抽纱酒楼,举行了一年一度知青团聚会。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是50年前汕头知青首批大规模奔赴海南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的纪念日子,远在揭阳市惠来县的一些知青也专程赶来了。
在抽纱酒楼二楼西苑厅,大家围着6只大圆桌团团而坐,倾情交谈,大有时隔三秋的感慨。华灯初上,上菜了,大家频频举杯,传递真诚;觥筹交错,共诉衷肠;厅堂里一片欢声笑语,热烈的气氛感染了所有在场的人。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整整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意气方刚的年轻人,如今一个个已演变成了华发苍颜、古稀之年的老人。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剥夺了我们的青春年华和天真浪漫;岁月的痕迹,把既往的深情厚谊隽刻在布满皱纹的脸庞上。当相聚的喜悦将往事沉淀为感动时,一阵阵热泪夺眶而出,彼此紧握的双手久久舍不得放下。大家真的有太多的感言,有太多的追忆,侃侃而谈,重叙往日的友情,倾诉生活的甘苦,互道别后的思念,尽享重逢的喜悦。
从一张张亲切的笑脸上,从一声声深情的呼唤中,拉开了依稀记忆的帷幕,听到久违的声音,看到熟悉的面孔。青春时代在南国宝岛结下的珍贵情谊,是一种千金难买的情缘。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使我们之间淳朴的情感更深、更浓、更纯、更美。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我们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带着青春的激情与热血,带着对前途的懵懂与憧憬,就是在眼前的海湾一批又一批登上客轮,抵达了海南岛,踏上了遥远而陌生的热带雨林深处,开始了人生的新起点。在栉风沐雨的荒山野岭上,我们挥银锄、舞大刀、战天斗地;在茅草盖顶、泥巴糊抹当墙、树木为架、黄泥为地的船型屋檐下,我们喝的是同一井水,吃的是同一锅饭,一样的摸爬滚打,一样的酸甜苦辣,一样的青春热血,一样的苦乐年华;我们苦过,乐过,哭过,笑过;我们有激情也有悲沧,有温馨也有苦涩,有欢乐也有泪水,有收获也有遗憾,度过了人生最宝贵,最纯真,最浪漫的青春时光。饥饿极限的感受,青春情感的萌发,身心劳作的艰辛,文化生活的匮乏,内心世界的迷茫,都在这一特殊年代的演绎和搏奕中,鲜活而独特地表现出来;相同的经历,相同的情感,共同的记忆,使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有一种难解难分的情谊,都有一个强烈的群体归属感。
往事如烟,温馨如昨。返回家乡的近半个世纪来,我们见证和经历了社会的变革,感受了改革开放的震荡,品味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了人生的得得失失,更加深切的感受到,知青的生活,知青的经历,知青的情感,承载了一段历史;知青的理念,知青的情结,酝酿了一种生命;知青的执着,知青的精神,改变了我们的人生道路,给我们的人生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尽管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岁月时空,那曾经的风和雨,曾经的悲与壮,曾经的泪和血,曾经的思与情,仍然是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