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花山上一个百年的古村前,矗立着一株香樟树,她就长在一块硕大的石头边,枝繁叶茂,成了村庄的一个醒目标志。星转斗移,燕子飞去又飞来,这株香樟树一直屹立在这里,像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任凭潮起潮落,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时长月久,也就成了山庄的村景脉气。
仔细观察这株老樟树,地底下的根头是一桩子的,地面上却是由一粗一细两株树干双双相倚而立,粗的一株似是挥动着双袖翩翩起舞,细的一株似是斜侧着身姿在一旁鼓掌助兴。她们既像一对姐妹树,又好似一对夫妻树,给人一种幸福、和谐的感觉。
近些年来,这个村子的年轻人越走越多,村子里的人口也就越来越少,谁也不曾考虑过这棵香樟树的寂寞。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落寞的崩坎村骤然被热闹的爱来林山庄取替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络绎不绝的聚集在这棵香樟树下。留守在村子里的老人忽然发现,这棵香樟树愈发显得茂盛了,诸多游客也都纷纷惊叹她的伟岸。历经风霜雨雪的洗礼,这株老樟树看起来更加威风凛凛。越苍桑的她,越是给人一种悠久的岁月感。
站在香樟树下,远远望着她那枝繁叶茂的英姿,村里的老人都会有满满的回忆,毕竟,她承载了太多的东西。香樟树不擅言语,从爷爷的爷爷那辈开始,她就屹立在大石头前了。经历了岁月洗礼和沧桑沉浮,这株香樟树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拥有的优雅而又靓丽的外表,妆点一方江山,是村里人最引以为豪的“传世瑰宝”;她坚韧、恒久而且向上的秉性,多少年来一直都是村里人心灵的寄托。
作为海岛山区里的景物树,在人们的印象中,一年四时都显露着绿意盎然的风景。其实,香樟树也是会落叶的,只是春天新叶长成后,老叶才渐渐零落,不大被人觉察。阳春三月,香樟树的枝头还会开出一簇簇淡黄色的细小花朵,密密匝匝,香气馥郁,把山里的清风都染香了。夏天来到之后,香樟树那粗壮的枝桠上,又会长出新一拨树叶,把整个树冠染成一层翠绿,阳光一照,散发出耀眼的光彩,甚是惹人喜爱,让人一看就神清气爽。
据说,香樟树名称的由来,是因为木材上有许多纹,
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所以人们就在“章”字旁加一个木字做为树名,称之为"樟树"。
很奇怪,却很少见到文人墨客抒写香樟树的诗词歌赋,也许是自己阅读量太少了,也许是由于这种树太常见吧。香樟树树冠广展,浓荫遍地,气势雄伟。俊秀飘逸的树干,总是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的一直分桠下去,并且在空中画出优美的曲线,远望一簇华冠。在山里头,凡是人们居住的村庄,都会有香樟树伴随着成长。人们常把香樟树看做是风水树、景观树,并认为香樟树有辟邪、长寿、吉祥如意的寓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季长绿的香樟树,越长越大,越来越茂盛,自然就成了一方村庄最美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