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看到现在的孩子,会时常想起童年的事情。童年的纯真与梦想,童年的无邪与温馨,让人心生怡悦。现在的孩子,吃的、喝的、玩的、穿的、戴的,与我们小时候今非昔比。总想把我们那个年代在简单生活中寻找乐趣与愉悦,与现在的年轻人分享,然而,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太愿意听,就是不大可能理解。
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记忆,都会有一段童年生活的往事。虽然过去许多年,童话般的情趣仍然记忆犹新,总有那么多精彩的故事。在美好的回忆里,童年这两个字最为简单明了,最为清新自然,最为幸福快乐。生活着,便是快乐着。
人老了,近事易忘,往事难忘。我们这些共和国的同龄人,半个多世纪前的日子,没有电视,没有空调,更别说电脑和手机,有的是一盏钨丝发光的电灯和一个有线广播的木匣子。这木匣子还是定时播放的,可以当闹钟用。兄弟姐妹多,似乎没有得到父母多少的宠爱,也没有受到父母多少的束缚。小时候,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玩,也有许多好玩的游戏。那个年代的游戏真的是单纯、新鲜,男的玩弹弓、耍玻璃珠子、拍烟盒,斗沙、赌榄核、滚铁圈、抽陀螺、斗鸡、跳马、摸猫猫……女的跳皮筋、踢毽子、丢沙包、跳房子、丢手绢、编花篮……那个年代,那种贫困的生活,那种天然的快乐,很淡朴,很简单,并不觉得困窘,过得十分自在,没有烦恼,过得很充实。在童年的世界里,觉得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这样。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托儿所的记忆,能够上幼儿园也不是很普遍,是在与大自然的亲和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早期教育的。小时侯的玩具,从来不是买的,也记不得有过什么象样的玩具。印象最深的,是自己泡制的吹泡泡。用小刀将大人洗衣服的肥皂一片片刮下来,溶于水中,再倒入小小的玻璃瓶里,找来一根通管,在肥皂水里搅和两下,再放到嘴里一吹,五颜六色的肥皂泡就飞出来了。一个接着一个,飞在空中,煞是诱人。上学了,不管是女孩还是男孩,拥有一支钢笔和一个漂亮的毛毽子是很让同学羡慕的。哪一个家里杀鸡,都会捡拾尾巴上最漂亮的羽毛,然后找到几个旧钱币,自己动手扎一个。
小时候,跟着外婆和舅舅一起,住在崎碌傍近海湾的一幢三层楼高的小洋楼里。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家家户户都不宽裕,吃的东西没有现在这么多,好在能吃饱,没有挨过饿。稍微大一点,美好的记忆,就是夏天吃冰棍,喝汽水。嘴里吃着,腿上蹦着,好像整个世界都属于自己似的。放暑假在家,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垂钓和放风筝。拿着钓竿,背着鱼篓去海边垂钓,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即使钓不到鱼,浑身脱个精光,跳进海里泡一泡也十分惬意。放风筝时,手举着风筝,顶着风,从天台的一边跑到另一边,拉直线,把风筝往上一抛,风筝飞上了天。抬头看见蓝天,漂浮着几朵白云,手中牵着的线儿越放越长,风筝在空中飞舞,人被风筝陶醉了,快乐的心在一放一收中得到了满足。
在平淡的生活中,我们的童年离快乐很近。每到过年过节,有一身新衣服,还有走亲串门时,七大姨八大姑塞给的糖,糖含在嘴里,那甜甜的滋味很开心。把糖吃了,那花花绿绿的糖纸,总是爱不释手,日积月累,收集了很多,各种各样都有,还和别的孩子比,比谁的糖纸漂亮,比谁的糖纸多。回忆儿时点点滴滴的往事,依旧会带给我们快乐的记忆。我们的童年没有锦衣玉食,没有轿车楼房,但是,我们的童年是简单的,不需要思前顾后,不需要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有大把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岁数大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依然还像影片一样,不时回映在脑海里。曾经的儿时,是一种甜蜜的回忆,一种深深的感触,一种挥之不去的掂念;曾经的音容笑貌,记得清清楚楚;曾经做过的梦,畅快淋漓。这些温磬的往事,让人遐想,让人陶醉,给人慰籍。回想童年,终于明白,幸福没有标准答案,快乐也不止一条途径;只要知足常乐,幸福的感觉便是来自于简单,真正的快乐便是源自于内心世界。快乐很简单,心简单了,人就愉悦,世界就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