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洋浦古盐田见闻

(2018-05-30 22:35:18)
标签:

杂谈

洋浦古盐田见闻


      汕头兵团知青联回访团一行参加了海南农垦大会后,24日下午回访农场,25日开始小包团出游,27日在浏览完海花岛后上车,过了洋浦大桥不久,就来到濒临新英湾的千年古盐田。与当前开发建设热火朝天的洋浦相比,古盐田和盐田村显得非常寂静。1000多个形态各异的砚式石盐槽密布海滩,历经千百年的风雨和海浪冲刷,一方方高低错落、因石而异的大小砚台,错落有致地镶嵌在一垄垄、一块块的盐田周围,每个砚台大小在1平方米左右,槽缘高度约2厘米左右,用于盛装海水晒盐,有些上面还雕凿着古朴的文字,蔚为壮观。

       在古盐田的路口,我们见到了村里的主妇正在摆卖用日晒盐制成的盐焗鸡、盐焗虾、盐焗蛋、盐焗鱼等,这些特色盐焗系列,美得令人赞不绝口。走进盐田,尽管可供观赏的砚台不是想像的那么多,而且还见到周围杂草丛生,不过,那大少不一、形态各异的盐槽,至今仍然沿袭着古老、完美的民间日晒制盐的工艺方式,一切都显得那样的自然,那样的古朴,使人仿佛回归自然,感受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和谐。

  这处古盐田,地处海南岛西北部沿海地区,太阳辐射强,年均气温高,日照时数长,风速大,蒸发量也大,成为“晒海成盐”的好地方。在当地,有一句流传了千年的古话“洋浦盐田,朝水夕钱”,意指洋浦古盐田,早上在盐槽上倒入卤水,下午即可收盐换钱。这些宛如巨大砚台般的石制盐槽全都由盐田村的祖先们亲手开凿打造而成。这里原先存在着大片的天然火山岩石,聪明的古洋浦人,将这些大大小小、起起落落的突兀岩石削去一半,在石头顶部除四周留出凸边外,把中间打磨平滑,做成石槽。涨潮时,海水就会自动漫入这些盐槽,退潮时分,经过强烈阳光的暴晒,晒出的食用盐便自动结成一层晶盐,变成白盐花,从而创造出洋浦人“日晒制盐”的先例。

       经过世代传承和发展,盐工不断地改进晒盐技艺,形成了“蓄海水”——“湮盐田”——“茅草过滤制盐卤水”——“石槽晒”——“收盐”等几道工序。制盐所需的盐田、石槽、晒盐泥地、盐泥池、盐卤水池、蓄海水池等设施至今仍在使用。由于这种方式开创了高产量的“日晒制盐”的先河,清朝乾隆皇帝曾御书“正德”赐给这些盐田人,后来人们也称这里为“千年古盐田”。正因为皇帝御书“正德”,盐田在1949年建国之前,一直保留着正德村这一名字。正德这个名字因此也成了洋浦盐田开创的先人。

      洋浦半岛西南处新英湾畔的千年古盐田,总面积750亩,有7300多个形态各异的砚式盐槽。这道独特的风景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汉朝时期已存在,是我国最早的日晒制盐场,也是我国至今保留最完好的原始日晒制盐方式的古盐场。盐田的制盐工序古老、原始、独特,盐巴是用经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上海水过滤成齿水后,在玄武岩砚式石盐槽上晒成,白如雪、细如棉,咸时适中纯正,具有纯天然、颗粒小的优点,是我国最后一个保留原始日晒制盐方式的古盐场,演绎出东坡盐槽、千年龟石、白玉盘、古盐铺、仙人脚等神奇传说。

      目前,这个古老的盐田村,已经被现代化的企业所包裹,四周还生长着常见的仙人掌和野菠萝,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洋浦港,那边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以及往来停泊的各国货轮。盐田村里这片奇特的盐田,已经变成了一处生态遗址公园,仅供人们游览参观,体会洋浦盐田蕴藏着的古老工业文明智慧:流传千百年的盐田和晒盐技艺,其本身就是历史的“活化石”,不但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洋浦人的记忆,是洋浦古代工业文明的缩影,也是洋浦现代文化传承的一张独特亮丽名片,至今仍在演绎着她的古老和神奇。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洋浦古盐田见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