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来到礐石焰峰景区的梦之谷,在寻梦台和织梦亭之间的谷㡳,有一个小型水库,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很文雅的名字,叫做玉潭。玉潭距离南滨路并不太远,然而却不曾见到有石阶路相通。去玉潭,需要在山顶梦之谷大埕处沿石阶山道盘旋而下,路过鹦鹉石,走过三叠洞和情人洞,才能够到达。
平素来到玉潭欣赏这一潭碧水风光时,总是习惯性的走上潭中央的那道小拱桥,站在拱桥的中间,背倚蓊郁的山壑,脸朝广阔的内海湾,眼前一潭清波荡漾,周围杂树乱藤一片青翠,中间有一堆硕石如岛屿般高高突兀,要不是预先获悉,可能谁也叫不出来,中间那高高在上的一块大石头,它的名字就叫仙人屐。
今年开春以来,由于降雨量不足往年的一半,玉潭这个小型水库也几乎干涸见底。于是,来到这里有幸可以走下库区,在潭底打绕仔细端详起这块象形的仙人屐。从潭底左右两个角度看,这块仙人屐状石,十足就像古时宫廷仕女所穿的元宝鞋,外形酷似高高船舷的船形。我们知道,古时宫女所穿的元宝鞋,红色的平底屐高高的,两边不见高耸,中间也没有元宝那样凸起的部分,造型精致小巧,鞋口镶边,鞋面刺绣,银丝线勾。用帛缠足的纤细小脚履屐,走起路来飘飘然若仙子凌波,“缃裙斜拽露金莲”。由此,使人联想起潮汕民间一则流传久远的宫鞋石传说:礐石内海湾原来是个大莲池,一个明月皎洁的夏夜,一仙女过厌天庭生活,为莲池的荷香月色所吸引,下凡脱下宫鞋戏水,忽闻天鸡报晓,仙女怕犯天条匆匆飞去,却被一阵海风将足上两屐吹落海滨,一落海中,另一落在梦之谷中……不错,这梦之谷中的仙人屐,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另一块宫鞋石。越看越像,打量不出什么瑕疵来。
上世纪60年代之前,现在礐石的海滨公园至过海遂道一带,曾经有一片占地面积几十亩的海角石林,那些濒临海水处的海蚀石柱石笋,高低不一,造型诡秘奇异,相互之间的距离很近、密度也很高,百态千姿难以描画言说。其中,以现今海滨公园东北角的宫鞋石最为醒目。这块硕大的宫鞋状石,就位于海面数丈高凸起的一座石山上,长约 3米、高和宽各约1.6米。当年,这座小石山与陆地之间筑有一座没有护栏的石板桥,人们跨桥而至,登上宫鞋石,那可是一个远眺内海湾的好地方。大凡来到礐石游玩者,都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可惜的是,1969年超强“七·二八”台风正面袭击汕头,狂风裹挟着海啸冲毁了广州军区牛田洋垦区的石堤围。当时抢修堤围急需优质花岗岩石料,于是选择距离最近,便于开采和运输的海角石林炸山取石。这么一折腾,宫鞋石这处珍稀的的旅游资源就从此湮灭,留下了旷世遗憾。当如今的人们还在为消失已久的宫鞋石大叹惋惜时,怎么就忽略了玉潭中的这另一只宫鞋呢。与原来那块长约 3米、高和宽各约1.6米的宫鞋状石相形之下,玉潭的这块宫鞋状石几乎相差不离,正是人们寄托幽思的好景观。
礐石青山绿水,风景秀丽,是一个很诱人的地方;风景区内有大小峰峦43座,山脉蜿蜒不断,峰势起伏不陡。特别是熖峰景区的梦之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镂出千姿百态的巨大石块,将其裸露堆砌于峰峦、山坡和沟壑之间,有的三五成群,有的身孓影孤、有的累叠簇挤,有的半藏半露,有的悬空倒挂,有的陡然峭立,巍峨雄奇,粗犷嶙峋,形状怪异,从山上一直铺垫到山麓,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自然画卷。上世纪50年代,梦之谷曾经是汕头地委在礐石的用地,陶铸等省和中南地区的领导来汕时都下榻在这里。后来,好长一段时间又曾经作为部队军事禁区。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梦之谷才回归为风景名胜区。由于历史原因,梦之谷的迷人景色隔世尘封了很长一段时间,因而造成了人们的忽略和生疏,导致了对玉潭这只宫鞋石“深藏山中不识宝”的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