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年是农历戊戌年,也就是狗年。鸡报喜,狗来旺。今年的狗年邮票,有两张,一张是“犬守平安”。画面中,一只公犬昂首挺胸,目光炯炯注视前方,好像随时能离地飞奔、抵御外敌、守护家宅。另一张是“家和业兴”,画面中,一只棕色母犬深情凝视幼崽,黑色小狗昂头挺立,活泼可爱,母子相依,舐犊情深。两图相连,预示着家的平安和睦与国的兴旺富强。
鸡年说鸡,狗年说狗,遇到什么年说什么,这是一个俗的不能再俗的话题了。鸡年说鸡,自古以来赞誉之词不绝于耳。狗年说狗,自然也要说狗好。然而, 抓耳挠腮,要想找几句好听的话,着实不太容易。 查了中国成语词典,褒义的成语很少,大概只有犬马之诚,义犬救主、良犬捕鼠、狗吠非主寥寥几个,其他的全都是贬义。而且,一涉及人,几乎都很难听,什么鸡鸣狗盗、狗仗人势、人模狗样、狐朋狗友、狗头军师、狼心狗肺、狗头鼠脑……一个“狗”字的贬义,写出百种神态,万种秉性。然而,千百年来,狗是家的守护者的标志,当它喊出一声“旺旺”时,人们听到的,总是日子旺旺,财运旺旺,旺事如意,旺事顺心,阖家欢乐好兴旺。
常言道:“狗守夜,鸡司晨”。任何动物都有灵性。特别是狗,通人性,有灵犀。经过训练的狗,常有惊人之举;义犬救主或为主复仇的故事,古今中外佳话不绝。 “马有垂缰之义,狗有湿草之恩”,人世间,这样活生生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民间常说狗有“八德”,比鸡的“五德”还多三德。这“八徳”,指的就是忠、义、勇、猛、勤、善、美、劳。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也是和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人类自创造文字伊始,就有了关于狗的记载。在我国考古发现中,年代最早的狗出土于距今约9000年左右的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狗的存在和进化都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它,人们不仅用精美的艺术作品加以歌颂,而且还视其为最忠实的守护神。十二生肖中,人类最熟悉的身边朋友,要数狗了。古代盛行用狗祭祀和丧葬的风俗。古代文人赞美狗的诗词很多,狗的形象也散见于诗词篇章之中:《诗经》中有“无感我悦兮,无使尨也吠”的诗句。”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元稹“乌龙不作声,碧王曾相慕。”白居易“乌龙卧不惊,青鸟飞相逐。”李商隐“遥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梅尧臣“荒径已风急,独行唯犬随。”范成大“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桥忽自归。”陆游“犬喜人归迎野路,鹊营巢稳占低枝。”狗是这些诗句中的重要角色,“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最有人情味的当属清代李勉笔下的狗:“谁家庭院自成春,窗有莓苔案有尘,偏是关心邻舍犬,隔墙犹吠折花人。”人去室空,庭院荒芜了,无人去管,只有邻院的犬在看护,见着折花人还负责地叫几声,多么有情有义的狗。
狗的的品类繁多,形态活泼可爱,也是画家笔下的挚爱。古言画有四难:画人难画手,画兽难画狗,画花难画叶,画树难画柳。由此,画狗成为画中四难之一。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唐人宫乐图》,十个仕女于宫中灯下围坐着的桌子下面,就趴着一只小黑狗。清代的《花荫卧犬图》生动描绘了狗的一家,画面充满温情。近现代中国国画中,出了郎世宁、刘奎龄、黄胄等不少画狗名家,黄胄画的狗,可谓一绝,李可染称黄胄画狗“是天下第一”。
狗是中国的二十生肖之中的属相,寓意忠诚、乐观、智慧,更是赶走灾难,招来福气的象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始终有着很高的地位。信手拈来的狗年对联就有:金鸡报晓,神犬驱邪;犬守平安日,梅开如意春;犬护祥和宅,人过幸福年;鸡鸣知日上,犬吠报春来;鸡舞三多日,犬迎五福春;犬踏霜桥迎五福,鸡登雪石报三多;日新月异雄鸡去,国泰民安玉犬来;马有垂缰之义,狗有湿草之恩;神犬哮天守戊戌,国泰民安人人旺;鸡欢犬舞财运旺,国盛民强福运到。










李可染先生赞扬黄胄画狗“也是天下第一”,这话并不为过。黄胄在很多精彩的画作中,几乎都要画上一只或者几只狗点缀其间,令画面增色不少。黄胄喜欢画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爱狗。黄胄先生自己也说过:“画兽难画狗,而宋人画狗甚精能,明以来竟无高手,清郎世宁岁能,终非神逸之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