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

(2018-01-12 17:23:22)
标签:

杂谈

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

打开中国地形图,可以看到从西北向东南走向的横断山脉,就像一把斜梯,头倚青藏,脚踏云贵,把两大高原连接了起来。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丛林草莽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一条世界上地势最高、山路最险、距离最遥远的文明与商贸的古道。昔日,在这道上有成千上万的马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不断艰难行进着。

“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齐名,是中国通往国外的又一条漫漫长路,还是一条民族大走廊,促成汉、藏等民族共同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一条重要纽带。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之旅。古道蜿蜒云深处、山间铃响马帮来。清脆的铃声,达达的马蹄声,打破了深山密林千百年的寂静;穷山恶水的艰难跋涉,使他们磨练出一身彪悍的性格;雪域高原险恶而又壮丽的自然景观,使他们潜在的勇气、能量和忍耐力得到极大的激发。

马帮踩出了茶马古道,茶马古道又承载着马帮的兴衰故事。这条兴盛于唐代的古道,沉淀着差不多2000年的丰厚历史。世界上再没有什么道路能像茶马古道那样串连起无比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的景观。可以说,茶马古道是世界上最美丽、最险峻、最跌宕起伏的道路。多少个世纪以来,在鲜为人知的崇山峻岭中,马帮们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在陡峭惊险的悬崖中,寂寂演绎着一幅又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这条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南起云南的普洱,经南涧、下关、丽江、维西、中甸、德钦,西进西藏拉萨,又经亚东,越过喜马拉雅山口,经印度噶伦堡,到加尔各答。它穿越了整个大西南的广大地域,一路上山岳重叠,江河奔泻,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雪域西藏,其行路之难,更难于蜀道之上青天。

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并且由“茶马互市”形成了“茶马古道”。

普洱市中部的宁洱为滇南要冲。宁洱的茶源广场建有一座“茶马古道0公里”的路线碑,确立了宁洱县作为茶马古道的源头地位。离茶源广场6公里处有段原汁原味的茶马古道,从宁洱的茶庵堂到磨黑古镇入口沿着石子路,很快来到了茶庵堂之处,这里原先留给马帮歇脚喝茶的茶棚有一块大石墩,记载了茶马古道久远的历史。越过茶庵堂再往上走,路不太好走,两边都是密不透风的墨绿色植物,在头上密密交错如网。古道越走越发陡峭,差不多成了40度角,而且十分湿滑,有些地方还有水滴不停地渗出来,时不时是满地暗红落花,幽深而雅致,但也带着几分阴森。一路攀爬而上,抵达山顶,眼前豁然开朗,四周所见,都是绿油油的、矮矮的、层层叠叠的台地茶,偶尔还可以见到有些女人在采茶,好一派“茶是故乡浓”的感觉。

茶马古道滇藏线从普洱过南涧,然后经巍山到大理,一路北上。南涧县地处无量山与哀牢山的结合部,位于澜沧江中下游和元江上游的分水地带,自唐代“茶马互市”以来,一直是茶马古道滇藏线上的必经之路,马帮往来并与当地居民进行贸易交流形成驿站和集市。

山间铃响马帮来,是上世纪50年代前的真实写照。在车辆如织的今天,马帮已不再有,山林里再也听不到清脆的马铃响了。而隐藏在云南哀牢山里的茶马古道就显得更为沉寂。但是历史上,这条茶马古道并不寂寞。

哀牢山茶马古道不仅自然景观壮丽,而且是目前保留较好的路段。这里山高谷深,溪流众多,古木参天,云雾缭绕,是整条古道最险要、最繁华的地段。一米见宽的石板路,马踏穿石的深深痕迹,映现出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古老情景。隐藏在哀牢山原始密林中的哀牢茶马古道,是古时云南三大通道之一迤南大道的一段,在这条古时迤南大道的茶马古道上,最艰险的就是翻越哀牢山,势必经过山高谷深,云缠雾绕的哀牢山腹地,走在古道上,仿佛可以听见马帮的铃声和赶马人的山歌。古道上溜索连接着湍急的河流,马蹄印嵌在高山陡岩的石板上,这是商人、探险家和马帮踏出的路。巍巍哀牢山翠峰环秀,林海苍黛,碧翠映空。千山万岭间,大雪锅上高耸云霄,大冒耳山如剑直立……远看哀牢山,飘渺的云雾缭绕群峰,隐去的雄姿与蓝天相衔接;走进哀牢山,绿色的身姿与洁白的云朵相依相偎,飘飘摇摇,犹如天庭,神秘中透着生机……在这段充满了艰险的征途上,有着这个世界上最壮丽最动人的山水;有着莽莽山野的苍茫和旷世的沉寂;有着丛林深处留下来的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有着彝族的粗犷,花腰傣的柔美,哈尼族的奔放和佤族的狂热。沿着这条坎坷的道路,人们会发现,大自然独特的赋予,前人的梦想,历史的见证和智慧的足迹。

茶马古道由宁洱为始发点,经景东、下关、大理,来到丽江,然后经过中甸、德钦等进入西藏。海拔从千余米到四千多米,沿途为人烟稀少的高山深谷,原始森林,皑皑雪山,炎热的澜沧江、李仙江、元江、金沙江河谷,哀牢山、无量山、梅里雪山,千山万水,江河纵横,密林丛生,在萝藤丛林中踩出来一条漫长的人畜小道。

丽江古城西北角相距不到10公里之遥的束河古镇,是茶马古道上保存最完好的重要集镇。来到束河古镇,走上古老的青龙桥,走过光滑的青石板路,眼前浮现了马锅头的豪宅和高突的上马石,耳际仿佛又响起了昔日马帮沿街而过的铃铛声。青龙桥是束河古镇的一个标志,一个符号。走过青龙桥,沿着青石板路往镇里走,走进束河古镇直抵中心集市,在这里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一个类似大研镇古城四方街的广场,亦称束河四方街。四方街在纳西语中叫“少坞芝”,意思是束河的街市,是明朝万历年间由木氏土司开辟的集市,走在狭窄而清洁的古街上,广场四周均为店铺,古老的木板门面,暗红色油漆,还有店前黑亮的青石,脚下斑驳的石坡路面,勾勒出束河古朴自然本色。

在丽江坝子,束河活像一个四方街,有四条巷道从束河街上向四方延伸出去。向东的,穿过丽江古城;往南的,通往古济;往北的,通向白沙;往西北的,便是通往迪庆藏区的要道,即“茶马古道”。在这里,藏客走上两条艰险的商旅古道,一条从松云村通往西南古关隘黄山哨开拔,另一条从九鼎龙潭和坡底小潭边经过,蜿蜒伸向西部的玉龙雪山,同样一路艰辛。栈道、溜索、雪山......两条古道行程各六千里,古道上的每处险路都可能是藏客的归宿,然后都从溜筒江过溜索进藏。

从丽江去香格里拉的路上,虎跳峡是必经之地。湍急的金沙江流经长江第一湾后,忽然掉头北上,从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之间的夹缝中硬挤了过去,形成了世界上最壮观的大峡谷,激荡的怒涛在礁石间左冲右撞,江面上一片雾气濛濛。金沙江在这里早已变成了一条狂躁的猛龙,让每一个人都记住了虎跳峡的神威。

虎跳峡是丽江和香格里拉的地理分界线,虎跳峡以北就是香格里拉的地域了。

今日的滇藏线,就是古时马帮走的茶马古道,丽江、大理古城和消失的马帮文化都融汇在这条滇藏线上。滇藏线金沙江一段,沿着金沙江侧畔在中甸县虎跳峡镇闯进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穿山削岩,穿行在世界上最深、最窄、最险的虎跳峡之间后,顺着如刀削斧劈而成的哈巴雪山而过,就是传说中的香格里拉。

如今,在玉龙雪山的深处,偶尔还可以听到叮铃叮铃的马铃声交错传来。相比玉龙雪山的暮雪皑皑,茶马古道可谓用人力与马力共同搭建的生命之道。重走蜿蜒崎岖的茶马古道,步入山林深处,路上或深或浅的马蹄印记,正是细细品味那段早已融入了丽江风景中的商道记忆的时候。 在茂密的森林之间,大雪纷飞,没有看到马匹,铃铛的声音却不绝于耳。跟随马帮穿梭,茂密的原始森林里没有通道,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乱石嶙峋,杂草成堆,最窄处仅可容一人侧身而过。山路上还不时可见马匹留下的印记:马粪、马蹄印。

进入小中甸地区,满眼已是高原风光了。公路右侧下方的山坡上,有一片灰色和蓝色房顶的民居,这是彝族和傈僳族居住的一个寨子。寨子坐落在一块草甸上,房屋多是灰色的,也有几座蓝色的点缀其中。寨子的周围是成片的庄稼和草甸。山坡上,用木板和树皮围起来一块块田地,更增添了这里浓郁的油画艺术效果。远处雪山连绵,群岭如黛;近处白云飘飘,蓝天如碧;那座落在小山头上的傈僳族村寨,一幢幢黛瓦的屋顶与一丛丛翠绿的大树相互辉映;村寨周围的草甸上,三三五五的牛羊星星点点随意撒落。这里到处都是入画的美景,一切都充满了诗意,这里是一块真正的飘荡着田园牧歌的人间净土,这里是真正的世外桃源。再往前走,进入小中甸镇,这里已经是花的海洋了。在公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高山花海。从小中甸花海向北,便进入香格里拉县城。

从香格里拉县城出发,走向梅里雪山,214国道是必经之路。这条国道,与昔日的茶马古道是并行的。滇藏线上重要的补给点的奔子栏,是昔日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在藏语中,奔子栏为“金色的沙坝”。离开奔子栏继续前行,经过月亮湾,可一览金沙江第一湾的美景。行程中,经过的最高海拨是白马雪山的垭口。到达飞来寺后,站在飞来寺观景台前放眼望去,观景台的前方就是梅里雪山,山峦叠宕,森林茂密,太子十三峰峰巅云雾缭绕。尽管不见真迹,仍然让人激动不已。这种雄伟壮观的美景,用世界上最美丽的词汇形容,都是难以比拟的。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经过梅里雪山后,就在德钦滇藏交界的澜沧江边,一个系在溜索上的小山村,过溜进藏。

这个名叫溜筒江的小山村,藏语意为“马尼丁”,这里曾经是茶马古道进出西藏的一个驿站。如今,溜筒江桥连同飞来寺梅里雪山观景台、梅里石村、西藏芒康县盐井盐田,已成为从德钦县城阿墩子出发的一条滇藏探险旅游线路。马尼丁一带山崖陡峭,前连县城古镇阿墩子,后通梅里垭口,为滇藏交通咽喉,于是,当年架设于此的溜索便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渡口,故有“溜筒锁钥”之说。

澜沧江由西藏盐井进入梅里峡谷后,江面狭窄,水流湍急,无舟楫可渡。历史上,马帮人马全靠竹篾溜索过江。最多时,过溜进藏出藏的马帮每天达到500多匹马。有钱人的商队马匹很多,往往有150多匹,10多名佩79式步枪的保镖走在商队中间。在漫长而崎岖的山路上,常常是前不见首,后不见尾。当遇到这么庞大的商队过溜时,仅过溜就需一整天的时间。过江之人将身体用绳索捆绑在一形如筒瓦(溜筒)的滑梆上,从溜索一端凭借惯性往对岸滑行。马帮过溜最难的是拴马过溜。马匹过溜时,等候在对岸的两个彪形大汉将溜过去的马四蹄捉住,然后从溜绑挂钩上放下。待马匹溜完,便开始溜货物。“过溜”时无论人畜往往心惊胆战,魂飞魄散,且以生命为赌注,每年人货财物所遭受的损失不计其数。

需要指出的是,世间所言的“茶马古道”,只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这条漫长的人畜小道的主干道的一种约定成俗的理解与认识。从普洱一路走来,到喜马拉雅山口这条漫长的人畜小道上,高山逶迤,沟壑纵横,跨过江河峡谷,穿越丛山峻岭,最短也有七千三百里。历代南来北往的藏族马帮,以坚忍不拔的精神,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岁月,终于开辟出“茶马古道”这条在原始的峡谷、河流谷底由人和马踩踏出来的道路。于是,在荒凉而孤寂的丛山峻岭中,响起了马帮长途跋涉的铃声。

行走在另一条川藏道的茶马古道上,从昌都到雅安,光是骑马就得走45天,从雅安经昌都至拉萨,全靠驿道和牦牛。每天行走三、四十里路,来回一趟要费时一年。受季节的限制,一年中能真正通行的只有四、五个月时间。千百年来,藏族人民借用神话和歌谣倾诉自己的美好心愿,期望在崇山峻岭间修筑大道,在江河激流上架起金桥。

滇藏道的茶马古道起始于西双版纳,然后向西穿过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穿过哀牢山脉、无量山脉、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跨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砻江和雅鲁藏布江,最后扩散向中国最西部的西藏以及喜马拉雅山脉以南、以西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一边是无边的绿色和鲜花,另一边则是圣洁和严寒的雪山高原。滇藏茶马古道是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的马帮小道,是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这条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史料上,关于这条大道的记载远远晚于真实的历史。

知道西部丝绸之路的人,或许都知道茶马古道。像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一样,地处大西南的“茶马古道”构成了古代中国和西亚、南亚之间交通、交流的重要门户。作为主要来自于人的行走踩踏和人力自觉开辟的道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都有着让后人感到惊诧和疑惑的地方,它们选择的路经并不是平坦或者是优美的地域,而是自然界中最艰险的广大地区。不过,也许还不知道:这条中国西南的一条由行为编制的茶马古道,被认为比丝绸之路更为繁密、更为庞大复杂。这条古道,笼罩在那些神往古道的人们心头,有太多的地方让人遐想,再也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商业意义的符号,更是一种充满着民族风情的概念符号,更是让情感丰富的人们迷失了魂灵。

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