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帆在汕头
一帆在汕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8,007
  • 关注人气:4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仙地鬼狐狸精

(2012-01-01 14:40:01)
标签:

杂谈

  脉脉含情这词组取自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诗句。男女两人隔着不宽的溪水互相脉脉含情对视,就是默默无语。这就是含蓄感情和暗示文化,又叫二元式表达。不过,在中国文学中的天仙地鬼狐狸精心中,恋人总是一介书生。然而,这些书生谈恋爱时总有六大劣根:胆小、怕事、吃软饭,花心、好色、不负责。即使如此,不吃人间烟火的天仙地鬼狐狸精还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不惜一切,甚至千年修炼。

 

  黑脉金斑蝶

  黑脉金斑蝶多世代迁徙的现象非常罕见,它们会跟着天体的乐音随之起舞,这种纤弱动物的导航本领,让我们实在难以想象。当春天的阳光照到墨西哥森林时,一串串吊着纹丝不动的它们躁动了,振翅飞向水边,水唤醒了蛰伏在它们身上性的欲望,公蝶象摘下树上的花朵一样把母蝶摘到地上交配,然后便启程了。

  黑脉金斑蝶纤弱的身躯中蕴藏着敏锐追随磁北的能力,指引它们飞翔的是藏在它们基因中的指南针。第一代抵达美国南部时,已花了3周飞了800公里的路途,比人类的马拉松还超级,到处发芽的马利筋是孵化第二代的圣杯,它们的后代将从有毒的马利筋汲取汁液而化成身上的美,然后接力向加拿大飞去。

  8月来到了,第三代黑脉金斑蝶已遍布整个北美洲,不停顿的飞行让母蝶失去了光彩,它们狼狈不堪地落在马利筋的嫩叶上开始产卵,超级世代诞生了,新生命的寿命是上辈以及上辈的上辈的10倍,诞生后狂吃两个月,它们开始变身奇观,带着物种延续的希望起飞,直至回到曾祖父母栖息的墨西哥森林中。

  不幸的小斑马

  南非洲博茨瓦纳湿地奥卡万戈三角洲的斑马群每年总会离开这片天堂,远征270公里前往马卡迪卡迪盐沼寻觅存活的钥匙,重新返回。回程路上,一匹母斑马不幸死去,小斑马试图唤醒死去的母亲,但是徒劳无功,它的父亲怀着复杂的心情停下脚步,妻妾们已经远去,父斑马始终没有放弃小斑马,默默陪着。

  奔驰的叉角羚

  自由行动、不受束缚是美国西部的象征,但已经成为历史,唯有叉角羚还在坚持古老的旅程。有人称它们叫美洲羚羊,其实它们和羚羊根本没有亲缘关系。每年开春,它们会从怀俄明南部北上超过190公里前往大提顿养育自己的后代,然后带着后代重新返回怀俄明南部越冬,除非人类斩断它们迁徙的路径。

  高大的象耳榕

  横跨东南亚赤道的婆罗洲是全球第三大岛,拥有数十万平方公里的雨林。雨林中有一种高大的植物叫象耳榕,两年开一次花,还能结出香甜又有营养的果实,每次结果可达两万颗,惹来红毛猩猩、赤叶猴、灰长臂猿等灵长动物争相抢掠。灵长动物脑海中都有一本经,能确认大树的位置和结果的准确时间。

  奔波的沙漠象

  生活在炙热的撒哈拉沙漠的沙漠象,现在还是母氏社会,象群家族的家族长就是最年长的母象。象群要生存就要永远追逐水和食物而沿着西非内陆的马里中央环行480公里迁徙。带领象群漂泊的母族长花了数十年心血记下了迁徙地图,能够随时把象群带到可能有水和食物的地方。瞧,它们来到斑泽纳湖畔。

  酷热的阳光,能把浩瀚的斑泽纳湖在短短几十天内变成一片烂泥滩。南方还没下雨,象群以惊人的速度把湖畔的植被吃得净光,但还不能走。一只刚出生的小象在中午的烈日下倒下了,年轻的母亲企图唤醒刚出生就受尽折磨的小生命而守着它,祖母也默默地望着矢折的生灵,它们只能很无奈地祈祷着苍天。

  马里的沙漠象只有不停的移动才能存活,它们在萨赫勒地带的移动范围超过了三万公里。它们的视觉不怎么样,但听觉和嗅觉却特别敏锐,能听到极远处降雨的低频次声信号,然后在一两天内赶到。跨越干达米亚高原的大象之门,它们已经走了无数年代,路上人类聚落逐渐扩大,占据了古老的迁徙路线。

  水母湖的共生生物

  太平洋的帛琉群岛上有一座水母湖。湖中的数百万只黄金水母,都与体内数百万只微小海藻是共生生物。海藻能把耀眼的阳光转化为糖,糖是水母的唯一食物。水母为了食物,每天都得鼓动着伞膜,不停顿地追逐阳光,游向维系这分共生关系的前方,满足海藻的食欲。不过,有红树林的地方是挺危险的。

  科摩多巨蜥

  印度尼西亚的科摩多岛,岛上的人们把一种巨蜥叫成龙兄,对它们又敬畏又害怕。科摩多巨蜥虽然是杀手,却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它身长3米,重达50公斤,时速可达18公里,比人还快。人们饲养的鹿和猪常常会受到它的攻击,一旦咬上,即使没立刻死去,它唾液中很毒的细菌,也会让猎物几小时内死去。

  科摩多巨蜥随后只需轻松找到猎物吃掉就行。巨蜥一天可以吃进跟自己体重一样重的食物,也可以几个月不吃东西。没有人明白,巨蜥为什么不会离开科摩多岛和附近的几个小岛,但人们猜测巨蜥可能是别的地方的小蜥蜴漂泊而来而进化的,因为岛上小型猎物到处都是,而龙兄这一唯一掠食动物就是霸主。

  巴西的绢毛猴

  巴西里约热内卢是一个森林城市,西边的休格罗夫山上,居住着人们一百年前从巴西东北部森林引进的绢毛猴,现在,它们已经和居民、游客相处融洽,食物不用愁。它们是以家庭为群体的,喜欢水果,也喜欢抓蛋白质高的飞虫当美味。闲时会享受梳理毛发的乐趣,互相梳理,巩固彼此之间的情谊。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一场闪电引发的野火,瞬间会吞噬整个生灵活现的世界。但是,大自然并不甘寂寞。尽管无数生灵在浓烟中窒息,整座森林在浓烟中烧毁,代表新世界的种子,也会在灰烬上发芽、开花、结果。一场浩劫之后,一些顽强的生命又适应了新的环境,迫不及待地寻觅到新的家园,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人类的摇篮

  埃塞俄比亚的丹纳基尔,是地球上最热的地方,这里白天的地面气温,可以高达60摄氏度。这里也是非洲大裂谷的一部分,地底下蕴藏的巨大能量,还在不断撕裂着这个裂谷。这里,还是人类的摇篮,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始祖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这里的游牧民族阿法尔人能够生存下来,真是耐人寻味。

  当人们在丹纳基尔看到阿法尔人的骆驼列车,真是美妙的时刻,几十只骆驼排成一排,一行就是两千只。阿法尔人不骑骆驼,只是驮运物资。雄骆驼寿命五十年,可以驮运半吨重的物资,每天行走40公里。骆驼可以7天内不喝任何东西,并且能容忍自己的体温高出正常体温六度,没有其它动物可以媲美。

  会用工具的褐卷尾猴

  褐卷尾猴是一种会使用工具觅食的精灵,智商很高。晚上,它们住在高高峭壁的洞穴里,早上便下来觅食。谷底的澳洲苏铁长着象椰子般的果子,别的动物奈何不得,褐卷尾猴却是最爱。它们先用嘴撕掉外层的棕皮,然后拿到一个磨盘般的岩石上,两手捧起一块石锤,一敲,硬壳裂开,美味就露出来了。

  会摔骨头的胡兀鹫

  在四千五百米高的衣索匹亚的西敏山脉,住着一种空中的至尊霸主,胡兀鹫。它那长达二点五米的翼幅,能够很轻松随着热气流飞到最佳高度。它发现了远处一群黑白兀鹫的骚动,跟着飞来了,一片腐肉也没剩下,它关注的是骨头,一块四公斤重的股骨,被它叼到了几千米的高空,摔到了巨大的岩板上。

  胡兀鹫等的就是这一刻,它有兴趣的是骨头,而不是腐肉。骨头包含丰富的髓脂脂,它那比电池溶液还强酸的胃液能够轻而易举地溶解骨头,从而消化骨髓。每一次,黑白兀鹫刚刚啃完腐肉,胡兀鹫便赶来了,表面上看,它是晚来一步,其实,恰到好处。摔骨头,看似本能,其实要有无数次的练习才行。

  黄石公园的灰熊

  候鸟回到黄石国家公园,是春天来到的确切征兆。在洞里呆了几个月后的灰熊非常饥饿,一出洞就要吃东西,它利用敏锐的嗅觉,能在数公里外闻到腐肉的气味,冻死的动物成为春季灰熊重要的食物来源。大多数攻击人的灰熊都是带着宝宝的母熊,公熊为了跟母熊交配,会不顾一切杀死母熊身边的小熊。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

  澳大利亚的东海岸,有一处让人魂牵梦萦的大堡礁,由2900个珊瑚礁连缀组成,面积达13•5万平方公里,组成优美的星月形状,曲折有致地绵延2000多公里。在大堡礁,人们所看到的,是世界上种类最齐全的珊瑚,有的象分叉的树枝,有的呈现球状,还有的呈现角状,这里生活着1500种鱼类和6种海龟。

  近400种美丽如盛开花朵般的珊瑚,其实是许许多多微小而柔软的珊瑚虫紧紧相连的群体,营造大堡礁如此庞大工程的巨匠,只是直径几毫米的腔肠动物,在澳大利亚东海岸低浅的大陆架上已经积累了数百万年,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生态系统,流光溢彩的海底世界,是众多动植物世代生息繁衍的家园。

  尼斯湖水怪

  看到译制片「真相大白:尼斯湖水怪」,很是惊叹,世界最难解开的谜团啊!隐藏于苏格兰偏远高地的古老湖泊中,隐藏着一个传说,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张照片,才使传说似乎成为现实。到目前,目击报告已超过万份,并且还在不断呈现。有人推测,这种高深莫测的怪物,可能是一只蛇颈龙。

  史蒂夫找来一组训练有素的潜水团队及海事专家,使用先进的水下探测仪器,很想解开这个为时已久的谜团。尼斯湖长36公里,宽1•5公里,深240米,比北海还深。他们从数百年来水怪经常出现的厄克特城堡附近开始,寻找20天,依然无果,这就叫真相大白:尼斯湖水怪与苏格兰人对它的认同感很有关系。

  海狗小宝宝

  南美洲的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在智利外海650公里,人迹罕至,却生活着两万只海狗。小海狗刚刚出生,母子间会互相嗅闻,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假如母子在海滩失散,它们就靠彼此熟悉的味道和声音重新团聚。小宝宝长到12天时,母海狗会丢下孩子,前往有大量鱼类和乌贼的大海深处,滋养奶水。

  不在雪地的雪猴

  雪猴,通常是住在日本下雪的地区,顾名思义叫雪猴。但是,在不会下雪的美国南部德克萨斯州,这个牛仔之乡,有一群雪猴也在这里生活得很惬意。三十多年前,这些雪猴的长辈无家可归时,这里的牧场主答应收容了。现在,它们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和食物。猴子不象人类会说话,但能用叫声沟通。

  世界上最大的动物

  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身长30米,约有180吨重。以前,全世界有30万只蓝鲸,现在还剩不到1万只,那是人们为了获取鲸油过分的捕杀,现在成了受保护的濒危动物。蓝鲸吃的东西很小,张开嘴巴,吞下满嘴的磷虾。它们能发出传递很远的叫声,那象鼓声一样的呼叫,就是在寻找同伴,回来团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