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股的成长路径
(2018-04-13 20:31:23)成长股的成长路径
成长股的根本还是企业业绩或者业务的增长。
要搞懂企业业务的增长,须先明了企业业绩成长的路径。
因为每一种类型增长,其促进要素均不相同。比如说,某服装品牌定位于三四线城市的一线品牌,其增长的路径在于其每年不断地开拓连锁店。此时某一位身居一线城市的投资人走进了店里进行草根调研,得出结论其衣服太土,没有投资价值。结果错过了一只几年的大牛股。投资人认为其衣服土,并没有错,但是却没有抓住渠道增长这个逻辑,那就是大错特错。
事实上,投资人经常会有这样的遗憾,某某牛股我曾经在很低的时候就抓住了,但可惜没有抓住。没有抓住牛股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抓住其主要的商业逻辑。记得前几年也曾和朋友兴奋的讨论某家公司,说其是往下游产业链积极拓展,将来会形成全产业链等等,讨论了很久。最后这票也成为了牛股。但真正走牛的原因却是因为产品价格在短期内暴涨。
投资说到底还是认知的变现。认知不到位,即使入了宝山,还是会空手而回。
当我们明白了企业的增长路径之后,就有可能抓住企业增长关键因素,顺着正确的逻辑,得出正确的结果。
(人的认识总是有限,所谓总结亦是一孔之见,并不能概括现实的全景。以下就用肯定的语气,不再每句话留出余地,解释还有其他情况存在————这样就太啰嗦了。)
企业业绩的增长,总体上分为两类。(当然在现实的企业经营中,各种增长方式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或齐头并进,或此消彼长。我们强以分类,不过是为了略去细节,切合大脑的习惯,便于理解。)
这两种增长方式一种是价的增长。一种是量的增长。
(无论是价的增长,还是量的增长,速度都重要)
一、价格的增长。
在企业的发展的过程当中,如果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价格就会随之变化。
1、需求拉动价格上涨。比如前几年的时候,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突然放量,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增长了很多,动力电池对于原材料的需求就增长了很多。锂,钴,六氟磷酸锂,价格增长,相关的股票也跟着出现了上涨。
2、供给收缩推动价格上涨。再看前边的供给侧改革,煤,钢,铝这些,因为供给的原因,价格出现上涨,相关的股票也跟着上涨。
供求关系要放在一起考虑。这里再分两种情况。
1、需求起来,供给也能起来,从价格的角度,只能打时间差。
2、需求起来,供给起不来最佳。这样价格上涨的基础最牢靠。
当然,从更长的周期来看,需求起来,基本上供给都会起来。并不存在绝对的供给跟不上需求。即便某种物品供给绝对量有限,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替代版就来了。
对于这类公司,最关键的就盯紧价格。
再进一步,就是盯紧供求。
再往下,就要具体行业具体分析了。多与产业的人交朋友,多看看产业的信息。2015年11月11日,某正极企业的领导人在一个论坛上,讲了钴行业发展及市场展望。指出钴行业可能会有一些变化。现在回头看看,是不是有想哭的感觉。
在增长的过程当中,如果发生短时间供求关系的急剧变化,就会出现出价格的急剧波动。在价格急剧向上之时,就会造成短期利润暴涨,进而造成短期股价暴涨。这应该是许多投资人所喜欢和追求的。
二、量的增长
量的增长分为市场容量的增加、市场占有率的增加、客单价的增加。
1、市场容量的增加。
市场总容量增长,行业内的企业受益于总盘子的增长,表现为企业的经营中业务量的增长。比如近两年定制家具的增长。再比如前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增长。
总容量的增长,换一种说法就行业景气度提高。
总盘子的扩大,行业内的企业总会收益。
市场容量的增长,观察指标,一个是行业的数据,另一个就是同行业公司的增长。
我们还可以再深入地观察行业增长的推动力。
城镇化率的提高,是许多行业增长的来源。
技术进步创造了许多行业的增长。
消费升级改变了许多行业中某一结构的增长。
2、市占率的增加
企业层面,如果企业的管理人强大,机制先进,就有可能通过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销量。
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行业内的企业发展也会进入市占率提高阶段。
市占率的提高,就可能是企业品牌、渠道、产品、管理的全面竞争。也有可能是外部环境变化造成的。我们观察企业的时候,就要更加全面,要抓住关键点。
在前些年,我注意过一个事情,以前在乡下,每个县都会有剧团。但是后边,随着信息传播手段的进步,和交通物流的发展,戏迷们听过省城大剧院的名角儿演唱后,相较之下,县剧团的水平就差了些。如此一来,观众的注意力就会被省剧团吸引走。
不仅是传统戏曲,歌手,影视明星,我们会发现,其市场占有率也有迅速提升。
一些现象级的大作背后,是广大的作品分不到流量。这里虽有沧海遗珠,但总体上,流量差的作品是不如那些大火的作品。既然可以看到最好的作品,干嘛看二流三流的?所以我们看一样的电影,听一样的歌。
放在实体的产品上,我们也会发现这个现象,消费者的心智中,对每一个产品,并不能记住太多。品牌的统一化,渠道的连锁化,让市场份额迅速向头部企业集中。
特别是网络渠道巨头化之后,想一想以前每个县城至少会有一个中心地带。现在的网络渠道,中心地带是不是反而减少了?
3、客单价的增加。
客户本来是想买一个柜子,最后卖给了他门、床、窗帘,桌子。
客户本来想看场电影,最后还让他吃了饭,买了饮料,爆米花,抓了娃娃。
客户本来是想玩下游戏,最后让客户征婚,购物,借贷等等。
这就是客单价的提升。
以客户为中心,打造消费闭环,这些动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同一客户身上赚到更多的钱。
每一个消费者,都会有多样化的需求。对于企业来说,最好是将消费者的需求一网打尽,让消费者实现一站式购物。
这类企业的关键点是,一个是能不能守住边界,有限多元化。二是企业的在多元的时候,是不是能够成功,其产业链能不能打通,具不具备多元化的能力。
先想到这么多,后边有新想法再进行修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