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对于投资来说,股票是企业的一部分,是一个非常正确的认识。由此,便产生了一种观点,股票投资,就是对于企业的投资,那就是对于企业的了解,要达到非常高的程度,甚至有人讲,要达到高管的程度。
我以前对于能力圈非常迷恋,也曾写过一篇文章,《就是要和你的股票谈恋爱》,支持这个观点。
这样做对不对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对的。如果研究一个公司达到一个非常深入的程度,那的确非常有益于投资。
但是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困难,对于多数人来讲,投资的门槛太高了。我们不可能对于一个公司达到一个非常专业的程度。
但是幸好,股票虽然本质是公司,但它并完全是公司,股票一旦从公司身上衍生出来,便具有了自己的生命。
这个世间,万象纷呈,丰富多彩,要达到赚钱的目标,本来就不是只有一条路。
市场从长期来讲,是称重机,从短期来讲,是投票机。
前边一句话,反映了股票即是公司。后边一句话,则说明从短期来讲,股价反映了人们的预期。
预期产生了什么?产生了波动。
股票每天都在波动,投资者对于股票的预期也不断的在变化。我们的目标,就要找出,什么样的股票,会让投资者产生向好的预期?什么样的股票,有了预期之后,股价能够100%甚至300%地反映预期?找。
到这样的机会之后,如何去实际的操作。
第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股票,能够让投资者产生向好的预期?
1、新。新的东西总是让人充满希望,而且人们又估不透这个新的东西到底空间有多大,所以很容易极度乐观,极度狂热。
这个新,包括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
2、大空间。大的空间主要是指大的市场需求。
包括:A:新兴行业,特别是出现重大颠覆性的产品、技术,往往对应着广阔的空间。而且,新的产品、技术的出现对于市场需求的增加,往往是以产业链形式开始的,会造成无数个机会。比如IPHONE的出现,给相关的苹果产业链造就了多少机会?
B:政策原因。比如国家强制推广某个标准,就会造成相关的行业需求增大。相关的环保,医疗卫生,还有前边炒过的云IOE概念。
C:突发事件的影响:比如某种疾病的爆发,就会对相关的药品增大需求。
3、大股东有意愿,有能力让公司上涨。
在这个方面最容易出现并购合作等让企业股价出现暴涨的机会。这个时候,我们要多看企业的年报,及公告。有的企业会在年报当中写明,未来要并购式增长。
还有的企业并购失败。
这样的企业未来就有并购的机会,就像一个人到了二十几岁,他说,我要结婚了,他后边谈恋爱的机会就会增加,就是谈了一个没有成,但是他还会不断地接触新的人。
第二个问题:什么样的公司能够放大预期?
答案只有一个:小公司。
这个问题其实比较好理解,太大的公司,一个是筹码太多,资金拉不动。第二个就是公司原本的利润体量就非常大,就是有一个非常好的预期,预期的利润也只是占原来的利润的很小比例,根本不足于拉动市值的增长。
打个比方来说,此时如果中石油如果收购一个手游,收购了一个影视公司,大家以为会涨多少?
而对于二十个亿市值的公司而言,在市场的热情当中,仅仅凭一个传言就可能波动到四十亿。
什么叫小公司?这个没有太绝对的概念。主要是针对行业空间而言的。不过,对于我们多数人而言,并没有能力对行业空间有足够的认识,那么最好还是不超过50亿的好。
第三、这样的公司怎么样操作呢?
A:排除壳概念,这样的小公司最好有钱。有钱人失业了也不怕,同样,有钱的公司业绩不好也不怕,反正也倒不了。
B:领导人要年轻。年轻人总是喜欢折腾一些。不折腾哪有什么预期?不把水搅混,怎么摸鱼?
C:公司所在在,最好在深圳,北京这些城市,处于创新的城市,机会就多一些。一个山沟里的公司,如果做互联网,恐怕招人都招不来。我对这一块认识不太深,各位可以自己想想,哪个城市产业集聚最有优势。
D:分散操作,逢低建仓。
波动的小公司虽然机会大,机会多,但是不确定性也大,波动也大。
不确定性大:公司什么时候涨?不一定。涨不涨?不一定。所以肯定不能重仓单押一只票。要适当地分散几只票。
波动大:就有可能买完之后下探一个非常深的程度,所以不宜一次性ALL
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有预期的小公司,分散分批买进。
写到这里,再回看前文,发现本文就是一个炒概念的总结。并不管企业将来能不能做成功。但是市场总有一些企业真正做事的公司,那么对于这样的公司,如果我们对之有清晰的认识,那么该如何操作呢?那就是认清企业目前的阶段,在大跌之时,勇敢买入。详情请见后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