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肉机系列之二:单一产品的颠覆
(2012-02-26 21:20:08)
标签:
杂谈 |
单一产品的颠覆
汉王科技与康芝药业的悲剧
企业当中,有一批企业是依靠了单个明星产品就实现了辉煌。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旦这个这个明星产品出了问题,企业的股价将从辉煌走向惨淡,殒落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就会异常惨烈。
这两年当中,比较著名的就是,汉王科技与康芝药业两位了。
汉王科技,依靠电子书,赚了大量的利润,2009年的利润与2008年相比,几乎翻了三倍,上市当年,更是挟电子书之势,迅速翻了一倍。
电子书,毛利高,销量大。
市场上对其也很乐观,我当时也想买一本,对于一个爱书的人,这东西的确是不错,轻,不伤眼,容量多。只是嫌价高,后来盛大出了一个锦书,赶紧买了一本,999,还以为占了很大便宜,今天已是499。
然而,因为其功能的单一,价格的高昂,也引来了不少的竞争者。价格迅速被拉下来,IPAD的出现,也占据了其很大的市场。
到2011年九月份,已经出现了2.7亿的亏损。
股价也是遥看瀑布挂前川,疑是银河落九天。从87一路跌到了10元钱,(复权)。
这就是单一产品给利润,给股价带来的巨大伤害。
对于单一产品的企业来说,特别是对于一些电子类产品,因为更新换代快,所以生命时间短,而且因为竞争者众多,产品价格迅速被拉低。
对于这样的企业,如果缺乏研发能力持续推出新产品,就会像流星一样,瞬间光华之后,再无声息。
我们再看看一些典型例子:
UT斯达康:小灵通曾有过亿用户,后小灵通退市,研发多个新产品均不成功致连续6年亏损
恒基伟业:曾以商务通占PDA市场60%份额,PDA市场萎缩无新产品致衰落
巨龙:曾为国内通信设备龙头,研发出国内首台交换机后再无新产品而衰落
华录:曾联合9家企业成录像机全球生产基地,后录像机被VCD取代后逐步停产负债10多亿,累计亏损6亿
当然,还有柯达。
我们来看看另一个企业,康芝药业。
康芝药业的主要产品,是一种叫瑞芝清的儿童退烧药,占其主营收入的七八成。2011年五月,由于受尼门舒利可能对儿童有损害的影响,瑞芝清的主导产品失势,半年报业绩显示,收入下降59%,利润下降81%。股价更是高台跳水,快速回落。
目前,公司开始寻求新的主导产品,但是谈何容易?
尼美舒利,虽然一直争议不断,但是,生产的时间也已经有好多年了。对于药品来讲,生命力肯定比电子产品,要长得多,有些中药产品,可能都有几百年了历史了。
但是,一天主业受损,对企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从上面几个例子来看,依靠单一明星产品的企业,在抗风险方面,的确不敢让人放心。
当然反过来看,也有很多企业,将单一产品经营得非常好。往往是一个产品占据了很大比例的销售收入。
就连那个苹果,手机产品的占的比例也非常大。
天士力,丹参滴丸占的比例也非常大。
能够将单一产品,做好,是一种很大的本事。
创业板,中小板,甚至主板中,这种单独产品的公司,并不少见,如何对这类企业把握呢?
对于依靠单一产品的企业,这里粗略总结一下:
首要的还是要看护城河。除了这家企业,别人还有人提供么?
其次是要看其生命力,是不是红了二三年,就要更新换代了?
第三就是它的根基是不是够稳,会不会在一夜之间颠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