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地方就不认得了
(2012-02-15 18:35:57)
标签:
杂谈 |
我们先设想一个场景。
某人向其朋友咨询股票A股能不能买。
朋友摇着不可,向其推荐另外一支B。
结果半年后,朋友不认可的股票A大涨,B却下跌。
这个人自叹交友不慎,被坑了一把。
我们把以上的场景具体化一点。
某人在重庆啤酒四十几块钱时候,向其朋友咨询能不能买,朋友说,这个票太危险,不建议买。向其推荐买招行。
结果重啤翻倍,招行反而下跌。
这个人此时作何感想?
如果是在重庆的故事没有落下之际,那么,他的反应会和第一次一样,自叹交友不慎,被坑了一把。
现在再问这个问题,多数人的反应会是,重啤毕竟涨了呀,我可以不赚翻倍,我赚个50%也好呀,我可以提前跑掉,管它后边怎么呢。
那我们再来设想一个场景。
还是这个人。这次就不买票了。
这个人现在两个选择,一个是和亲戚贩毒,十倍利润。一个是去开饭馆,百分之二十的利润。
朋友告诉他,应该去开饭馆。
一年之后,贩毒的亲戚赚了大钱,但并没有出事。饭馆的生意却是不温不火,微利经营。
此时,此人该不该埋怨朋友帮他支错了招呢?
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知道应该如何选择。
赚毒的虽然是暴利,但是,风险却是太大。
开饭馆虽然微利,却是稳稳当当。
证券投资何尝不是如此。
四十元的重庆啤酒,没有人可以保证,后来会翻到八十元,但是,后边下跌的风险却是巨大。(当然,在当时,能看出这种风险的已是高手,看出又不动手的,更是高手中的高手。)
证券投资,盈利最多的人,一定不是抓到了某一支大牛,而是稳定获利,是复利的力量让他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买进一只股票,重要不是考量能赚多少钱,而是,风险利润比。只要风险最小的机会,才是真正的机会。
上边的三个场景,其核心原理是一样的,但是,具体呈现在我们面前,却是大大不同。这个世界上,有变与不变两种。变的表像,不变的原则。
但是,多数人,当原则变个样儿站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就不认得了。
就像前人讲过的一个笑话:
旧时,某人教其子开蒙识字,第一天写了一个“一”字,其子习得烂熟。第三日,此人在桌上以抹布写了一个“一”字,其子却茫然不识。告之,大惊:几日不见,如何长胖许多?
事实上,我也经常犯这种错误,一种道理,以为已经很了解了,换个地方就不认得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