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利润来源
(2011-11-12 12:25:41)
标签:
杂谈 |
企业的分析,最根本的来源是利润。只有利润的增长才能带来最根本的股价增长。但是,在会计制度下,利润也分为很多种,我们在分析企业之时,一定要分清利润的性质,并不是每一种利润,都可以成为持股或者买入的理由。
第一
主营业务收入,顾名思义,就是企业主要干的活,卖商品,提供劳务。主营收入一般会,更应该保持连续性与经常性,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较大。
主营收入发生了,再扣减相关成本之后,就会形成利润,同样,主营收入的产生的利润,也应该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主营收入发生之后,还要分两种情况,一种呢,钱收回来了,产生了现金的流入。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还有一种呢,是没有收回钱,公司的帐上,多了应收帐款或者应收票据。
会计分录:
借:应收帐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不管钱收回没有收回,主营收入是增加了,我们看利润表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利润增加了。所以,利润表的利润,是权责发生制下的利润,是应计利润,至于最后能不能变成真正的企业能够控制的资产,还要结合现金流量表去印证。
我们当然喜欢现金流入的公司。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如果企业要虚增利润,通过虚增收入,虚增应收帐款可以解决。找几家关联系公司,就可以办成。如果一家企业,现金流没有明显地增加,应收帐款增加,收入增加,利润增加。我们虽不能说一定有问题,但是,这应该是一个引起警惕的信号。
第二、其他业务收入。一般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较小,带有偶发性。比如说,工业企业转让技术、销售原材料还有出租包装物等所获得的收入。
第三、利润来自于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
企业的金融资产当中,有一部分唤作: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它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比如说说,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还有一类是,直接指定为以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基于风险管理、战略投资需要等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且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购入之时,发生的交易费用,是记入投资收益的借方。(减少)。贷记银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发放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之时,应该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投资收益,
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帐面余额的差额,比如说,买的股票涨了,应该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如果股票跌了,那么做相反的记录。
我们在利润表上可以看到,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这个项目。
第四、利润来自于投资收益。
我们在第三种,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提到,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收到股息或利息之时,增加投资收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出售时,售价如果高于成本,其差价应该计入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收到利息之时,也应计入投资收益。出售时,售价与成本、利息调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收益。
第五、利润来自于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反映企业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
营业外收入的特点,一般是不太具有持续性。分析企业之时,应该剔除这部分收益。上市公司当中,我们看到一些ST企业,经过债务重组,实现了收益,成功保壳。还有一些企业,在给出业绩减少的理由时,竟然是:今年没有收到政府补贴或政府补贴减少,这样的公司,除了炒作,真的是没有什么投资价值。
最后列一下利润的构成公式: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损失)+投资收益(减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