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不管是完整还是不完整。同样,在投资领域,每个参与者都有自己的投资哲学,不管是完整还是不完整,不管是经过自己的思考而获得,还是融会别人的结论而获得。
投资哲学就是对投资本质的看法,以本人看来,投资哲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心理控制、风险控制和投资理念。其中心理控制是根基,是为人的根本,也是投资的心法。心理控制不讲具体的投资方式方法,然它是处于无招胜有照的层次上。风险控制和投资理念是在心理控制根基上生出的两片互相依存的叶片,投资理念是讲投资中为的艺术,而风险控制是讲投资中不为的艺术,二者一为肯定,一为否定,谁也离不开谁。
在实际投资操作中,我们往往会重视投资理念多一些,而对风险控制往往会轻视甚至忽视,这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的缺陷。为什么价值投资理念的第一原则是保住本金这么简单的信条呢?投资大师往往都是风险厌恶型的,他们追求的是结果的高度确定性,寻找的是以微少的损失为代价而换来成倍收益的投资方案。
回到投资理念的问题上来。什么是投资理念?投资理念就是对投资操作中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判断公司的质、如何估值、如何买入、如何卖出等问题的看法。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投资理念就是我们投资过程中各种工具的集合,就是我们在投资赛场所挥舞的剑器。
一、投资理念的包括的基本问题。
这个问题说法众多,但是归纳一下,投资理念无非就是以下几个基本的问题的解答。如何评价公司的质量、如何对公司进行估值、如何买入、如何卖出等,以上四个可以说是基本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答,比如分红的利弊问题,如何获得公司信息的问题等等。
马克泰尔所著《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中,认为在确认了公司评价标准之后,投资理念包含12个方面:买什么、何时买、买价、如何买、买入多少、投资进展监控、何时卖、投资组合的机构和杠杆作用、寻找投资机会的方法、如何应对市场崩溃、面对错误如何解决、在系统无效是怎么做。稍微归纳一下,可以看出,马克泰尔的理念基本就是上述基本问题的扩展。
在上书中,作者马克泰尔总结了巴菲特投资理念的6个主要方面。摘录如下:
我了解这家企业吗?
管理层有没有合理的分配资本?
如果管理层不变,我愿意这家企业吗?
这家企业有理想的经济特征吗?这些特征可以维持吗?
它有超常的净资产回报率吗?
我对它的价格满意吗?
二、投资理念是内在自我在投资领域的表达和再现。
每个投资大师在投资方面的理念都是独特的,都带有强烈的个人性格,他们的投资理念都是他们个性、能力、知识、品位和目标的表达,都是他们精气神的结晶,都是他们内在自我在投资领域的表达和再现,我们甚至都可以大概标签化他们的投资理念的特征。
其实不仅仅在投资领域如此,在任何领域都是一样。任何一门技艺,它的大师高手的作品都带有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因为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会进入一种忘我境界状态,内在自我会渗透在创作过程和作品中,所以常有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字如其人等说法。
投资大师的投资理念无不是其长时间思考的结果,所以他们的投资理念就像定制的手套一样,是他们内在自我的个性的完美表达和再现,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没有滞碍。
我们虽然不是投资大师,但是我们同样也可以创造自己的作品。只要能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全可以通过思考建立契合自己个性的投资理念,从而让内在自我在投资领域能够充分表达和再现,进而在这个领域来实现自我。
如果不能通过思考来建立契合自己个性的投资理念,而是东拼西凑,弄出个形是而实非的东西出来,最终只能糊弄自己,在市场中被淘汰。模仿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能把模仿对象的形和实通过思考融入自我,与个性结合,最终只能损害自身。
三、投资理念往往是为了能够更肯定地说不。
如果你的投资理念是你个性和自我的充分表达,那么你的价值观必然已经深深嵌入其中,如何取舍不会是一件难事。
什么人无法取舍?没有判断的人,没有标准的人是无法取舍的。
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就不会形成真正为自己所理解的投资理念,这样的市场参与者是不会有耐心去坚持和等待的。游移不定是他们的特征,这山看着那山高是他们常做的事。他们根本无法取舍,他们也没有办法来抵御内心的诱惑。
四、投资理念是筛选标准,这是必然的结果。
每个投资大师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在他们的著作书籍中都有介绍。评判标准即是筛选标准。
比如在《聪明的投资者》中,格雷厄姆的选择公司的标准是:
公司要有足够的规模。按照当时的标准,工业公司的年营业额不可低于1亿美元,公用事业类公司的总资产不得低于5000万元美元。
强劲的财务状况。就工业公司而言,流动资产至少为流动负债(注:指流动比率)的2倍。
盈余的稳定性。过去10年的普通股盈余要有一定水准。
股息发放的记录。不间断的股息发放至少维持20年。
盈余成长。在过去10年内,每股盈余至少成长1/3,分别采用期初和期末3年平均数。
适当的市盈率。股票价格不得高于过去平均盈余的15倍。
比如巴菲特在历年致股东的信中,详细地说明了好公司的评价标准:
公司必须具备良好的治理结构,公司经理在进行决策时必须要像所有者那样来思考,牢记股东的利益,尽量缓解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冲突。概而言之,管理层必须是正直、坦诚和诚实的,并且在自身所处的领域内能力一流。
一个治理良好的公司,一定要能做到完整而且公平的披露公司的事务,并且能确保所有的股东能同时得到公司的所有重大信息。什么是完整而且公平的披露,就是要披露公司当前营运的所有重要事实,以及CEO对公司长期经济特征的坦率看法,不仅要披露大量的财务细节,还有对任何重要数据的讨论。
最近几年可口可乐和吉利剃须刀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还在增加。他们的品牌威力,他们的产品特性,以及销售实力,赋予他们一种巨大的竞争优势,在他们经济堡垒周围形成一条护城河。
对管理经济表现的主要评价标准是对使用的权益资本实现高收益率(没有过高的财务杠杆、会计花招等等),而不是实现每股收益的持续增长
将价格的问题放在一边,最值得拥有的公司是那种在一段很长的时期内能以非常高的回报率利用大笔不断增值的资产的公司。最不值得拥有的公司是那种必须或者将要反其道而行之的公司,那就是一贯以非常低的回报率使用不断膨胀的资产的公司。
我们挑选可流通证券与评估一家要完全收购的公司的方法极为相似。我们要求这时一家(a)我们能够了解的;(b)有良好长期前景的;(c)有诚实和正直的人经营的;以及(d)能够以(非常)有吸引力的价格买到的公司。
研究我们对子公司和普通股的投资时,你会看到我们偏爱那些不大可能经历重大变化的公司和行业。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在进行两者中的任何一种投资时,我们寻找那些我们相信在从现在开始的10年或者20年的时间里实际上肯定拥有巨大竞争实力的买卖。迅速转变的行业环境可能会提供巨大的胜利的机会,但是他排除了我们寻找的确定性。
当你也有了自己评价公司质量的准则后,你自可以轻松地选出符合你投资标准的公司,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也会非常轻松,而绝不会茫无头绪的。
五、坚定地执行你的投资理念,忽视盈利或者亏损。
如果投资理念正确反映了投资现实中的风险和收益特征,那么据此制定的投资方案一定会具有正的预期利润。在这个前提下,坚定地执行你的投资理念。不要以偶然的盈亏来怀疑投资理念。我们常常会根据结果来判断行为的正确与否,然而这往往会让我们陷入一种思维误区中。我相信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去行动,最终结果一定是可以稳定预期的。如果你不遵守投资理念而行动,最终结果即使盈利也是不可取的。反之,如果遵守投资理念最终结果即使是亏损,我们只管坦然待之。
如果根据投资理念行动,长期不能盈利,那么我们可能需要反思投资理念是否正确地反映了投资现实中的风险和收益的特征,或者我们是否真的正确执行了它。
六、投资理念可以助你获得在投资领域的内心平和。
根据独立思考而形成的投资理采取行动,内心是平和的,不会出现犹豫不决和自我怀疑的情绪。如果你发现经常违背自己的投资理念而行动,那么肯定有一些你想包括在其中的东西遗漏了。你会欣赏别人的成功,但不会再羡慕别人,也不会迷惑和自我怀疑,更不会受心中贪婪的诱惑,去做违背自身理念和准则的事情,因为你已经明白,这不是我的方式,我自有我的方式。
七、投资理念建立了自我批判的标准。
不愿意承认错误是人性的弱点之一,也是心理学基本原理之一。我们的投资理念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错误,因为它同时也是一种标准,然而发现错误并不一定会诚恳地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不过这样做的最终代价最终是难以承受的。因为经常违背自我行动准则是一种自我折磨,不需要别人来执行,自己已经执行了严厉的惩罚,长此以往,只能毁掉自己的投资理念。
严格地按照自己建立的投资理念去行动,如果发生了错误,就做一个诚实的人,立即认错并改正。这是在投资领域完善自我的一种方式,而且这样做的受益范围会远远超越于投资领域本身。(2012年10月2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