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篇.14.》
武夷山.虎啸岩.大红袍
2017.10.15
早7:40出发,导航武夷山三姑环岛:霞浦加油;9点政和县隧道一个连一个,再次体会到“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实景;11:15加油;11:25出武夷山景区高速——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别致的大门;2017年秋季票价与景区介绍图;550公里福建最高山脉高峻雄伟、层峦叠嶂。我们是过客,只能选择性游览。
买了摆渡车票直去虎啸岩:山道阴暗潮湿,长满青苔;岩石描绘虎啸八景图,随人群上下坡,腿脚慢,渐渐落后了,好在三口在一起——
武夷山存在多处造型奇特的丹霞峰林地貌:
仰望山两侧褐红色岩土顶上茅草如盖檐;地面随山势而行、一笼一笼绿色茶园、细看山壁,风雨侵袭、剖面一层层大小不一、深浅不同风蚀洞诉说着千万年历史——
小路蜿蜒静悄悄;攀山、遥见一根原木顶端烧毁;过去靠着歇息觉得硌得慌,您猜:木柱上有什么?呀!不知多少游客竟然沿着竖裂纹塞满一枚枚硬币!
这块突出舌头一样横出岩石挡路,我手术后蹲不下去,不知怎么办?景区工人扛着一根木檩一晃身过去啦;咬牙用双手抱着“舌头石”过去,回首看山下深渊后怕——
看山,小路画工告诉我:那座山峰是“官帽”,你用手托一下拍照,把官帽带回家。虽不信,拍一张留念。旅游不就这样嘛:看风景、想历史、听故事,找快乐。高兴就好。
一堵残门进入,弯曲山道登山;山壁有观世音佛像,衣袂飘飘;底下信徒燃香礼拜;高处“虎啸”;低处铜鼎;左草庐;右巨石、后有石桌石凳;下坡,“天成禅院”残墙;古树参天一道窄门,下坡......
石刻“虎啸岩”;岩下是著名的武夷山岩茶产地;一块一块都有不同标号和茶厂名讳。道旁小水沟,几种不知名花儿、绿叶;捡根树枝当拐棍助力;山若一堵墙;壁上满是洞;爬高坡,木梯狭窄,宽处一米;最窄处仅0.3米,一人侧身通过;出来看,又是一堵墙,两个木牌:居然是“左一线天”“右一线天”!好一座方方正正山房,左
右两道山缝互不干扰进出,也不会撞车。大自然真奇妙。
穿过竹林,石上镌刻为“一字天景区”;旁有石刻:那石壁高处镌刻行书、隶书、草书:有诗歌、铭文、悼词......福建“城在山中;山中有城”的独特美景吸引人,而来此一游的文人墨客们更是不甘落后纷纷留笔题词。喜欢书法朋友们可一饱眼福。
造型古朴的“九龙茗叢园”旁石刻竟然有24种茗茶?是茶名?也是茶农一片心思。后来我们到茶叶街见到一间间售茶店铺,老板们纷纷说,自己是正宗的武夷岩茶,从种植(山中***号码茶园)到自己的加工厂产销一条龙。始知:买茶可先到景区看好茶园编号决定取舍。当然,那可是大客商;普通人闻闻茶香,喝口味道能接收即可。
踩着石头过水塘;山顶石刻;弯曲路径上上下下;洞穴前茶苗油绿;“九龙涧”后乘摆渡车——
老李去“大红袍景区”中途下车;我和冬子接着坐车经永乐禅寺到水帘洞,本想“九龙涧”底水不充沛;到水帘洞一定可以看见“飞流直下三千尺”壮观了。结果下车要爬很陡山路,据司机说:过这座山才能看到洞,再下去才能感觉瀑布飞流。看表想想算了吧,腿脚不好,还是原车返回等老李吧?到永乐禅寺门口,接老李下山。以下,
是老李拍“大红袍景区”照片——
看图,并没有传说中警卫战士守护;茶商小心维护、游客自觉守纪;茶碗、茶棚、纸灯、茶篓、茶壶、草棚、茶叶蛋幌子;母树茶寮;据说,目前大红袍有10个名牌:可我在手机上一点,全是网商抢着邀约登陆APP,赶紧退出。我看到的只是老李当年拍的“金骏眉”,其它9个品牌,只好您自己上网找啦。有朋友问“大红袍”茶多少钱一碗?老李说“人家伦壶卖茶,价格有高有低”,至于多少?我选的照片有,您仔细找找看。
天晚了,游客仍依依不舍地拍照......
敬请关注下集《福建篇.15.》武夷山.九曲溪。
2021.1.28.于北京宅家整理追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