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篇.14.》
太姥山.萨公岭
2017.10.14.
昨天霞浦看滩涂四景,累了。今早9:30出发,导航沈海高速45公里,50分钟抵达太姥(mu)山风景名胜区。
太姥山位于闽浙边界的福鼎市境内,与武夷山、雁荡山成鼎足立势。
据《太姥山志》记载:早在黄帝时期,山上就有人炼丹;唐朝达到鼎盛:李隆基赦建兴国寺;山中有宋、元、明时的摩崖石刻。素有海上仙都之称。
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100平方公里;以太姥山花岗岩峰林、岩洞为特色,融山、海(岛)、川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2013年获得国家5A级风景区称号。
进门,细雨沙沙。棋盘路岩石镌刻:中国白茶发源地;背后是迎客峰。太姥山景区计有36峰、45石、24洞、10岩、9泉、3溪、2岭、1谷。这么多景点不可能走到?选一处吧:沿台阶而上,楞伽宝塔.唐.七级八角实心石构为国内罕见(详见碑刻);国兴寺景区(详见碑刻)正在修缮中,暂不接待——
走过木廊,到萨公岭。萨镇冰:中国近代海军创始人。曾任北洋政府海军总长、福建省长。亲自募捐和倡修这条登山可以看海的道路,人称“萨公岭。山道古木参天、雨天湿滑;“瀑龙潭”、山水经瀑龙峰流下积洼处而成湖;右前方“涌翠亭”取自这里满山翠绿如浪之意。
湖水清幽、小溪潺潺;坡底落叶、绿厥间生;路旁乔木、灌木葱郁;从石台阶到木道;拐弯,见“奇石”:桃形石被藤蔓缠绕,旁边木牌“太姥心石”——
走到“迎客峰”留影;白雾缭绕;“聚仙亭”“河马啸天”花岗岩风动石被冠以各种富有联想的名称,铜牌记叙相关故事吸引游客。
爬山,俯瞰山下;雨前雾蒙蒙,见近处不能望远处大海;“海狮望天”“蹲猴望海”“仙人锯板”这些风动石形成变化原理有兴趣朋友可以打大铜牌原图了解。
雨越下越大,镜头沾雨点了;走过一线天;由这里上观海栈道;栈道围绕大山转,南天峰;影影绰绰可见山下太姥娘娘塑像;“瀑布岩”(铜牌介绍形成原理);砂石岩凹进凸出;山巅巨石摇摇欲坠、千年却保持不动;雨猛,冬子加快脚步追老李——
我跟不上,此时乌云压顶,飓风呼啸而至,感觉人要被风刮起来,吓得我闭上眼,张开双手反身紧贴岩石,心怦怦怦地跳个不停......十几分钟吧,风小了,我战战兢兢跟着人群往前走......回来查资料得知:太姥山常年雨水充沛,5——9月、冷热气流经常形成风灾。10月中旬遇到阵发飓风实属平常;后来我们离开福建,那里还刮过一
次台风(这是后话)。
下面片子都是老李边走边拍,一座座山弯;回首可见栈道凿在半山腰;上端一溜如图案的痕迹不知怎么回事?雨水把山石淋湿;冬子穿雨衣也成了落汤鸡;“石柱峰”“晶动风化石”;远处隐约可见大海、小岛;我闭眼慢慢走;听到老李对面喊,高兴!终于见到家人啦——
下山路滑,老李不再拍摄,拽着我回到平地,记到山腰还有一处景观,腿软没拍,看导游图,还有很多地方没去:近处葫芦洞狭窄、悠长、有的地方矮,人得蹲着才能过去,不建议老人参观;远处香山寺、摩霄峰主要是寺院、道观,以前拍摄过,今天雨大,从安全考虑,不爬山了。
15:00出景区,回霞浦县城酒店冲热水澡,洗衣服休息。四年了,想起那次太姥山遇飓风仍然心惊!
敬请关注下集《福建篇.15.》
武夷山
2021.1.25.于北京宅家追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