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教学叙事

(2022-03-18 09:57:55)

                       课堂教学叙事

正奇

故事一

一个靠近右侧走廊窗台的学生,他身材瘦小,戴眼镜,镜片中的光圈由于窗外日光的映衬下重重叠叠,分外明亮。平时他常把课本立在桌子上,两手握住,正襟端坐。不过,偶尔也非常尴尬,别人都在刷刷地记笔记,他呢——依然。逢这时候,他的注意力早就金蝉脱壳,到课堂之外神游去了。

他说:“有一次,我吐了一口唾沫,结果吐到一位同学身上。老师在办公室揍了我一顿。我受到了教育。”话音刚落,教室里哄然大笑。

等安静下来,我说:“你没说实话。”

他有些局促不安,脸红了,看看我,低下头,说:“是因为我把一杯水直接倒他头上了,是热水。”说到这,变得兴奋起来,挺自傲的样子。

“因为老师揍你,你就受到了教育?”

“是。”

“你又说谎了。”

可能觉得无法搪塞过去了,他索性敞开心扉,说:“我才不认为自己错了呢。我只是后悔没弄杯很热的开水都倒在他头上。”

教室里又是哄然大笑。

我摇摇头。责备他们吗?或许只是被他的坦率逗乐了。

“如果那位同学把一杯热开水倒在你的头上,你还认为自己做的对吗?”我是慢慢的说完这句话的,想让教室里所有人都听清楚。

沉默——

“老师,我知道错了。有的事情换另一个角度想一想,想法就不一样了——我真的太过分了。”这个学生说。

 

理性和非理性在每个生命中都是共存的,而且相互杂揉。当人处于某种境遇时,有时只是需要一个契机,就像一层薄薄的纸,轻轻一触就捅破了。经由思考,引导学生用理性掌控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轻轻一转,就把哲学上所称的原始生命力引导正确的路径上去了。可见教育可以引导人重塑自我,不断实现个体生命的进阶。

 

 故事二

课堂讨论的话题关于早恋。我随机开展调查。

第一个问题:班里有没有早恋现象?

男生们面面相觑。个别学生一脸怪笑,故作掩饰。女生们则平静如水。没有人举手。谁会举手呢?很正常。

 

第二个问题专门问男生:想谈恋爱,或者心里已经朦胧地产生了想与异性交往的请举手。

只有两个男生没举手。其中一个姓谭的学生,我问:“你怎么没举手?真的没有点想法吗?”

他笑了,说:“想法我有。谈恋爱也得花钱呢——平时买礼物,过生日要请客,还要送礼物。我没钱。

课堂上突然爆笑。

另一个没举手的小男生有点怪,他在课堂上的每一节课几乎都是他的睡觉时间。哄笑声竟然没有惊醒他的好梦。

 

然后,同样的问题问女生。

大部分女生都举手了。不过举手的动作耐人寻味。三两个人,直截了当,多的是迟疑不定,边思考便缓缓地举起了手。她们有的高举,旗帜鲜明的展现自己的情感;有的好像不是在举手,只是弱弱地把手立在胸前,仿佛怯懦,不敢主张。有几个从头到尾对这个话题木然以对,一直没表态。

学生信任我!隐秘如此也在老师的引导下勇敢公开交流探讨,这信任真切而纯洁。我很感动。大师说过,这是孩子们上进心的源泉,要珍惜孩子希望你成为他的朋友和导师的愿望。在课堂上,我时常出乎意料地收到这种神圣的礼物,也常常因此忐忑不安,忧心这也是巨大的挑战。我怕自己力有不逮,无力把这种信任化为赋予这些孩子凭借自我实现而获得尊严和自豪的力量。

 

第三个问题还是问女生:为什么想交往却没有真正付诸行动呢?

学生说:“担心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影响。”

学生说:“害怕对不起父母的教育。”

学生说:“担心影响学习成绩。”

······

她们大都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我们甚至可以推测在她们的内心世界,还有其他矛盾,各种熙熙攘攘的混乱心理。她们举手了,然而事实上,班里尚未出现早恋的学生。这的确令人困惑。哦,我恍然大悟:是对结果的预见让她们控制了自己懵懂的情感渴望。她们不是任凭感情冲动而是借助于对结果的思考掌控者自己的行为。相比男生在这方面的轻率和浮躁,女生则由于思考的介入,变得谨慎、理智和严肃。“理性即自由。”这是康德的话。“应该怎样做人,靠本能是不行的,而必须靠努力。”这是黑格尔说的。孩子们是聪慧的,小小年纪似乎自然而然地就进入了理性带来自由的生命境界。他(她)们属于希望和未来!

我说:“人不能活的愚昧无知、稀里糊涂、颠三倒四,人可以而且应该掌控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活出人的尊严和力量。女生尤其令我感动,你们已经能发挥思想的力量了,让理智引导情感和行为。这是思想者的生命境界,也是人真正能让自己感到自豪的尊严。我为你们点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