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国人得的诺贝尔奖与德国教育究竟是什么关系?

(2013-09-05 18:50:08)

德国人得的诺贝尔奖与德国教育究竟是什么关系?

 

看到@石述思有话说 转的一条微博:

【为什么德国人拿走一半诺贝尔奖】1、德国宪法规定禁止学前教育,认为孩子智力过度开发会成硬盘,不会主动思考;2、不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和童年;3、不分科教学,混编;4、孩子回家没作业;5、小学只有半天课,很少去上课外班,考试成绩不公布。6、政党不干预教育。

有些疑问,百度了一下:

 

一,常晅的博客  南京大学德语系教师 常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269fc30100y8sb.html

德国宪法真的禁止“学前教育”吗?

 (2012-01-24 17:32:53)

德国人禁的是历史上的一种特殊教育的类似贵族学校的东西,以宪法规定了教育的平等性,而非禁什么学前教育。

德国宪法的第七条对教育做出了规定,第六款的表述为:Vorschulen bleiben aufgehoben.
这条法条的意思是,德国为了彰显教育的平等,不搞特殊化,因此继续(从bleiben这个词的词意可以解读出来)保持对Vorschulen的废止。因此,这个法条中的Vorschulen是指一种搞特殊化的学校形式,而非是泛指的学前教育。

 

二,德国获诺贝尔奖者名单(到2001年为止):

19011210日第一届诺贝尔奖颁
德国科学家伦琴因发现X射线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贝林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2
1210日第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历史学家塞道尔·蒙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5
1210日第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勒纳因阴极射线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科赫因对细菌学的发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7
1210日第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
1210日第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因发明“606”、俄国科学家梅奇尼科夫因对免疫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欧肯因《伟大思想家的人生观》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9
1210日第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德国科学家布劳恩因发明无线电报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
1210日第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作家海泽因小说《傲子女》、《天地之爱》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1
1210日第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维恩因发现热辐射定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2
1210日第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作家霍普特曼因剧本《织工们》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4
1210日第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劳厄因发现晶体的X射线衍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5
1210日第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8
1210日第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普朗克因创立量子论、发现基本量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注:本届诺贝尔奖仅颁发两项
1919
1210日第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斯塔克因发现正离子射线的多普勒的效应和光线在电场中的分裂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0
1210日第二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1921年补发)
1921
1210日第二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籍德裔科学家爱因斯坦阐明光电效应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2
1210日第二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希尔因发现肌肉生热、德国科学家迈尔霍夫因研究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5
1210日第二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弗兰克、赫兹因阐明原子受电子碰撞的能量转换定律而共同获得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6
1210日第二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人白里安因促进《洛迦诺和约》的签订、德国人施特莱斯曼因对欧洲各国的谅解作出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7
1210日第二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8
1210日第二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9
1210日第二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曼因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0
1210日第三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1
1210日第三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瓦尔堡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2
1210日第三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因提出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5
1210日第三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斯佩曼因发现胚胎的组织效应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人奥西茨基因揭露德国秘密重整军备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6
1210日第三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戴尔、德国科学家勒维因发现神经脉冲的化学传递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8
1210日第三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库恩因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获诺贝尔化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1939
1210日第三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学家卢齐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布特南特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德国科学家多马克因发现磺胺的抗菌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放弃。
1940
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
1944
1210日第四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哈恩因发现重原子核的裂变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6
1210日第四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籍德国作家黑塞因小说《玻璃球游戏》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950
1210日第五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狄尔斯、阿尔德因发现并发展了双稀合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53
1210日第五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施陶丁格因对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4
1210日第五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玻恩因对粒子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德国科学家博特因发明符合计数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6
1210日第五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医生福斯曼、美国医生理查兹、库南德因发明心导管插入术和循环的变化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1
1210日第六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霍夫斯塔特因确定原子核的形状与大小、德国科学家穆斯堡尔因发现穆斯堡尔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3
1210日第六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詹森、美国科学家梅耶因创立原子核结构的壳模型理论、美国科学家维格纳因发现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相互作用力的对称原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意大利科学家纳塔、德国科学家齐格勒因合成高分子塑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67
1210日第六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艾根、英国科学家波特因发明快速测定化学反应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1
1210日第七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总理(前西德)勃兰特因缓和二次大战后欧洲紧张局势获诺贝尔和平奖。
1972
1210日第七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伯尔因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73
1210日第七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舍尔、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森因有机金属化学的广泛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9
1210日第七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布朗因、德国科学家维蒂希因在有机物合成中引入硼和磷而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5
1210日第八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冯克利津因发现量子霍尔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
1210日第八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鲁斯卡、比尼格、瑞士科学家罗勒因研制出扫描式隧道效应显微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赫希巴赫、美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因发现交叉分子束方法、德国科学家波拉尼因发明红外线化学研究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7
1210日第八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科学家米勒、德国科学家柏诺兹因发现新型超导材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8
1210日第八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因第一次阐明由膜束的蛋白质形成的全部细节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9
1210日第八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拉姆齐因发明观测原子辐射和计量原子辐射频率的精确方法、美国科学家德默尔特因创造冷却捕集电子的方法、德国科学家保罗因在50年代发明的保罗捕集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1
1210日第九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内尔、扎克曼因发现细胞中单离子道功能,发展出一种能记录极微弱电流通过单离子道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5
1210日第九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克鲁岑、美国科学家莫利纳、罗兰因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刘易斯、维绍斯、德国科学家福尔哈德因发现了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遗传机理,并利用果蝇作为实验系统,发现了同样适用于高等有机体(包括人)的遗传机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1999
1210日第九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因《铁皮鼓》、《我的世纪》等作品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1
1210日第一百零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克特勒、美国科学家康奈尔、维曼因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1954年是德国人获科学奖方面的一条分界线,之前频频获奖,之后即使获奖,也是与他国科学家分享。而如果以获奖者年龄平均40岁算,1954年获奖的,受教育正在纳粹时期,说“政党不干预教育”,从何谈起?而二战后德国可能实行了所谓“现代教育”(现代教育就是政党不干预?什么叫“政党干预”?还是个问题),但获科学奖的反而少了,也德国一家独享了,这又说明什么呢?我想,看到这份名单与这样的分析,总结出“政党不干预教育”是德国人高获诺奖原因的,也会同意这一条是站不住脚的。而其它五条亦复如是。

中国的教育确实有问题,但要理性的分析,哗众取宠,于事无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