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幼负文名,后就读上海戏剧学院,文革中避居乡野著书立说,后任戏剧学院院长,力辞,游于四海,考察古今遗迹,探索文明之源,开“文化散文”先河。
古之文人,困于书斋,经年皓首,寻章摘句,局促于一隅,读万卷书而不能行万里路,故文章缺少历史时空维度,东西方文化对比。余秋雨散文在时空寻迹中具有历史维度,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场感,时空感的魅力。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意境幽远。但行文却八股气息浓烈。余秋雨散文语言极富诗意美感,将现代文之流畅与古诗文典雅完美结合,恬淡自然,读之令人神清。
古人有学而优则仕之说,余秋雨仕而优则文,立志传播中华文化,卓有建树,《文化苦旅》,《中华文脉》热销世界华人圈,在现代浮燥社会中体现了文化精神价值。
文学应体现关怀,关爱。不但应文以载道,亦当文以载情,文以载爱。余秋雨先生极具悲悯之心,君子情怀,探寻文明之源,求证中华之脉,论述戏剧之学,讲述故人情谊,皆能精微细致,为一代大家。
愿多读余秋雨。
2022.4.1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