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4日京京第4113天/壮壮第3192天
标签:
二胎育儿育女 |
分类: 家有儿女 |
弟弟的花粉过敏越来越厉害了,大半夜的就听到弟弟打喷嚏的声音,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后弟弟起床去卫生间了,妈妈特意把床头灯打开,想着弟弟是不是得直接来找妈妈,没想到弟弟从卫生间出来直接回自己的房间继续睡了。

早上六点一刻小妞儿的闹钟响了,妈妈走过去的时候妞儿已经醒了,但歪着靠在窗栏杆上没起来,妈妈把妞儿的iPad从摆在床脚的柜子上挪到床头,这样能让妞儿把每五分钟就响一次的闹钟听的更清楚哈!闹钟响到第四次的时候已经六点半了,妈妈过去看妞儿还赖在被窝儿了,就把妞儿的被窝儿掀起来了,妞儿迷迷糊糊坐起来问:弟弟呢?妈妈告诉妞儿弟弟今天是第二节课,七点才需要起来。妞儿一听马上瞪大了眼睛说:不公平,为什么弟弟不用天天这么早起?妈妈叹口气说:京京啊,你上小学的时候也这样啊,成了,别找理由了,快起来吧!
六点四十五小妞儿在楼上喊:我要下来啦!已经把早饭摆上桌的爸爸就说:好呀,这样你还有时间吃点儿东西。然后爸妈就在餐桌旁等啊,等啊,一直等到六点五十五,小妞儿风风火火穿着短袖下楼后直奔玄关套上风雨衣,提起书包直接出门了。。。唉,这个小妞儿,真的是不耗到最后一分钟就不成啊。。。
七点钟妈妈喊弟弟起床,弟弟一睁眼吓了妈妈一跳,那眼睛红的呀,妈妈赶紧给弟弟上了眼药,然后让弟弟再躺五分钟。五分钟后妈妈去喊弟弟起床,弟弟紧紧闭着眼睛说:我没法起来,眼睛疼。妈妈就问弟弟那弟弟打算做什么?今天不去上学了吗?弟弟躺在床上沉默了几秒后说:不是,我就是眼睛疼,没法睁开!妈妈劝弟弟试着慢慢睁开,弟弟听了就开始喊,妈妈就告诉弟弟反正衣服已经放在弟弟床上了,弟弟自己看着办,说完妈妈下楼了,十分钟后弟弟换好衣服洗漱完毕下楼了。
今天中午爸妈要一起去妞儿的学校见妞儿的老师,到了学校后直奔妞儿的教室,发现小妞儿竟然还在教室里没出来,旁边有个小朋友在等着妞儿,就见妞儿一通手忙脚乱的收拾,然后背着书包满手拿着各种东西离开教室了。之前地理课考试的时候妞儿生病了,所以今天要补考,本来说好爸爸跟老师谈话结束后会等着妞儿,但妞儿说另一个小朋友的爸爸来接妞儿,妞儿要跟另一个小朋友一起走,爸爸就同意了。
爸妈等了妞儿的班主任几分钟后就一同进教师了,老师上来就开诚布公地说明老师要求跟爸妈见面的原因是想谈一下妞儿在学校的表现。整个谈话一共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主要涵盖了三方面。
1、缺乏学习的动力
老师说妞儿自己跟老师说自己不喜欢德语、数学还有英语,因为是用德语教学,妞儿更喜欢用中文学习,老师告诉妞儿这个老师真的没有办法,而且老师也认为妞儿的德语已经接近母语水平,只是偶尔有一些生僻的单词不知道,但这完全不是什么大问题。爸妈听了真的是苦笑,在家让妞儿学中文、说中文,妞儿总是表示自己要说德语呀!

老师接着说小妞儿上课的时候经常不参与练习,是否做练习完全看心情,经常在课上就神游了。最近有个德语的学习项目老师给了妞儿零分,原因就是妞儿完全没交这个作业。老师不断提醒小妞儿,而且还允许小妞儿延期交作业,但妞儿还是没交,老师没办法,就给了妞儿一个6分,最低分,不及格,妞儿一见到成绩才意识到老师是来真的,就问老师妞儿需要做什么能够补救?老师就告诉妞儿接下来会有个演讲的项目,妞儿可以认真做。经过这么茬儿事儿,老师说妞儿这一周上课的时候参与度稍稍提高了一些,但还是不够。老师还说跟其他科目的老师交流了一下,除了体育课、音乐课、艺术课以外,妞儿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表现,老师感觉就是妞儿对于学习没有积极性,没有动力,老师跟妞儿谈话问妞儿希望老师如何做才能让妞儿有动力参与学习?但老师从妞儿那儿没得到任何的答案。
老师又问是不是妞儿的课外活动太多所以妞儿比较疲劳,以至于上学的时候不愿意学习?爸爸就跟老师解释自打上中学以来妞儿已经减少了一部分课外活动,其他的妞儿自己不愿意减少,但爸妈已经跟妞儿说过要看一学年下来妞儿的情况,如果到时候学习和课外活动不可以兼顾,那就必须要适当调整了,比较现阶段学校生活最重要。
老师继续说学校有项规定,如果有五次没完成作业就需要利用午休时间去自习室学习,一共要三次,每次半小时,小妞儿从开学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次没完成作业了。。。妈妈的确知道这么回事儿,因为每次去自习室后老师都会签字,还要求家长签字,但妈妈印象中好像只签过一、两次?老师接着说还有可能就是妞儿每次都把那张需要签字的表格弄丢,然后再重新开始,这就引出了下一个问题,妞儿的自我管理太差。
2、自我管理能力差
妞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一直很差,老师特意翻看了妞儿小学的评语,发现妞儿打小学开始就这样。老师举例说明每次上课之前老师都要提醒小妞儿把需要准备的材料提前准备好,但妞儿真的是进步缓慢,书桌上总是乱糟糟的,发给妞儿的各种学习材料也总是找不到,文具有时候也找不到,还总是埋怨说是被别的小朋友拿走了。老师问爸妈妞儿在家的时候自我管理是不是也这么差?爸爸就告诉老师在家也差不多,爸妈总是要不停的提醒小妞儿,但见效不大。老师就问能不能请爸妈每天晚上跟妞儿一起检查一下妞儿的书包,让妞儿把第二天上课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经常小妞儿上课找不到东西就说有可能落在家里了,如果爸妈能跟妞儿一起检查,不在家就肯定在学校的小柜子里了。说到这老师又特意指着靠墙的一排小木格子,其中有一个是妞儿的,每星期老师都得提醒小妞儿整理一下,否则就是各个科目的材料、书、本乱堆一气。
老师又说妞儿坐在窗边上,总是把自己的食物放在窗台上,老师提醒了很多次还是没用,以至于现在靠近妞儿桌子的窗台上都有一块食物的印记了。老师问爸妈能不能给妞儿带一些食物而不让妞儿在学校小卖部买吃的了?原因是因为妞儿每次课间休息的时候因为书桌太乱,都得先耗时收拾,等收完后又忙着跑下楼去排队买食物,买完食物也没时间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儿了,然后就拿回教室吃,这样就是恶性循环啊!爸妈表示之前其实都给妞儿带食物,但小妞儿根本不吃带的食物,说是别的小朋友都在学校买,妞儿经常是跟小朋友轮流买食物一起分享。老师听了就说根据她观察,多半的小朋友都是自带食物。

老师接着说其实比起刚开学妞儿已经有些进步了,只不过进步很缓慢。说着老师特意让爸妈看看妞儿的书桌,然后指着放在书桌后的椅子说这椅子是要求下学前放在书桌上的,这样方便别人来打扫卫生,如果有不放好的,清洁工人就不打扫了,这件事老师已经提醒小妞儿很多次了,但今天又没放好。。。
3、社交
老师问爸妈小妞儿在下学后是否跟同班的同学有交往?妈妈告诉老师妞儿去过班上一个女孩儿的家玩儿,据妞儿说平时在学校也经常跟这个小姑娘一起玩儿了。另外妈妈还时常从妞儿嘴里听到其他几个女孩儿的名字,而且妈妈问妞儿在学校怎么样的时候妞儿每次都回答挺好的。老师听了那个女孩儿的名字还有一丝丝惊讶,说那个女孩儿自我管理相当好,自己的东西整整齐齐,作业从来没有缺过。老师在学校也见过那个女孩儿帮妞儿整理东西,但据老师的观察妞儿更愿意跟高年级的女孩儿一起玩儿。刚开学的时候为了让新生更快熟悉学校,每个新生都有一个高年级的学生带,妞儿跟带她的大姐姐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一直到现在也经常跟人家一起玩儿。除了这个还有其他几个高年级的学生,老师的意思是更希望妞儿能跟同班的同学多接触。
爸爸告诉老师爸爸觉得原因可能是妞儿六岁的时候我们搬家到德国,然后小妞儿在幼儿园只待了三四个月,时间太短没交到什么朋友。因为我们住在一个小村子里,到了小学后同班的女同学都是一起长起来的,所以有自己的社交圈,妞儿很难融入,所以朋友都是男孩儿。更早的时候妞儿在瑞士,楼上的邻居是两个比妞儿大的女孩儿,对妞儿很是照顾,所以妞儿跟年纪稍大的女孩儿相处更轻松,因为人家不跟妞儿一般见识。还有就是小学的时候有的女孩儿个子高年纪稍微大一些,所以经常制定自己的规则,当然还没达到霸凌的程度,但有时候就会有些排挤别的小朋友,爸爸不知道现在在中学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有几个小朋友圈而小妞儿被排除在外?老师表示据她观察没有特别严重的情况,而且小妞儿基本上跟谁都能玩儿,但问题就是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妞儿经常先去找高年级的孩子,然后再回来找本班的孩子,那时候人家该玩儿什么已经开始玩儿上了,妞儿就很难在中途加入了。
老师又举了个例子,学校每周有一次社交课,有一次玩儿一个游戏,就是在每个孩子的背后粘一张白纸,然后别的孩子在上面写上赞美的词,好几个女孩儿商量好了要给妞儿写很多赞美的词,结果小妞儿态度坚决的表示不参与游戏!老师就觉得很遗憾,因为如果妞儿参与游戏就会知道其实大家很喜欢她。妈妈听到这儿心里真的是挺为小妞儿难过的,这是多么的不自信、认为没人喜欢自己所以才不敢参加这个游戏啊,妈妈的小妞儿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老师说妞儿在跟别的小朋友有矛盾的时候老师试图帮忙解决,老师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有矛盾肯定双方都有问题,但妞儿每次都认为自己没问题,都是对方的问题,而且因为老师不喜欢自己所以才针对自己。老师很诚恳的表示自己真心是为了妞儿好,而不是不喜欢妞儿,针对妞儿。老师问爸妈妞儿在家跟弟弟相处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爸爸告诉老师,妞儿在家跟弟弟也天天有冲突,百分之七十的时候都是妞儿找麻烦,而且也认为自己没错,只是因为弟弟年纪小所以爸妈才偏向弟弟。
说了半天妞儿做的不足的地方,老师话锋一转说她非常喜欢小妞儿的一点就是妞儿非常乐于助人,不管谁需要帮忙妞儿都非常热心主动的提供帮助,而且小妞儿还不记仇,甭管有什么不愉快,妞儿过五到十分钟就没事儿了,所以老师们现在对妞儿的策略就是如果妞儿有什么事情,老师就跟妞儿说给妞儿几分钟的时间重新整理一下,然后再从头开始。老师还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小妞儿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而且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是挺骄傲的一件事,所以老师现在改变策略了,以前总是会不停的提醒小妞儿注意这、注意那的,现在老师只是在上课前提醒妞儿一次,然后就不关注小妞儿了,老师打算继续观察看这个方法有没有效果。
谈话结束前老师特意强调说请爸妈回家不要惩罚小妞儿,老师之所以让爸妈来学校是因为希望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家长和老师一起努力帮助小妞儿,老师还说会随时跟爸妈就妞儿的情况沟通,也请爸妈有问题就跟老师联系。
跟老师道谢后爸妈离开学校,下楼的时候看见妞儿正在楼下大堂补考,不光是小妞儿还有很多其他的孩子,而且看样子是不同年纪的,这种补考方式妈妈还真是第一次见啊!不过想想也对,妈妈所谓的学校经历最晚的也是二十多年前了,而且还是在国内,所以估计这种形式在德国应该很普遍,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回家的路上妈妈的心情不太好,看爸爸的表情应该也不怎么样,但爸爸特意跟妈妈说今天爸妈都需要先平静一下,然后等下周假期找机会再跟妞儿谈。
下午妈妈下班回到家的时候弟弟在练钢琴,妞儿不见踪影,过会儿弟弟弹完琴从书房出来了,妈妈看见妞儿的书包在书房呢,而且地面还摆了很多书本,看来妞儿之前应该是在收拾书包。
弟弟今天晚上有羽毛球训练,爸爸早早准备好了晚饭后喊俩娃儿吃饭,妞儿今天倒是挺痛快的就下楼来了,见到妈妈后抱了一下,然后坐下开始吃。晚饭有虾拌的沙拉,虾尾还有些皮,妞儿就开始上手了,爸爸见了就开始给妞儿演示如何用一只手吃虾,而不是两只手都弄得油乎乎的。给妞儿演示完后又开始说弟弟,跟弟弟说如果弟弟愿意慢慢玩儿那羽毛球训练就迟到,还说起来下午因为爸爸要去姐姐学校所以弟弟下学后去Enni家了,等打完乒乓球回到家虽然书包没被送回来没办法写作业,但也可以先把钢琴练了,为什么一直拖到现在才练?弟弟一声不吭安静又快快的把晚饭吃完了。
爸爸带着弟弟去训练了,刚出门妞儿就把没喝完的蔬菜汤碗一推离开餐桌上楼去了,妈妈试图拦住妞儿让妞儿把汤喝完,结果小妞儿来了一句:汤又不是我要的!说完头都不回就上楼了,妈妈这口气憋的呀。。。
收拾好厨房后妈妈看到书房一地的书本材料就喊小妞儿下楼收拾,还特意跟妞儿说如果收拾好了可以吃个冰淇淋,妞儿一听冰淇淋马上下楼来了,直接自己拿了冰淇淋就吃,妈妈就问妞儿不是说好了先收拾再吃吗?妞儿摆摆手表示可以边吃边收拾,妈妈就没盯着妞儿,而是继续打包行李去了。
妈妈收拾好行李后去看妞儿的状况,发现冰淇淋是吃完了,但地上还是没收拾利落,妈妈一问妞儿就说这些是明天不需要的,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妈妈就问小妞儿明天需要的是都收好了吗?妞儿说对,还说爸爸已经检查过了,妈妈就告诉妞儿,妞儿的房间有柜子专门给妞儿放书啊,妞儿一副恍然大悟状说:是的!然后就抱着书本上楼了,这一上去就不下来了,妈妈让妞儿把放在书房地上的月票收一下,妞儿坚决不下楼,还问为什么妈妈不能帮忙收一下?反正妈妈怎么样都在楼下。妈妈真的挺生气的,本来跟老师谈完妈妈的心情就不好,但一直忍着没冲妞儿发脾气,回到家还尽量态度温和的跟妞儿说话,为了鼓励小妞儿收拾书包还同意让妞儿吃冰淇淋了,结果冰淇淋吃完了,书包还是没收好啊!妈妈告诉妞儿妈妈不会帮妞儿收,因为之前说好先收再吃,结果妞儿把冰淇淋吃完了但书包没收好,如果小妞儿这次不收的话那妈妈下次不可能相信小妞儿了。就听小妞儿:妈妈,你不愿意帮我收就算了,我明天早上再收!

爸爸带着弟弟八点半回来了,进门的时候妈妈还在生气,脸色很不好,弟弟就一直追着妈妈问发生什么事情了?妈妈告诉弟弟妈妈只是有些伤心,妈妈已经尽量满足姐姐的要求,但为什么明明姐姐收好了要做的事情却不做?妈妈接着问弟弟今天训练的怎么样?弟弟回答说非常好,还特意强调回家的路上爸爸还夸自己了。
训练了两个小时的弟弟说饿了,喝了一杯酸奶和一小瓶乳酸菌后说:妈妈,我跟你说,今天爸爸下午不是很高兴,我觉得我知道为什么,因为爸爸被姐姐的老师叫到学校去了,肯定是姐姐干什么了,否则老师为什么叫爸爸去呢?然后爸爸就一直不高兴来的。妈妈摸了摸弟弟的小脑袋,叹了口气后说:弟弟啊,姐姐的事情爸爸妈妈会管的,你就不要参和了,但你要记住了,你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知道了吗?弟弟重重的点了点头上楼洗漱准备睡觉了。唉,好歹现阶段还有个省点儿事儿的弟弟,要不妈妈真的是要郁闷死了。。。

弟弟睡觉前妈妈帮弟弟点了眼药水然后下楼了,跟爸爸说起妞儿说爸爸已经检查过书包的事情,还告诉爸爸妞儿的月票还在地上呢,爸爸一听就问姐姐是不是已经睡了?妈妈回答说反正是上床了,但还没睡着。爸爸本来想要把妞儿叫下楼来收拾书包,但想了一下后说:算了,明天早上再说吧。
所有年级一起补考,这操作。。。
还得收拾啊~~~
眼睛不舒服
趁弟弟不在占用弟弟的地儿
号称要去收拾书包
弟弟的作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