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其实老师不如你”(142)

(2022-09-17 18:21:50)
分类: 教育

那顿午饭,是高老师在外面吃得最多、吃得最香的一次。一个是走的路程不近,至少十几里路程;一是这个学校食堂饭菜真的挺香的。他特别喜欢喝那大盘的豆腐汤。

后来,高老师才晓得,这家豆腐确实有名。沙埂做的白干、豆腐盛名在外,南港老区方圆几十里群众,都喜欢沙埂街做的干子、豆腐。也有的饭店,慕名前来采购。管家、金家、叶家、方家等都是做干子大户;他们家族几代人传统做豆腐手艺;这些人起早到晚地泡豆子、磨豆汁、做干子。第二天早早地来到沙埂、南港农贸市场兜售,也有整锅批发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沙埂的豆腐、干子,如此好吃?有的人说,这是原料豆子有讲究;有的说是做干子、豆腐的火候有技巧;还有的说,他们几家都有着祖传的秘方,各有各的千秋;最后一种说法,让高老师觉得有道理:那就是沙埂的水好,它才是做干子、豆腐的最主要原料。这是后话。

没有喝酒,饭就吃得快多了。高老师中午这顿,是汤足饭饱。他打着饱嗝,怔怔地看着学校食堂的锅台。锅台没有什么两样,同高老师自家里锅灶的差不多,只不过是个放大版的。两口大锅,一个用来煮饭,一个用来炒菜。锅的边缘,也按装了两个热水器,舒城这儿叫着“紧锅潭”。“紧锅潭”:圆口,很深,能装水。它利用烧锅做饭的火力加热,方便家庭生活之用。

看到这个锅台,高老师感到亲切。这里就是他将来的食府,他会每天三顿都到这里,没想到,第一天就有这样的口福,误打误撞地走进学校食堂,学校给他的第一个见面礼,就是美美地在食堂享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正美美地想着,谢校长发话了:“高老师要不要吃锅巴?”

他看到大锅里米饭,剩下不多了。靠近锅沿的锅巴已经裂开了,金黄金黄,特别诱人。

谢校长走到锅台边,麻利地把剩下的米饭盛起来。他用锅铲子,刮去锅巴上的粘饭粒子,反反复复几次,才满意了。他坐到锅洞边,点燃几根干草,放进大锅洞里。锅台上哔哔啵啵地响着,那是炕锅巴的声响。小屋子很快散发出一阵阵浓浓的炕锅巴香味。

那还用说,再饱也能加上一两块锅巴。高老师不拘礼了,他走到大锅边,看那大锅里还能依稀看见的升腾烟火气。

“你们别急哈,炕锅巴,需要一些时间。我燃了几根稻草,会让锅巴更焦更脆的。”校长像是个专家,说得刚刚吃过饭的几个人,又嘴馋了。

高老师想着,这顿饭是谢校长自己做的呀,还真的有两下子。

“我炕的锅巴,肯定比方阿姨炕的好吃!”谢校长像是能够猜心思,“煮饭的食堂师傅是方阿姨,她家近,饭煮好了,就回去了。”

“哦,食堂师傅是方阿姨啊!我知道了。”

王主任点燃一根烟,悠哉悠哉地享受。孔主任在剔牙,眯着一双瞌睡眼了。只有巫校长看着高老师,似笑非笑。

高老师觉得奇怪,为什么巫校长一言不发?他突然觉得还是回到桌边,坐在板凳上好。

大家静默一会儿。谢校长开始用锅铲子耗锅巴,声音有些闷,但很是有节奏。一块块黄澄澄的锅巴,放在每个人的饭碗上。谢校长成了分家。

锅巴嘎嘣脆,在每个人嘴边奏出最美妙的节奏。高老师从没有过的满足,他的这顿午饭。在学校的小食堂里,第一次吃饭的记忆很深很深。

“碗,锅,我来刷吧?”高老师说。

“哪要你刷锅洗碗!食堂师傅马上就到。”谢校长向高老师招手,意思是到他的办公室去。

高老师眼快,嘴里还包裹着还没嚼完的锅巴,跟在谢校长后面。他从食堂走廊小跳下去,走过水井,跨过一段校园操场,来到一间屋子。

这就是校长办公室。

“高老师,感觉怎么样?我们这儿条件是简陋了一些,学校正在兴办新建中。但我们这儿山好水好人好,四大名山之一鹿起山,你抬眼就能看到!沙埂大河清澈见底,就在你来的路边。最主要的是这里的群众,朴实勤劳,待人有礼,时间一长,你肯定会爱上他们的,爱上他们娃的!”谢校长自信满满地向高老师介绍这里的风土人情。

这些话,高老师爱听。他吃饭前的耳闻目睹,现在恰巧让谢校长淋漓尽致地表达了。

“会的!谢校长。谢谢您的介绍。我会慢慢爱上这里的一切,爱上学校教学岗位的。”高老师自己也不知道,哪来的这么俗套,他觉得自己的话,根本没法与谢校长比,自己讲的话,太空了。

“今天就算报到了。过两天,我会让孔主任收拾一间房子出来。你也在家准备准备,生活日用品什么的。哦,被子和蚊帐要自带哟!”

“好的。9月1日之前,我会到校的。其他东西,我会带齐的。”

校长刷了个茶杯,放上茶叶,给高老师冲了一杯。

“这是鹿起‘头道尖’,你看可好喝?”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杯,端到高老师手中。

高老师真的有些受宠若惊了。他感到眼前的校长,就像是村子里的村民组长,朴实,能干,率直。他对谢校长的第一印象,真的没法说。

 

 作者简介: 霍同长,正高级教师。双本学历。安徽省作协会员。六安市书协会员。六安市学科带头人。六安市优秀班主任。六安市优秀教师。首届舒城名师。著有《时间与笔尖并行》、《小学生同题优秀作文》、《作文教材》等。曾荣获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授予"突出贡献奖"。-----选自长篇小说《其实老师不如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