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其实老师不如你”(134)

(2022-09-09 20:13:22)
分类: 教育

方老师想到自己做代课教师的难。都是同样的工作,甚至他做的更多。有时候,他代两个毕业班的数学课;还兼任学校大队辅导员,乡政府的一些文艺活动,他也要参加。也许是自己的名声扬出去了,都知道这个山区小学,有个会拉二胡的方老师。他的手艺已经到了专业那个水准,一个名曲拉出来,一般人是分辨不出是大队广播上放的二胡曲,还是身边自己人拉的。这上面确实有着专业和非专业之分。非专业的人只能凭着耳边的感觉,是像?还是不像?更多的来自主观或者是直观上的判定。非专业的人,只能说还好,或者说好听,但绝对说不出好在哪里?妙在何处?

当然,方老师自己肯定知道的。他拉《赛马》是不是吃力,或者是不是随心自如,自己秒秒钟就能感知。好的二胡手,几乎不在手法上分心了,也就是不再技巧上分心了。他的一举一动,全部表达出内心的波澜了。情感在此时,绝对占了上风。二胡手拉的内心的缠绵与起伏,更是一种内在情感的释放。他的注意力不应在手法上,也不再底下的听众里,而是专注于这个曲子的灵魂。

方老师的二胡,几乎到了这一步。但是他自己认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他很是懂得“艺无止境”的道理。总是每天把自己当做小学生,当成一个学二胡的新手,该干嘛就干嘛。读简谱,听名曲,看名家演奏,他都作为自己必修的日课。也许他是一个性情中人,也许他是一个多情善感之人,他每次拉着《江湖水》,他都心有戚戚,很是感伤的样子;甚至会悄悄地落泪。他能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旨和意境。只要他往板凳上一坐,手里的二胡也就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不,也就是成了自己。

他有时候也是心生异想,他觉得墙上挂着的二胡,能够读懂他。二胡成了一个生灵,只是同校园里那棵香樟树一样,有着自己的生命。这个生命是安静的,是自由的,更是笃定的,忠实的。有时候,累了,疲惫了,或者心里找不到谱的时候,他就在自己寝室里静静地看着那把二胡。看着那发亮的两个琴弦,弦的底端,被打上白白的松香,粉粉质质的,他也能嗅出它那特有的气息。二胡音箱的那块蛇皮,他再也熟悉不过了。他也奇想到,一个普普通通的蛇,若是没有脱皮到这个圣灵之地,永远也不会发声,更不会悦耳,马尾、竹质、金属、蛇皮等的组合,竟然生出另一个生命体来。挂在墙上,那是它在休息了;拿在手上,它会说话。天底下,没有它会说话的。别人心中,哪些说不出的话语,它都能一一道来。

所以,方老师对二胡的认识,不仅仅是一把二胡,而是他身边的一个至亲,或者是知己、朋友。特别是处于恋爱阶段的方老师,二胡就是他的情人,一个忠贞不二的老情人。他需要她,就如同,她也需要他。他们几乎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他们几乎是成了形影不离的情人了。

借书,借笔,借备课笔记……都行,唯独方老师不肯借那二胡。他真的把她当成一个热恋中的情人,须臾离不开他。哪有借情人的道理?方老师就是这样,他应该不算是一个小气的人。他出手大方,他慷慨解囊,他不拘小节,但唯独就是不愿意借给人一把二胡。当同事来到他的寝室,看到哪怕像是宝剑一般的二胡,高高地悬挂在白色墙上,招人眼目,禁不住要动手拿下来,一拉为快;他会跟你急:“不要动!我刚刚调准了“5-2”弦了。”

哪位客人还禁得住他这样说。即便拿下来也是没趣了。

有人说,爱屋及乌。其实,方老师爱物,是爱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