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其实老师不如你”(103)

(2022-07-24 21:26:45)
分类: 教育

倪大才子应该算是一个读书人。他的三个孩子都上学。要知道,那个时期,农村家庭还处于贫穷阶段,有的孩子没有机会上学,家里需要人手帮忙,大人队里干活,小孩子可以做家务。特别是女孩子,没有走到书上门还有有的。倪大才子家庭例外,他再忙再穷,都要让每个娃都有学上。这是必须的。他这个读书人知道读书的用处。

七十年代,娃儿们上学学费确实便利,小学一学期下来才五毛钱。书本也不多,就语文、算术两样课本。学校比较注重劳动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学校常常组织学生集体参加义务劳动,从家里带扁担、大锹、箩筐什么的。一二年级学生太小,一个人不能挑担子,就两个人搭档抬着。学校常常请来老红军讲着忆苦思甜的故事。娃们学习负担也不重,学校从不留什么家庭作业。那时候,娃的书包轻儿。学校早早放学,孩子们回到家可以做家务劳动,也可以做自己喜爱的各种活动。

倪大才子比较开明,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放养。放养,也就是自然成长状态,没有太多人为打造成分。这也是那个时代,农村家长教育孩子的一般方式。他们知道孩子要想有出息,必需上学要读书。但他们那时候从不提倡孩子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让孩子一对一辅导或进辅导班什么的。这些强化学习概念,当时压根都没听说。

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后,家长们才有了让子女考学的意识。农村娃儿要想吃皇粮,要想出人头地,只有走高考升大学这条路。

人们心理开始亮堂起来了以往那种用人凭推荐、老子退休儿子顶替上来的现象几乎没有了。普通家庭也有了自己向上生长的目标。

这是历史性变革从此寒门弟子,都有了改变自个身份的机会。

方书记家族里,就有人放响了“第一炮这个后生考了三次,终于跃过了龙门,成为方家塝地方第一个大学生

从此,大学生,像是一个神圣的精神殿堂,让无数农家子弟追求向往!从此,大学生,也想是无数家长心中和嘴上的一个口号,几乎是时时讲,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学生的榜样更是魅力无限!一个大学生出现了,好比一塘荷叶,有一朵荷花卓然开放,其它地方花骨朵也为时不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