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其实老师不如你”(57)

(2022-05-17 21:03:46)
分类: 教育

我的毕业论文选题《论阿Q艺术形象》。这是从论文指导中选的题目,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选这样的题目。自考学习时,鲁迅的作品我看了一些,初中时就接触过他的大作,但那时很难真正读懂的。小学课文也有一篇课文《 少年闰土》,虽然教材不断地翻新,但人教版一直保留着这样的课文,教这样的写人课文,学生也很是爱听。还有一篇课文,也提到鲁迅,那就是小学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自己也是教了好多年。课文讲到伯父“碰扁了鼻子”有这么一句:“四周都是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是教学重点理解的句子,也是试卷上常常出现的考题。这就是我对作家鲁迅的印象。

也许是这个原因,我选了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的人物艺术形象作为毕业论文题目,一个原因是对读过鲁迅作品有很深印象,一个原因是怀着对作者鲁迅先生无比崇敬。

黄静老师给我论文答辩的题目有两个:一个是“如何理解《阿Q正传》中‘形喜实悲’的艺术特色?”;一个是“比较堂吉诃德与阿Q的形象。”。

我真的记不清当时是怎样回答的。第一个问题答辩显然是对论文真实内容的鉴定。如果是自己写的论文,不可能对阿Q人物性格不熟悉的,但‘形喜实悲’这个名词,当时还真是第一次见过。我在集中时间里,搜肠刮肚地说出自己对阿Q形象的理解,不管讲得对不对,倒豆子似的道出来。我知道不能停歇,尽量表现出淡定的样子。答辩老师没有打断我的发言。我自认为还讲得很不错。

第二个问题难度加大,把国内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国外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作比较。这个问题里,我正面回答不多,我谈的更多还是阿Q形象。

想到教室外的大厅里,还有几十个等待答辩的考生,我想快些结束我的论文答辩。倒是不太怯场,因为当了几年小学校长,见过好多场合,一个人发言也是常事。我就把黄静导师当成我的台下学生,几乎是侃侃而谈了。我怕自己的嘴巴讲热了,超时了。所以,我很快按下自己的暂停键。老师微笑着说,可以了。我收拾好自带的材料,其实根本没有时间瞄上一眼,全凭着平时看书的印象。

像是完成一件大事,心里特别地轻松。几年的努力,也就集中到今天的答辩。这个答辩也就十几分钟。“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用在自考答辩也很是合适的。

走过教室的走廊,看到玻璃窗外的天空,湛蓝湛蓝的。从校园桂花树那儿飘进花香,让人感到神清气爽。一直碎步走到大厅,看到三三两两的考生,手上拿着讲义,咿咿呀呀地读着。他(她)们有的席地而坐,摊开书本。有的背靠着栏杆,一只手拿着书,望着天空,像是在背书。还有的干脆坐等,翻着自己的手机。这些考生来自天南地北,有着不同的职业身份,但为了一个目标,拿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文凭,现在进行着最后一个考核环节,做完论文答辩,也就坐等发放大学文凭了。

想想这些事,心里更加激动。

我从背包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矿泉水,这时候才感觉有些口渴了。仰起脖子,几乎是一饮而尽了。感觉要做点什么,心想要是中午遇到熟人,那该多好啊!真的想着要喝上一杯,好好感受一下这样如释重负的感觉。

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大学校园,陌生的一群考生;没有遇见一位熟悉的人。不知从那本书上读到的:心中有着喜事、好事,就要急着要与朋友分享。分享会让自己的快乐变得更多更持久。呵呵呵,还真的是这样,现实中这样的感觉似曾相识,原来是在书中读到过。我此时,看着天空是那样湛蓝,白云是那样的美丽,还有那些刚刚熟悉的大楼、教室,以至于大学校园里的一花一草,我也感觉亲切亲近了。

我拨通了爱人的电话,自然是声音洪亮:“老方,答辩结束啦!”我稀里哗啦地讲了许多与答辩无关的内容,好平静自己此时的心情。

“不要电话费啊?”妻子在电话那边提醒我。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此时的感觉真好。想着很快能够回家了。原先想着再到镜湖去欣赏欣赏一下的计划取消了。

“以后有机会再来,带着自己爱人和孩子一同来!”我自言自语着。不知不觉地走出安徽师范大学校门了。大街如旧,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好不繁华热闹;但我没有太多逗留的心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书法作品
后一篇:书法作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