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其实老师不如你”(53)

(2022-05-13 21:08:34)
分类: 教育

我们为什么要写?这个问题无须表述,也很难表述,但我们不能回避。这可能是教育写作真正生发的主要原因。

有的老师可能认为,搞教育写作就是为了发表,为了评职称有论文,能够不缺项。有的教师可能说,搞教育写作是为了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比赛活动,也是万不得已的。还有的老师可能认为这是教学研究的需要,专家都认为教育写作对老师的专业发展起作用,所以我要写……诸如此类的原因肯定很多,不能一一列举。但我想说的是,真正的教育写作,就像一个教师的吃饭、睡觉,是生活的必需,不能可有可无。一日三餐,每个人都不能可有可无,否则就不大正常。我说的意思是,教育写作,是一个教师真正的内在需要,准确地说,是一个教师精神成长的需要,就如读书一样,对于真正的读书人,不可一日无书的,这就是每天的洗脸刷牙,不要说,必须做;倘若某一天没有做,你感到十分空虚,没有了灵魂。

我在南港中学借调的时候,我在读着第二个本科,是政治教育本科。说真的,我在小学教学岗位扑腾了近二十年,拿到一个汉语言文学本科证书,已经感到自己够努力够幸运的了。也许是一个偶然,或者就是个必然,我说不清,反正那个年代,学校要搞规模办学和整合教育资源,合并乡村小学成了一个趋势。

我所在的南港镇龙潭小学就是并校的三个小学之一。我当时是该校的负责人。

那时我已经通过大自考,拿到一个汉语言文学本科,我想着要到中学去教书。学校负责人没有了,但我还要站稳自己的三尺讲台。

当时中学的一个同行就说:“老霍,野心不小嘛,一个本科不行,还在考第二个本科!”

我真的不好解释。这是我自考学习的惯性,迫使我还有心再报上一个本科专业。原始的想法是,我汉语文学本科毕业,可以进一步深造,可以考研。这个我也知道。考研需要英语学科过关,这就是我的空白,我的最大弱项。所以,我不能就此罢休,也就要继续学习。加上当时有人说,双本相当于研究生学历。于是我静下心来,想着拿下第二个本科学历。在南港中学教书时,我书不离手,常常看着政治教育自考书,惹得大家认为我有野心,想着自己能够鹤立鸡群。

其实不然,我到中学去,也是迫不得已。一个是学历已经是本科,加上自己努力考了高中教师资格证,就是实现着自己的很久的理想,到中学当一名语文教师。还有一个原因是,自己认为小学合并时期校长的分流,不可能有着好的结果,认为自己肯定又要回到原先的南港中心小学。也不知什么原因,真的说不清,就是不想回到自己的原来中心小学了。

所以,考双本,是那个时候的决心。我把一点一滴的时间,都用在看自考书上。就是这样简单。没有什么野心。

那段时间,我要参加自考,要看书,要做自考习题。这是我每天的功课,任何事都担待不了我的学习。我已经成了习惯。比如,晚饭后,我必须看书一两个小时,还要做读书笔记。

那段时间,我变换着了一个角色,从小学语文教师成为中学语文教师。还好,南港中学一开始让我代初中二年级语文,给我调低了坡度。就是这样,我必须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每天要认真地学习初中二年级语文课,要对讲授的课文设计教案,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课文资料,以备我上课有话资。

那段时间,的确很辛苦,一切要从头学,还多小学语文课堂上的程式、做法,已经彻底不适用了。我要努力适应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因为是新手,是借调,更是不可能去听一听老教师的课堂,以便学习他们课堂的做法。一切都是自学、自悟、自改,边学边用;确实很吃力。

那段时间,我还有一个沉重的心理负担,那就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借调老师的工作,年终没有考评,要回到原来的单位参加考核。每当年终考核时,我们这些借调教师要“靠边站”,没有指标,没有考核表发放,更没有来自学校领导的一句问候,只有勉勉强强的参会权利。每当考评会召开,学校煞是热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我只能偷偷地溜到一边;装着上厕所,或者拿着一本杂志,埋头读着,很久很久。

那段时间,我一直很是纠结。每天上班时,有一个念头:你是这个学校的人吗?你什么时候能够成为这个学校单位人呢?单位编制是多么重要啊!大家对你另眼相看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每天不知在脑子里打转多少。当中学校长表扬我备课认真,作业批改及时,我既高兴又感到无比失落。高兴是:因为我的教学工作中学领导能够看到。失落时,我的这样的认真,好多在校的中学老师还不以为然呢。

因为他们真真切切知道我们的身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书法作品
后一篇:书法作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