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老师不如你”(38)
(2022-04-28 20:43:59)分类: 教育 |
“老师小时候,草堆是一个重要的玩游戏场所。你们不知道吧?几个小伙伴可以玩‘躲草堆’,其实就是在玩‘躲猫猫’。草堆体积大,虽然堆成四方的,但不可能一览无余。小伙伴们具体躲在那一边,甚至是钻到草里躲起来,都是无法确定。所以,围绕着草堆玩耍,可以玩上半天,大家拽着柔软的稻草,尽情地奔跑和欢笑。有时我们拿一根稻草含在嘴里,慢慢地咀嚼,好像嚼出了甜味。这是我们童年中最美好的记忆。那时候,我们玩躲草堆,如同你们现在玩着滑滑梯一般,让人着迷的。”
“乡村里,除了房子,草堆就是最大的一个“建筑”了。这个庞然大物是一个农家殷实富裕的标志。草房子,稻草人,草帘子,草鞋等等,都是关于草的记忆。”
“乡下农户都得饲养一些家畜,鸡鸭鹅猪,一般家庭都有。那些鸡都是散放着,草堆成了它们的运动场和栖息地。所以,草堆旁也是动物的世界。一些鸡鸭常常在此游戏,它们也有追逐打闹,更有高声喧闹的时候。大公鸡最是威武,哦哦哦地叫声,响彻村头村尾。还有鸭子,嘎嘎嘎地如同合唱队,有主唱,有伴唱,还有和声呢!大鹅最是炫目,白白的身子,走起路来一晃一晃,优哉游哉地让人怜爱。”
“老师你讲得多么有趣啊!你的童年是那么快乐啊!”李诺涵开始羡慕起来。
动物就给孩子们最美好的记忆,动物更是小伙伴们最好的朋友。在我们的童年里,我们有着这两样的馈赠,我们感到很是幸福。
“是的,那个时候,我们几乎须臾离不开动物!每家每户都养家禽,而且我们还要放养它们呢!”我说。
“放养?是和鸡鸭鹅在一起成长?”魏雪菲的话引起大家哄堂大笑。
“放养,就是把这些鸡鸭鹅猪等放到野外,有个人看着就行,免得它们吃坏了庄稼。
放猪、放鹅,是我们放学回来的家常事。每天放学,把个书包往大桌子上一甩,赶上家里的几只大白鹅,来到有草的田埂、土坡或者是河滩上,让这些白鹅自己觅食。它们可以吃草,也可以坐在草地上打盹,把个长长的脖子放下来,红红的扁嘴插在自己翅膀里睡大觉呢。
稻草还可以加工成猪食,我们这个地方叫芠子。稻谷加工出来,一个叫白米,一个叫稻壳,或者称为米糠。这两样都是饲养猪的好食料。我们从小就学会喂猪。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米糠和芠子,把它们放到猪食盆里,在用水儿拌匀,称为粘稠状,这才是真正的猪食。当我们调匀好猪食,感觉完成一件大事,很是自在地到猪圈里打开猪圈门,猪儿哼哼唧唧地,摇着猪尾巴,跑到猪食盆边,“吧嗒吧嗒”地吃起来。
不要小瞧我们,那是我们孩童觉得最为美妙的声音。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自己感到,能够为家庭分担一些胆子,自己也学会了一种本领。还别说,猪儿吃食的那种快活劲,也能传递给我们。猪的尾巴不停地摆动着,表达着它的一种自在和满足,猪耳朵随着吃食动作上下扇动着,像是一个大的蝴蝶在振翅欲飞。
好了,又扯远了!讲草儿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一下子讲到自己童年时生活。你们听得懂吗?”我问。
“老师老师,我们爱听!我们真的知道了好多不曾知道的东西,如果不说,我们根本不知道,草桥名称的由来,更不知道为什么农村那么需要草料。特别是老师童年喂猪的事,我们很是爱听!”李诺涵说。
“是的,这些事我们只能从爷爷奶奶那里听到一些。现在我们根本看不到草堆了。就是连鹅、鸭也是不多见了。我们家还养着鸡仔子。看来,饲养家禽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魏雪菲补充道。
“野火吹不尽,春风吹又生!草儿青青,年年萌发。我们心中的草儿,同老师说的稻草是有区分的。稻草是个宝,能够做燃料,也能够做饲料。其实,野草也有这两个功能的。牛儿吃草,不就是野草吗?”马雨欣学会了总结。
“我爸爸常常哼着一个小曲: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烦恼,从不寂寞,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看来,小草也是很伟大!世上万物,都有着它自身存在的价值。是吗?老师!”陈佳乐出言不凡。
“你爸唱的是《小草》歌曲,是你爸那个学生时代最流行的歌,人人会唱,真的是家喻户晓。人们赞美平凡,也就想到《小草》这首歌呢!”我看着陈家乐说。
大家交流地很是自在,看来这节阅读课,是很有收获。
我想马上就要下课了。于是开始了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真的很是用心,大家畅所欲言,很多同学还有一语惊人呢!等周五我们的阅读课再继续。”孩子们都站起来,和我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