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其实老师不如你”(35)

(2022-04-25 16:35:26)
分类: 教育

“是的,当年的平湖不见了,好多珍贵的文物,毁于兵荒马乱,毁于风雨岁月;还毁于‘文革’时代焚‘四旧’……我们今天来到舒城龙头塔下看到的飞霞公园,也是仿照那个时期的建筑风貌来的:有楼台,有凉亭,有小桥流水等等。

现在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国家文物保护,重视传统文化建设,重视地方文化重建;所以,我们也是无比幸运地赶上这个好时代,让我们见到以往不敢想象的东西。同学们,你们有时间你们再去飞霞公园看看,好好欣赏那里的楼台亭阁、小桥流水、烟柳画舫吧!”我望着大家。

“会的。老师!我前几次去了看见这些建筑,没有觉得它们背后的文化沉淀。当我们进一步了解它的来龙去脉时,我们就会更加亲近这里的亭台楼阁、花花草草,我们就会更加热爱着脚下的这片神圣土地!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样类似的思考会逐渐地走近我们。”大班长说话有分量了。

“李公麟雕像你们见过吗?”我问。

“没有!飞霞公园里好像没有呀。”马雨欣说。

“想知道,李的雕像在哪儿吗?”

“也是巧了,前几年,我到西汤池的一位同事家去,路过西汤池镇,被一尊雕塑深深吸引。后来,那位同事告诉我,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李公麟雕塑。

同事告诉我,这尊塑像于2010年重阳节,也就是在李公麟诞生日这天立的。他身着长袍,手持毛笔挥毫作画。

舒城与桐城之间有个龙眠山,两县以此山为分水岭,山之阴属舒城,山之阳属桐城。因山形如卧龙,所以取这个名字。龙眠山山势蜿蜒起伏,岩壑幽邃。山阴有龙眠寨。自宋代以来,舒城以‘龙眠毓秀’为‘龙舒八景’之一。”

我如数家珍而滔滔不绝地道来。

“前文已经讲过,李公麟是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庐江郡舒城人。西汤池属于龙眠山区,所以在此镇立雕像再合适不过了。

我来讲一个李公麟的故事,让大家听听,对他留下一些印象吧。

大家知道,他是‘宋画第一’。关于他的绘画,奇闻逸事颇多。传得最广的是他画马。

李公麟画马,出名出彩。为了画马,他常常去马厩中一呆就是一天。有一次皇宫御苑来到西域,这是进贡的宝马,今个让他一饱眼福。他觉得机会来了。他操起画笔,一画就是几天。那马,吃不好,睡不安。马画完工了,马却是死了。人都说那马是被公麟摄了精魄去了。难怪他的马画得出神入化。

东坡有诗云:‘龙眠胸中有千驷,不唯画肉兼画骨。’弄得后来管御马的小吏见了公麟就紧张,生怕他来画马,又把马给画死了。

李公麟除了画画,还是个官员,他在政治上似乎没什么建树,在朝中似乎也是个没派别的人。用现在人的话说,是个中立派。什么人都不得罪的。

在他做官的时候,正是苏东坡和王安石闹新旧党争的时候,但他既非新党又非旧党,他和苏、王二人都是好朋友。你们看,这也许正是他艺术家气质或肚量的表现吧。不过,细数起来,他最要好的朋友还是苏东坡和黄庭坚。

我一口气说得这么多。

“好听!好听!李画家痴心而又敬业。画马,竟把个马儿给画死了。他只专注自己绘画的对象,没有考虑对象是否愿意,是否难受啊!那马,是需要吃喝,是需要休息,是需要活动的呀!若是只让你画个静物,那也没什么。时间一长,那马儿真的累死了!呵呵呵,活马画成了死马,结果超出常人想象啊!”

班长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奇闻奇闻!我也听说过类似故事。说的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算是李公麟的好友吧!你们可想听听?”魏雪菲说。

有一次,皇上想请米芾写字。米芾看见皇上的砚台,十分喜欢。

他于是找准时机,看到皇上高兴,见机将皇上心爱的砚台装入怀中,墨汁四处飞溅。并告皇帝:此砚臣已用过,皇上不能再用,请您就赐予我吧?

皇帝看他如此酷爱此砚,又爱惜其书法,不觉大笑,将砚赐之。

米芾爱砚之深,将砚比做自己的头,抱着所爱之砚曾共眠数日。

“有趣吧?”魏雪菲追问道。

“还好还好!这个人啊!我知道一点。老师教我们书法课的时候,讲到米芾这个人有洁癖的。

原文是:世传米芾有洁疾,初未详其然,得芾一帖云:‘朝靴偶为他人所持,心甚恶之,因屡洗,遂损不可穿。’以此得洁之理。靴且屡洗,馀可知矣。

意思是:米芾的靴子被别人触摸,米芾非常生气,让下人洗了好几次。都把鞋子洗坏了,才停止洗鞋。

呵呵呵,米芾怪吧?

李诺涵记得真清楚。

“还有呢!”我说,“最为可笑的是,米带给女儿定亲的时候,挑来选去总是感觉不合适。后来有个南方来的小伙子,名叫段拂,字去尘。米芾一看这个名字就高兴地说:  这个年轻人好,已经拂去灰尘了,再去一次尘那就更干净。满意地把女儿嫁了过去。”

……

“还是回到李公麟吧!”我说。

“李公麟因老病辞官归里,在龙眠山广建龙眠山庄好家伙,这个山庄占地4000平方米哩。

山庄建成后,依图作画,公麟又画了二十幅《龙眠山庄图》,《宋史》言该图为世所宝传

我想这宝传的功劳也与苏、黄分不开。

因为公麟曾邀苏、黄来自己的山庄作客。苏轼兄弟情深,还带了苏辙同来,于是四人在龙眠山中吟诗作画,好生盘桓了一番。黄庭坚写下了前面那首《龙眠山》诗和《龙眠操三章》,苏轼为《龙眠山庄图作跋》,苏辙更是在每幅图上题诗,是为《龙眠二十咏》。有这些大家巨子之墨宝集于一体,你说这《龙眠山庄图》还能不世所宝传’?

连苏、黄都来龙眠山庄作客,那些附庸风雅之人还能不来此追风求画,趋之若鹜。

虽然弄得公麟不胜其烦,慨叹:“吾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性情而已,奈何世人不察,徒欲供玩好耶!”但那些人的追捧却也着实让龙眠居士和龙眠山的名气大大传播开来。

回到龙眠山的李公麟不再画马,而改画老虎了,因为山中有虎,可以观摩,山中有泉,可以濯笔,他常常是坐石临流,悠然终日

而他画虎,是从来不画尾巴的。为何?据说一画上尾巴,那虎就会活。猛虎伤人,当然不能让它活过来了。所以,公麟的老虎,都是秃尾巴虎。

晚年的李公麟除了老虎,还喜绘佛像。

据说有一次,公麟屏退众人,独自关在画室数日,画《十八罗汉图》,画好了十七个,第十八个刚画了一半,硬闯进来一位求画者,公麟的画思被打断,兴味索然,那半个罗汉再怎么也画不出来了。家人们却说,公麟画罗汉时,那十八罗汉是来了山庄的,就嘻嘻哈哈地呆在画室里给公麟当模特,闯了人来,罗汉们忽一下都隐去了,所以再画不出那最后半个。也幸好那半个没画出,若十八个画齐了,说不定又活了过来,跟着那罗汉真身一齐飞走了哩。

呵呵呵,有趣吧?够传奇吧?李公麟画画,画死画活,趣事多多。然而公麟除了画画之外,其实是个博学多才,风流倜傥之人。

《宋史》说他:好古博学,长于诗,多识奇字……还说有一次,朝廷得了一枚玉玺,考证起来众说纷纭,最后是李公麟一锤定音,将其定为秦王之玺,并考证出实为秦相李斯所亲手刻制。

黄庭坚这样说他的朋友:风流不减古人,然以画为累,故世但以艺传。

这就是大画家李公麟,是个多才多艺多情的官人!我们舒城历史名人!

我最后总结道。

好不容易地走到学校操场,大家一哄而散,再次享用自己的小吃。

“同学们!好吃好喝后,别忘了把操场卫生打扫一下哟!”我强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书法作品
后一篇:书法作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