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老师不如你”(31)
(2022-04-21 19:29:36)分类: 教育 |
我望着所有学生大声说。
“老师,南港真的有梁祝故事中提到的祝家庄、梁家庄、马家庄吗?”魏雪菲忽闪着大眼睛问。
“当然有的!不仅有你上面说到的地方,还有梨山书院、草桥、井宕、并坐山等故事中提到的地点、去处。你们到钓鱼台边的小公园草地山坐着休息休息吧!吃点喝点你们带的春游零食,让我一一道来吧!”
“祝家庄----现在就是南港镇龙潭村河沿村民组。古时指河沿山的祝家庄,位居南港镇东南一华里,是当地颇有根基的大户,有诗云:”龙舒有个祝家庄,清清河水绕村旁,村上有个祝员外,员外有女叫英台。
诗中提到的‘英台’是员外,英台作为一个‘才貌双全’的古代女子,女扮男装的求学之举,非同寻常的!”
“现在我们上学,男女生都可以,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根本没有地位和人格,哪敢奢望自己能够坐在私塾?过去没有学校,富裕人家的孩子是自己请老师教学的。这些同学们知道吧?”
“小学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孙中山破陋习》,里面讲到古代女子必须要缠足,从小要把自己一双小脚裹起来,最终缠成所谓的“三寸金莲”才美。”我补充说道。
“梁家庄----现在指南港镇鹿起村梁桥村民组。古时指舒城南港镇东南二公里处的“梁庵桥”(原指南港镇响山村梁桥村民组),梁山伯就居住此地。这个自然村庄本来全部梁姓居住,后因兴修水利等原因,梁姓大都移居别处了,只剩下一户姓梁。
梁山伯是一位聪明能干的英俊美男,学成后成为一县之官,在他身上具有“风节超然”、“扶伦植纪”、“保境安民”等为官、待人、处世的廉洁品德和超然正气。用现在的话说,梁哥不仅帅气,而且才高,是不可多得的一位暖男啊!”
“再给你们说说马家庄吧!马家庄----位于舒城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鹿起山下,距离梁山伯墓南三华里,英台出嫁途径山伯墓地下轿祭拜梁兄入墓化蝶腾飞。
可见马家是当地有名的富裕人家,也是做官人家,马文才人称‘知府之子’。这可是现代人说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哟。”
“呵呵呵,大家看看,这三个地方,都在南港镇附近,龙潭村、鹿起村、鹿起山相隔都是不太远。过去交通和信息都不发达,只有‘近水楼台’才有可能‘先得月’啊!祝、梁、马三家相距不远,才会有着故事纠纷发生的可能。你们说对吗?”
“是的,过去人与人之间,近距离交往的可能性大些,远距离相交往的,要么是当大官的,他们有车马;要么是个侠客,有魄力的;有车马、有魄力的人,才有可能云游四方的。是吧?”魏雪菲说得有道理。
“老师说了,马文才是‘官二代’和‘富二代’,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想要祝英台,不是心想事成了吗?拿个大花桥吹吹打打,风风光光的,只是没有想到,祝英台是那样地情有独钟,还是个烈女子,只是在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中,往那炸裂开来的梁兄墓上一跃,成就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再有钱有势,也阻挡不了一个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这才是这个传说的最终意义!”李班长开始了长篇大论了。
“是的,没有想到那校本教材《梁祝故事》你们还没读,就这样有心得体会!不愧为梁祝故里的后代啊!你们知道,梁祝那个时代,有个让他(她)们读书的地方,叫什么名字?”我问。
“老师,这真的不知道!反正不是学校,您已经在前面讲过的,过去没有学校的。”陈佳乐说。
“黎山书院!”我说。
“名字好听吧?古人讲究炼字,给自己起名或字,都讲究雅号。黎山就是老师家乡附近的‘花梨山’。花梨山与庐江毗邻,传说梁祝生于晋代,当时舒城隶属庐江部。庐江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故舒城东部文化应比西部文化要早。同时,花梨山距离南港龙潭河沿祝家庄有二十余华里,符合“十八里相送”之说。
庐江这个地方就是不一样,以后你们学到的《孔雀东南飞》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庐江这个地方,一个极其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主人公是焦仲卿和刘兰芝。”
我还想讲下去。
“老师,你讲的《孔雀东南飞》我看过电视剧,不过没有看完。我也听过文首‘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诗句,真的很感人。‘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你看,这个刘兰芝多么心灵手巧啊!这样的媳妇还被婆婆修弃了!那时候的女孩家,是多么不容易啊!”马雨欣说。
“当我读到‘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这句,感觉刘兰芝同祝英台一样,对自己的追求奋不顾身!也是生命中最后‘一跳’。当我读到‘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这句,更是为焦仲卿的勇敢决绝而感叹:一个当官的很有才华的人,还能始终如一地爱着自己的结发原配,真的不是一般人物,在那个时代,有钱有势什么都可以得到,但他没有失去自我,忠贞于自己的爱情。绝了!简直绝了!这个故事更值得后人歌颂和传扬!
他们化作孔雀东南飞,就像梁祝化蝶一般,美好而美丽,都是具有永久的生命力象征!”
马雨欣一口气说得我都不敢相信的这些话。(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