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其实老师不如你”(22)

(2022-04-11 19:35:30)
分类: 教育

教音乐课,学校有台脚踏风琴,但我很少用的。不是自己不会弹,而是觉得自己清唱要容易些。原来,这样教学生音乐课的清唱功夫,我早已用得透熟。以前在沙埂辅导区小学教音乐课,都是这样练就下来的;简单而又实用。先抄歌词,再教简谱,最后一句一句地教唱。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是我教学生的第一首。先是擦干净黑板,然后工工整整地抄歌词。我对自己的板书历来讲究,对小学板书不能用行楷字,而是要一笔一画地书写。一首歌词抄下来,气场也就有了。学生见老师的板书认真,书写美观,内心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巡视着讲台下的孩子们,他们也是学着音乐老师的样子,一板一眼地写着。抄写完歌词,一堂课已经快用去一大半了。

所以,一首新歌,大都是在第二节音乐课才正式教唱的。

先是把这首歌曲的简谱让学生唱几遍。一是自己拿捏音准,二是增加学生学唱的兴趣。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歌词优美,旋律悠扬,老师唱起来容易进入境界,也好把学生带入情真意切的情境中。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窗前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啊,每当想起你,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读着唱着这样的歌词,孩子们很容易动情动心。甚至有的孩子唱到“敬爱的好老师”时,眼里闪着泪花了。

还有的孩子特别有趣,当唱到“敬爱的好老师”时,有意地把它唱成“敬爱的霍老师”,声音变得很高,我能够听得明白,但我没有去戳穿他们。

童心、童真,永远是可贵的,美丽的。

“王霞,你干嘛把‘敬爱的好老师’唱成‘敬爱的霍老师’?”我突然问第一位个子高的男孩子。

“没有呀!我就唱的是‘敬爱的好老师’的。”

“就是唱错了,一般人也听不出来的!”王霞狡辩着。他白白圆圆的脸儿,向我笑着。

“老师,我是听到王霞唱的是‘敬爱的霍老师’。”同位的霍文亮站起来说。

“可不能这样,原歌词是怎样就要唱成怎样的。要尊重歌词作者,也是尊敬音乐老师的劳动。你们说对不对?”我高声地说。

我的上课经验告诉我,一般带副课的老师,学生都不怕他。我的音乐副课当然也不例外的。

有的学生还在笑着。我知道这是善意的笑;但我必须要纠正这个班级学生的缪唱。

“请你们回答我,你们改了歌词对不对?”我再次提问,脸上的表情似乎严肃起来。

“不对!”

“我们改歌词当然不对!”

“我们是对您的尊敬,才这样唱的。”

你一言我一语,孩子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过失了。

“好的!下面我们集体来唱一遍!我来给你们伴奏。”我早早地让孩子把脚踏风琴抬到讲台边。我走到脚踏风琴边,端坐板凳,按下琴键。

教室里歌声悠扬,气氛活跃。孩子们摇头晃脑地进入音乐的世界。我的琴声盖不住孩子的歌唱,这是这节课的高潮……

第二天, 我从厕所出来,一位小男生跑到我的身边。他笑盈盈地对我说:“霍老师,我特别喜欢你上的音乐课!那天我唱了‘敬爱的霍老师’。不过,我真的没有什么恶意,我是发自内心的。”

呵呵,这个孩子真有趣,我早把这件事忘了。他倒是认真起来,极力地向我解释着。他就是王霞。

我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说:“知道就好!霍老师等你下回写一首歌来赞美老师,可以吗?”

他笑笑,一溜烟地跑了。

我身边的孩子就是这样可爱。我倒是想起每次抬风琴,王霞都是在场,也很使劲儿。做老师的,也往往被孩子的小细节而感到温暖。

这次,倒是我快乐地哼唱起《牧羊曲》:“敬爱的霍老师----”惹得同坐一个办公室的王德志老师惊讶地想我看着:“原来这首歌,唱的是你呀!”

“呵呵,你看,教音乐课老师,便宜好占吧!”我得意地讪笑着。

   后来,我教唱《小螺号》,孩子们更是喜欢。我知道,选择一首孩子们喜欢的歌,往往事半功倍,孩子几遍清唱,也就学会了。

那段时间,校园里多了歌声,一个人唱,几个人唱,一个班集体唱。音乐教师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音乐和歌曲的感染变得无限可能。

韩校长有时候驻足我教唱班级门前,他也被学生的歌声感染着。农村小学没有单独音乐室,上音乐课也就是随班上。一个班级上音乐课,几个班级都能听到的。从音乐影响感染角度而言,这是好的;但站在别的班级上课角度,这种影响是负能量的。所以,有时候,孩子们兴致来了,合唱声音忒大;我就提醒他们把声音压下一点,免得影响别的班级老师学生上课。

音乐老师的喜好也直接影响着自己学生学音乐。那段时间,我教唱的班级学生都会唱《牧羊曲》。这首歌曲是电影《少林寺》主题曲,在那段时间非常火,可谓家喻户晓。

这首歌曲也是我上舒城师范学校会唱的第一首歌。歌曲的五线谱我会背,我什么都不带,就带上一支粉笔,都可以让学生完全学会。我教得忒起劲,学生们学得很认真。一下子,原来师范学校才能听到的《牧羊曲》,如今传唱到了南港中心小学,好多学生都会。高大上的东西,终于到了下里巴。

我突然想起师范学校音乐刘老师讲的话:“中师生是属‘万精油’,什么都要会,到什么地方都能用的!”

我找到了这样的感觉,我更是觉得,自己在师范学校学得不够好不够多。

音乐课让我在学生中增长人气,音乐课更是拉近了我同孩子们的亲近关系。有的小女生把自己手抄的歌词本拿给我看,有的小男生从别的杂志上找来新歌要我教唱。

电视剧《霍元甲》重播后,孩子们轰着要唱主题曲。他们早已找到曲谱,让老师在脚踩风琴上弹奏。音乐声一响,孩子就按耐不住激动,大声唱着: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孩子们比划着武术动作,尽管生疏、不规范,让人心生好笑;但来自孩子们的那份纯真真的让我兴奋,我们弹着唱着,音乐课师生的互动真的热闹。这种生发出的热情,是那么的自然美好……

为了熟悉乐谱,在音乐课上弹得熟练一些。我常常周末宅在学校在练习。其实学校对音乐课也没有怎么重视怎么抓,这是我做事的一种惯性,想着要把孩子们的音乐课上好。我喜欢孩子们在音乐课上的笑声,我更能感觉到孩子们在音乐课上那种身心放松的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书法作品
后一篇:书法作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