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坚守“以人为本”,激发自我效能

(2022-03-15 08:13:01)
分类: 教育
坚守“以人为本”,激发自我效能

文/顾维唯


教育,是灵魂的邂逅,亦是灵魂的碰撞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没有什么比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更能深刻折射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了”。

以往的教育,我们以“知识”、“技能”为本位,却没有注意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有自我意识的独立个体。面对不同个性的孩子,我们应该抱持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而非标准化地评判,应当以培养其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通过适宜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自我效能感,以内驱力作为推动力,实现他们精彩的人生。

《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是我最近阅读的有关核心素养的书籍的其中一本,丰富了我对培养孩子核心素养的方式和看法:让我看到了高阶思维训练的新尝试——翻转课堂;让我看到了学习的目的是能力,而非知识;让我看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所在。

职业教育: 用核心素养承托人才培养

传统行业的不断更迭、甚至凋零带来新兴行业的兴起,正向我们传达出一个信息:常规的认知型工作正在被不断淘汰。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教育来塑造今后的人才呢?

书中给我们举了不少别国的例子,也带给了我许多思考。现如今的孩子确实缺少对职业的了解,以致于填写高考志愿时十分盲目,到了工作岗位上才发现自己的兴趣和岗位的不匹配,滋生了职业发展的不如意。这些例子都在告诉我们,职业发展应当是从小贯穿的。用体验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社会上的职业分工及具体职责,并随着年级的增长,将自己的兴趣与未来的职业规划相融合,有了清晰的未来的规划,学习的动力也就更加充足了。

除了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外,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投向核心素养的培养:自律自信、强大的决策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都是孩子职业生涯上最底层的的核心能力。

教育变革之愿景

培养创造力和决策力助力攀岩

在过去的三十年,我们接受到的教育是:好好读书,然后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就足够了,我们的人生似乎就是一步电梯:只要搭上电梯,人生路就会按照程序设定一路往上走。然而现如今,却切换成了攀岩模式:下一步改怎么爬?往哪里爬?每一步都在考验我们的创造力和决策力。而决策力的背后,是我们的分辨能力和判断能力。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无暇同时顾及那么多的信息,只能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亟待解决的来进行学习。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在海量的信息当中,甄别有用的信息,而这些,无一不需要我们的决策力来推动。

随着传统工业的没落、简单的认知加工型工作的淘汰,那些创新型人才才是炙手可热的,少一些标准答案的束缚,多一些发散性思维的解放,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所在。

激发自我效能感是教育的重点

前段时间我有幸和几位05后的孩子交流,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许多可贵的品质:兴趣广泛、善于深度思考、主动寻找学习资源、保持大量课外阅读的习惯等等。在我夸赞他阅读量和思考的深度得可贵时,他却摆摆手,说了句:“没什么,幼儿园大班水平。”然后一本正经得讲了周国平在幼儿园大班孩子那里受到的几次震撼。更为难得的是,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十分优异,他们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娱乐时间,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和日常学习相辅相成,更可贵的是,他的阅读量和思考深度明明已经超越了大多同龄人,我们却同时提到了苏格拉底说的,“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激发自我效能感,催生出无限的好奇心和斗志,这些品质一旦得到激发,只需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然后提供精神世界的生产资料,就足够了。

深度思考仍然是这个时代必不可少的优秀品质

尽管数字一代从小接触数字媒介,长期沉浸在快速切换的的数字世界中,但是深度学习还是需要注意力的深度来作为保证的,快速的切换,在短时间内看起来高效,但是对人类的深度学习、思考的能力培养会是一种戕害。因此,教师需要,革新教学方式,将教授知识的过程转化为让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适时学习,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和好奇心。因为,唯有深度思考,才能带来不同技能之间的迁移,带来静态知识的激活,带来核心素养的形成。

数媒产品是丰富课堂之所在,但不能喧宾夺主

著名的当代艺术家陈丹青先生在创作艺术品科普节目《局部》时,曾经这样讲过:我才不要教人知识,我自己都没多少知识,我要的是吸引你,哄骗你听下去,看下去。但是事实上,我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不但吸收了很多知识,还收获了对艺术史及艺术品品鉴的兴趣,而打开好奇心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本身,也让人感到无比的愉悦。这样的效果,若是能放到课堂上,该有多棒啊。我们利用数媒产品进行教学输出,在课堂上,我们的孩子,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还因为有趣的视频图像及生动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吸收了知识,应用了技能,重构了认知,一举多得。

雅思贝尔曾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面向未来的教育者要深谙教育之道,要能够积极理解孩子、拥抱孩子,并用丰富的知识浇灌未来,这就需要保持好奇、保持阅读、保持学习,用充满好奇心的、热爱学习的灵魂去唤醒那一个又一个的灵魂,通过这样灵魂的碰撞,激发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生活热情、未来向往,激发他们无限的生命力与创造力,该是多么美妙的华章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书法作品
后一篇:书法作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