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根本入手,调动学生写作的个性

(2021-10-17 18:55:03)
分类: 教育


怎么样引导学生的作文富有个性,我就教学中实现学生作文个性化略谈以下看法。

一、拓宽学生的生活面,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蕴藏着人生百态与真善美丑。让学生走近它,观察它,感悟它,作文不仅有了无尽的题材,而且平添无尽的底蕴,折射出深沉的悟性。缺乏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人生便缺乏激情与深度。没有感悟的思想是苍白的,没有感悟的作文是浅薄的。学生一旦具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就会发现平静的湖面下,荡漾着的原来是动人的激情;雄奇的深山里,却孕育着喜悦的鸟语花香。只有教会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学生才会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作文的品位才能得以提升。

例如,我对学生进行把作文融入人生的训练,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文就是写人生。在操作过程中,主要从四个方面设题,供学生选择:第一,记录现实人生,供选题目:《我最近的心情》《饭桌旁听来的》《菜场对话》。第二,展开想象人生,供选题目:《布置一间书房(卧室、游戏室、体育馆等)》《让我给你想个办法》《一个学生这样度过她的周末》。第三,关注社会热点,供选题目:《巴以和谈几时休》《关于国民党访问大陆的思考》《皇粮没有了之后》。第四,提倡自主人生,自由写作,不受命题限制,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表现出自己的写作个性。有些学生可能对当前发生的社会性重大事件比较陌生,但可以选择身边的日常生活小事,总之,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东西可写。

二、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的个性化实际上是思维的个性化。写作贵在创新,写作的创新缘于思维的创新。选材、立意、手法、语言的新意无不体现在思维的独特上。因此,要让学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和作文的思维训练缺一不可。教师尤其要着力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为了训练学生的多样化思维,我做过这样的练习:在你的面前摆着这样四种物品:一本平装书,一瓶百事可乐,一根纯金项链,一台彩色电视机。从上述四种物品中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物品。然后,从四种物品中找出两种“属于同一类”的物品。开始是学生的思维放不开,想问题时只停留在一个点上,但经过训练,学生的思维很快放开了。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独创性表达是个性的最高表现,也是写作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从语言形式到表现手法到文体进行不断的创新,方能表现出学生的独特个性特征,这也是写作走向成熟,形成独特风格的时候,这时候的作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其激励功能,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能充分展示其写作的空间,鼓励学生打破束缚思想的框架,给他们思想、言论以自由,使他们毫无顾忌地道出自己的心声,讲出自己要讲的话,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个性,才能创出新意。为学生提供了一片自由飞翔的天地,也就为学生打造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写作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也许学生作文中某种表述不合常规甚至有与老师思想观点相左的地方,老师应该有包容、宽容之心,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白孩子与成人之间的差异,蹲下身来和学生一样看世界,用一颗爱心想学生之所想,这样我们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性,他们才愿意在作文中表现出他的独特性。

写作的这样那样的模式和套路是束缚,文章必须表达一定的思想是一种束缚,让孩子写成人的话是一种束缚。千万不要用形式的东西去束缚思想的自由表达。束缚少了,学生一旦冲破作文的桎梏,就会如鱼得水,焕发出满腔的激情。

看了当代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散文《我的五样》,我受启发设计了这样一次作文训练:学生选出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五样东西写在纸上,然后从五样中摄取一样(教师提醒:舍去就意味着彻底失去,必须用心思考,认真对待。),再从剩下的东西中一样一样地舍去,只剩一样。接着教师创设情景,示范引导学生发言,世间万物林林总总,你为什么挑选出这五样?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取舍时有何思想斗争?面临一次次失去时,又是按什么分出先后的?最后要求结合发言,写成文章。学生最后留下的有朋友、亲情、思想、钱、良心……面对那些我认为不很正确的选择,我没有横加指责,只是让学生们讨论,让大家来评价。从发言和作文来看,这次情景作文的确激发了同学们的真情实感,使同学们拓宽了思维,学会了选择,懂得了珍惜,提高了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

总之,我们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化,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将自由的作文空间还给学生本人,学生作文学生自己做主,只有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作文才会逐步摆脱畏难情绪,大胆地说真话、抒真情,独创性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所感,尽情地放飞心灵的翅膀,使作文自然地融入生命的成长之中。(作者:高慧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书法作品1323
后一篇:书法作品1324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