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孩子“缺钙”想到的

(2012-09-25 04:22:33)
标签:

情感

分类: 教育

从孩子鈥溔备柒澫氲降

                                              听雨 





                                        
   校园安全是大事,不说别的,单就孩子在校园内正常活动,每一学期都有好几个断胳膊跌腿的。说也奇怪,就像一位老师说的,现在的孩子往往一个趔趄,或一个倒地,身上有损伤不说,还可能骨折了。这样的例子在校园经常发生,也是令班主任和学校头痛的事,孩子虽说孩子都参加了几个保险,但这种以外耽误课程和孩子受罪不说,也确实妨碍着学校一些活动的正常开展。一位校长说,现在的孩子生活这样好,营养丰富,难道骨骼还变得脆弱了?孩子的骨骼还是那么“缺钙”?

 

 

    这是一个孩子可能真的“缺钙”的例子,类似于这样的校园里孩子“缺钙”、“没想到”的事还有许多。据人民网报道:目前,在南开大学召开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透露一个惊人的数字:北京大学2011级学生两周军训期间,近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特别第一周,晕倒者众多。

 

 

    如果有一两个学生因军训而累到,这样的新闻并不稀奇,然而上述情况则着实骇人听闻,当代大学生的体质的软弱怎能承担振兴中华的重任?

 

 

    有上文的小学生的体质“缺钙”,自然有了后来大学生的“晕倒”,虚弱、缺钙、晕倒诸如此类的体质都不是一两天形成的。现今的教育对于孩子的身体有着太多的“不在意”“不觉得”,大学生军训倒下的画面,似乎司空见惯,似乎没有让我们吃惊,似乎仍未引起我们足够重视,教育模式仍在沿着老旧的轨道前行,围绕着高考之一指挥棒旋转,看不到丝毫改变的痕迹。。。

 

 

     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自古以来,我们就看到对人才培养的模式:“文武双全”“能文能武”“又红又专”,到了今天教育培养的目标仍停留在“考上好的大学”,这就有些简单化了,落实到现实中,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就变得机械、呆板,一句话:就变成“唯分数论”。我们的教育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而言,已经出现严重的偏离;有的学生考上名牌大学,但却高分低能;有的成绩优秀,但身体素质极差,甚至不能适应正常的学习工作需要;有的成绩优秀,或品德上存在缺陷、或团结协作意识不强、或心理素质有问题。。。

 

 

    “小三门”到什么时候不“小”。音乐、体育、美术被称为“小三门”,确切地说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历来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与提高,课程计划上明确规定各门课程的要求和节次,以确保常规教学的正常开展。但落实到学校,落实到把班级,更确切地说,落实到农村学校的学生,仍然是过去的“小三门”现状。比如体育,为了学生的安全,有些所谓“危险”的体育项目(单杠、双杠、短跑等),学校不敢上、不敢教、不敢做。说白了,一些体育课只是象征地活动活动,做做操,踢踢毽子;老师唯恐学生发生意外,一堂课也就当作半堂课来教,学生的体育活动强度、体育活动量很难保证;再加上学校体育场地、体育设施缺乏,一些活动根本无法开展。另外,“小三门”没有正常的考核体系,学校和教师都没有像重视“主课”那样真抓实干,在应试教育的光环里,似乎显得微不足道,甚至这些课程比着以往更加尴尬的境地。其实,我们的好多学校不缺体育教师,德智体美劳各门学科都培养了不少的合格教师,我们缺的是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标的真正重视、严格执行、严厉检查、严肃的问责。。。

 

 

   “教育惯性”让我们四体不勤。家到学校,两点一线;上课下课,作业考试,我们的孩子似乎就生活在这样规律有序而又充满惯性的“故纸堆”里。起早到晚,从小到大,就是这样,我们生活在固定的方式里,我们生活在一种自己不知道的教育惯性里。习惯成自然,是对的;怕就怕我们的习惯有失偏颇,一味的挑灯,一味的分数,一味的做作业,这种惯性肯定招来人生的缺失,付出生命的代价。对于学生而言,时间是固定的、空间也是固定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甚至都是固定的,这就很危险。“花朵是五颜六色的,孩子是五彩缤纷的”,世界的美丽在于丰富多彩,人才的优秀在于行行出状元。在落实具体的学校教学过程中,如何真正严格、有效地按照科学要求去落实,值得每位教育者深思。当然现在比以前应该有很大进步,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正是因为学校考核目标设定上、在选拨人才方式方法上尚无更好的方法,考而优则上名牌大学、优秀岗位,而在身体素质、思想品德、团结合作等方面,在实际操作上则显得苍白无力,缺乏细化、具体化的考核机制,甚至根本没有人去做这种事情,没有人去关心、关注、过问,听之任之,这是比存在问题更可怕,也是一种可怕的“惯性”。

 

 

     笔者不否认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绩,但这一问题的存在也并非危言耸听,从大学军训中“晕倒者众多”、小学生“缺钙”来看,就向我们的教育传递了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看来孩子缺的不只是单纯的钙,还缺锻炼、缺阳光、缺风雨、缺劳动;一句话----孩子的心劳大于体劳,孩子缺少的是真正自由成长的空间,教育的“补钙”刻不容缓。

 

 

 

 

 

 

 

         


 

 

 

 

 

 

 

 

 

 

 

http://blog.china50plus.com/upload/photo/blog16/165014.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