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杏坛听雨V
杏坛听雨V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447
  • 关注人气:2,1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让我们的心远离了课堂?

(2012-09-18 04:49:15)
标签:

情感

分类: 教育

教师,我们现今得失些什么

                                       

                                           听雨 





                                                                 

       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小宇在叹息:这么多的作业要改,一坐就是一上午;课要正常上,面对那么多的孩子;班里的孩子时时来报告情况“不正常”,需要他亲临处理;近两天又有县市的领导来校检查开学工作,自己的课还要备,备课笔记也只是写上了几页,还有业务会上要求的教学反思。。。小宇还时不时地说:“真的受不了了!”“真的没有干头!”。。。

 

 

      在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加强师德建设的背景下,为什么一些教师对学生愈发冷漠、疏远,甚至想远离课堂?为什么一些教师时常感到精疲力尽,上课仅仅在应付了事?原先的职业新鲜感、崇敬感、事业感都到哪里去了?开学了,更多的教师为什么不想走上讲台?

 

 

 一、职业倦怠已悄悄地爬进来       

 

其实,小宇的叹息更多地来自职业的倦怠,小宇才三十出头,正该是事业勃发的时候。像小宇这样的情绪在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1979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主席首次提到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并将其作为当年年会研究的主题,在此之后,教师职业倦怠开始逐渐引起世界范围内关注。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教师说道:“我们学校一些教师不愿意努力尝试新事物,不太负责任,经常迟到、早退、请假。在我们的办公室里没有笑声,同事之间比较冷漠,更难于交流教育教学上问题。”校长也说:“一些教师对待学生态度很消极,急躁、不耐烦、易怒、总是感到失望,甚至体罚,与学生的关系也不和睦。”职业倦怠影响到了教师身心健康,也间接影响到了教师的职业行为,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甚至有的年轻教师跳槽,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存在离职倾向,虽然离职倾向尚未表现离职行为,但离职倾向的教师肯定减少对工作的投入,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这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成就感是职业倦怠的三方面表现。其中,情绪衰竭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核心成份,是指个人工作热情的耗尽,表现为厌倦、易怒,是一种情绪、情感极度疲劳的状态。教育是爱的事业,可想而知,这种状态会直接消弱教师对工作的投入质量,较少学生的赞扬以及师生互动。

 

 

二、教师职业压力确实很大      

 

小宇的牢骚话也有来自职业的压力,比方说有县市级的教学检查,孩子每天可能发生的有关安全的随机事件等。来自浙江宁波市教育规划课题“关于教师职业压力变动趋势的调查与对策研究”2011年调查显示:认为有较大压力的教师占83.7%,数量较大;认为压力适度的教师占15.0%;只有1.3%的教师感觉从事教师职业比较轻松,没有丝毫压力。2002年数据显示,认为自己较大压力的教师占80.5%,与2001年比较,数字低3.2%。与2002年调查相对照,可以得出结论:虽然10年后,随着教师职业压力的小幅增加,相应地,教师及其家人对教师职业的喜欢程度有下降趋势。教师的压力源主要来自应对学生能力的差异、安全以及问题学生;教师经济、社会地位的压力仍然比较大;教师面临教育教学、职业晋升、同行竞争压力更大、更具体;教师个人认知的因素等。一位教师说,早上6点多上班,晚上8点半之后下晚自习,每天工作这么长的时间,很多事情让人感到心力交瘁,有时感到特别累,真不想上班了。很多时候下班回家后连一句话都不想说,不只身体累,心也累啊!还有一位四十多岁的班主任说,经济压力最大,学校没有什么福利,只有一点少得可怜的班主任费,房贷压力大,工作近30年了,中级职称,工资折上也只有2000元的工资,走在大街上没有多少抬头的时候,物质决定意识,扎在人堆里,不敢说自己是教师!

 

 

 

 三,教师职业信仰的缺失  

 

教育职业信仰是教师最重要的内在精神,在缓解教师职业压力,教师职业倦怠的调适,引导教师追求人生幸福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职业信仰是引导教师坚定地认同教师职业及与这种职业相关联的生活方式,更关键的是,教育信仰为教师提供强大的信仰力量,支持教师在万花筒般的世界中拒绝各种诱惑,引导教师把自己生命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的追求之中,不断走向职业的高处和深处,静下心来读书,潜下身来教学,从而使自我人生从新生走向新生,享受职业的乐趣,感悟人生的幸福。同时,教师是社会信仰的保护者和养育者,没有信仰的教师不可能开展社会信仰教育。教师的教育信仰是引领我们走出时代困境的重要精神源头。正如有的老师说的:近些年,人们一味向“钱”看,不谈事业,不谈高尚,不谈信仰,想想我们缺乏信仰的教师会炮制出什么样的人呢? 当人民教师失去信仰,“人类灵魂工程师”就成了工匠,教师就只是教书匠,职业就成了饭碗,而且只限于用来盛米饭的。就会自然生成职业比较,收入不平,灰心冷漠来。因此要根本改变教师队伍的现状,除了进行人事制度和工资改革外,更急需的是要唤醒教师的职业信仰,帮助教育者们在纷杂的观念中踏进信仰的土地,只有这样,才能还“鉄饭碗”应有的全部寓意!我们一向重视师德建设,“无德无以为师”,我们十分强调教师的专业技术和业务水平的培训,但却长期忽视了教师职业信仰的倡导,没有了教育职业信仰的师德显得异常沉重,没有了教师职业信仰就等于航海里少了灯塔。我们应该重视教师职业信仰的建设,注重自己内在品质的建设,正确客观地认识职业,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改造自身的内环境,包括业务素质和品德素养的提高,高尚的职业呼唤高尚的品德。以高尚的人格、真挚的情感、得体的言行和渊博的知识赢得他人的接纳、喜爱和尊敬。

 

 

四、教师能否从职业里寻回自己 

 

自古以来,读书好像都与师长有关,读书的事不仅是老师自身的事,也是身外的事。在这个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国度,只要读书被倡导,教师就会被尊重。强大,是自身的丰富;长久,是做回自己。我们除了教材和课堂,好多是自己心灵的东西?我们除了曾经的拥有,好多有源头活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我们能做到?教书的不读书不以奇怪了。我们好多习惯于曾经的不习惯,麻木于刚开始的不麻木,可悲,还是自悲?我们的心灵远离了读书。我们知道,自古读书,或为居官-----书中自有粟千斛;或为钱财-------书中自有黄金屋;或为艳福------书中自有颜如玉。至于读了书“教书”,那落魄文人的事。“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的俗语。。。可见,“教书”从没有被瞧得起过。难怪,历史上即使渊博伟大如孔子、才华横溢如留仙,一旦以教书为业,不也难免穷困潦倒吗?然而,时至今日,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了根本的改变:有了教师节,有了《教师法》,有了一大堆“光荣”“神圣”“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字眼和桂冠,教师的职业正在得到肯定。如果把愚昧无知比作黑暗,把睿智文明比作白昼,教师永远是“黑白的交接”的使者;黑板一块,白字一片;讲台一方,教案一本;作业一摞,孤灯一盏;年复一年,六根清净传道,寂寂苦坐似禅,呕心沥血赤胆。我们用自己平凡的劳动,为学生点燃知识的篝火,开启智慧的灵光,升华灵魂和思想。说白了,我们做得更多地是事业。在社会上,教师的职业普普通通,教师的工作平凡至极,教师的生命近乎卑微,难得大红大紫、灿烂辉煌。然而教师又不普通不平凡不卑微,因为人类文化靠我们去延续,百科知识靠我们去播种,精神文明靠我们去耕耘。我们的下一代决定着祖国的命运,而我们则以自己的满腔热血塑造者决定祖国命运的人。因此,这普通中凝着伟大,平凡中寓着不凡,卑微中透着崇高----我们为自己职业的神圣而自豪,因为我们是宇宙的精魂,我们在更新万象,我们在寻找生命终极,我们在找回自己。

 

 

 

       看来,缓解教师职业负荷,缓解小宇的职业压力,增加教师应有的待遇,增加压力应对策略真的有现实的必要-------谁动了教师的这块奶酪?谁真的能够找回自己?我们不得不思索。

 

  
 

 

 

 

 

 

 

 

 

 

http://blog.china50plus.com/upload/photo/blog16/165014.jpg

 

教师,我们现今得失些什么

 



 

 



 

 

 

由鈥溄夥怕槿糕澦氲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