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翻阅”的暑假悠悠然

(2012-08-22 05:22:22)
标签:

情感

分类: 教育

由鈥溄夥怕槿糕澦氲降

                         听雨 

 

 

 

     

      听到一位教育学者说过:“人在夏天会变笨”,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在夏天的学习速度都较慢,有些人甚至会出现退步。暑期的孩子不去辅导班,能够在家里的书柜前,悠然地翻阅他们爱读的书籍,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暑期阅读中断”研究显示,没有退步或退步很小的学生,他们都在暑期进行着不间断地课外阅读。由此可见暑期阅读的重要。

 

 

 

        可能一些家长认为:读那些“闲书”,走不上正套的。有那些时间读书,不如做做作业,对学习进步有提高。。。曾有报道,中国有三分之一的中小学家长、近四分之一的老师不容许孩子读“闲书”,原因一个是目前儿童读物内容充斥妖魔鬼怪、恐怖暴力,误导了儿童行为、危害儿童心理健康。另一个原因是阅读此类书籍需要大量时间,家长怕由此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给孩子带来不应有的负担。有教育者认为“恐怖暴力”图书不该读更不应该出,但一些科幻书籍不应完全排斥,因为想象对于成长是一种必需。

 

 

       如果只读教材显得量上的不足,也局限孩子的视野-----这种“为读教材”而读教材是读不好书的,是一种学习行为上的“近视”。专家也称: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只读课本相关的书籍,久而久之孩子会营养不良的。因而选择适合儿童学习的书显得很重要。书店里的各种少儿书籍不计其数,这就要求家长留心选择,比如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富有兴趣、教材的指定、专家建议等等。

 

 

 

        暑期无论做什么,有一件事非常重要,那就是找个时间带上孩子到书店走一走,看一看,购一购。孩子自己买来的书自己肯定爱读,我们不要忘了暑期的“大块时间”可以静下心来读“整本书”。当然,除了完成暑期必要的作业以外,暑期阅读更多的是带给我们愉悦的精神大餐。不要忘了,阅读经典名著可以丰富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性情,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塑造完美的人格。调查显示,近几年我国全民阅读率持续走低,浅层阅读,快餐阅读增加;深度阅读,纸质阅读减少,整个社会图书阅读状况不容乐观。

 

 

        特别是青少年,由于学习压力、电视、网络的原因,使得他们疏离文学艺术和丰富的课余生活,这样长期下去使他们的“直接生活经验和间接生活经验”几乎都是空白,这使他们的审美素养、道德素养、创新能力受到限制。“宅着的孩子”只会“宅着的作业”,空洞的两眼只会从这本作业跳到那本作业,心灵空荡到只有和电脑电视的偶尔碰撞。少年儿童时期的阅读,对于他今后成为什么人有决定性的影响。从现实中看,最优秀的孩子往往是最善于阅读的孩子。

 

 

 

       想起自己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共同的阅读经历。女儿作业做完了,嚷着要同我一样读那厚厚的书。那是我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要读很多的中外名著。我考《红楼梦研究》的时候要读它的原著。女儿天天看我捧着《红楼梦》,嫉妒得很。没办法,还是撑不过她的死缠蛮缠,拉着她的小胳膊逛了几个书店,买来儿童版的四大名著。从此家里有了两个读书专注的一大一小的身影。女儿作文一直很好,后来高二她选择文科,都受到我和家庭阅读氛围的影响,这种要习惯一直到上大学,她还保持着。暑期的这种“亲子阅读”也是增进感情的好时机。

 

 

 

        有些家长可能有个误区,认为“亲子阅读”就是全程陪着孩子一起阅读同一本书,需要很长的时间,恐怕难以做到。其实不然,亲子阅读不是让家长长长时间地陪伴孩子读书,每天有个20到30分钟的共同阅读就足够了。我上面的例子就不叫“亲子阅读”?女儿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贾宝玉林黛玉什么的,有时也和我争论三国中哪个国家好,李逵真的是孝顺等。。。读出我不知道的,也说出不一般的见解,这种“共同的阅读”也没有必要分得那么清,只要共同参与就行。她读后有时写上一两句的“读后感”,让我刮目相看。

 

 

 

        好了,几本大书翻阅得差不多了,这个暑假。眼看我和女儿都要到各自的校园里了。------“翻阅”的暑假悠悠然;我认为,你也可以和我一样地自得与闲适。

 

 

 

 

 

 

 


 

http://blog.china50plus.com/upload/photo/blog16/165014.jpg

 
                     

                       

 

 

 

由鈥溄夥怕槿糕澦氲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