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来看看大盘的情况。1、本周大盘继续高开低走,5个交易日总共跌了60多点,跌幅超过2.7%,创业板下跌超过80点,跌幅将近6%,深成指和中小板的走势也差不多,这点跌幅对于之前的上涨来说并不多。
2、那么本周的下跌究竟是否洗盘?下周巫山预计将出现的小时级别反弹是否下跌中继?这就要好好的判断一下了。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并不支持大盘持续向下多深,只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因宏观经济向好而偏紧,再加上年底资金面的收紧以及政策面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开始偏于保守。
3、因此要判断上述两个问题,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观察下周市场的量能量情况,如果下周的反弹能够出现带量上涨,并且一日超过一日,最终能够突破1400亿,那么才能说上周的下跌是洗盘,否则下周的上涨如果是缩量或者是平量,那么反弹之后或将还会继续下跌,反弹成为下跌中继。这点可以根据1849点反弹以来的量价配合情况来参考。
二、而不管大盘或创业板走势如何,市场中并不缺乏机会,巫山认为消息面还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路,下面就跟朋友们来一块看看:
1、媒体普遍以《日本明治奶粉传言撤出中国 洋奶粉在华寒冬或来临》类似的标题来报道,简单来说就是,24日,明治乳业中国官方网站宣布,明治乳业决定暂时停止珍爱系列奶粉在华销售。具体原因公司表示,中国乳制品市场竞争逐渐西化,在此严峻的环境下,坚持采用澳大利亚奶源的明治乳业生产成本逐渐增加,对于公司成本和收益都造成严重影响。
也就是说在华经营十多年的亚洲最大乳制品企业明治乳业却宣布将暂别中国市场。对此,更有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明治之所以暂别中国市场,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公司在华的市场份额逐渐地下降,收益很差,明治退出标志着在华经营不善、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进口奶粉企业将开展陆续退出中国市场,洋奶粉在中国的寒冬可能就要来了。
2、与此相呼应的报道是,《“奶粉进药店”试点今始全面测试 4家大药房率先开卖》。26日,在各种争议中,"奶粉进药店"试点今天终于开始进入全面的公共测试阶段,11家奶粉企业最终确定进驻药店,北京四家大药房的5个门店率先开卖。参与本轮试点的奶粉品牌都包括哪些?针对奶粉进药店的种种争议现在组织者是怎么回应的?
和我们此前在部分药店看到的只有洋品牌乳粉不同,参与本轮试点的首批奶粉品牌共11个,里面有7个都是国内品牌,包括贝因美、圣元、飞鹤、蒙牛、三元、雅士利和伊利,还有四个洋品牌分别是多美滋、雀巢、惠氏和雅培,据了解测试阶段将在医保全新、嘉事堂、金象和永安堂四家连锁药店企业的五家门店开展。
渠道方面和价格的问题不是这里要谈的,巫山想说的是,此次三中全会对于二胎的政策是否会讨论以及出结果不得而知,从养老问题和人口红利的大趋势看,放开政策是必然,那么相关的消费品必将中长期获益,与此相关的个股下跌后将出现较好的低位布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