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互动意识的重要性-白丹
(2016-01-15 11:15:24)论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互动意识的重要性
综合组
做为一个刚步入教育事业没多久的新老师,大多时间处于学习的阶段,积累经验的阶段,但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和学生上课的状态,我认为在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互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占主流,上课状态也不是老师讲,学生听了,更多的变为互动模式,传统的音乐课束缚了学生的思想,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互动的模式开辟了一条新的教育思路,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在愉快中,并且是自愿的情况下学习音乐,而不是被逼迫的,放手学生在音乐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同时体会互动在音乐课中所起的作用。
这个学期我所带的年纪是一,二年级,还有四年级和七年级。我发现一,二年级的孩子理解乐曲和欣赏都有一定的难度,而通过学生互动、师生互动,能够帮他们更好感受和理解音乐,高年级的同学处于青春期,让上台表演的时候总是很腼腆,但通过互动,学生们也就敞开心扉了,这样能充分激活音乐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要做到互动我总结以下几点:一、做好教学准备,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才是音乐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将音乐课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完善的教学准备是实现互动音乐课堂的先决条件,教师的教具、教材准备的是否充足直接影响上课质量,而在音乐课堂的教学设计也直接影响着师生的互动性,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自身特点设置互动环节,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学习任务的设计,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因此教师在准备课堂的时候多注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小活动中去,其次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和乐器来辅助音乐课堂教学,增加课堂的新鲜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中和学生科学互动,比如说对唱、伴奏和使用科学软件为学生歌唱进行系统打分,这都是互动环节设置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以放松享受的状态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不断增加对音乐课堂的喜爱,更可以高效率的完成课堂任务。最重要的是,课堂气氛是否融洽直接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效果。众所周知,良好的情绪可以使人发散思维,进行超常的记忆,要在音乐课上实现师生互动,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音乐课上的到放松,积极参与到互动环节。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生理心理发育都还不够成熟,具有注意力不持久,贪玩好动,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特点,因此,教学活动要立足于小学生自身的发展状况,学生都喜欢轻松、平等、愉快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身心舒畅,思维才会得到解放,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就被调动起来,师生互动教学才能发挥课堂的生命力。教师要让尊重学生,以耐心、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注意保护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另外,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不要过分限制他们的个性发展,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和谐、尊重、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地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音乐的课堂环境,这样,不仅学生学的开心,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师生共同参与音乐课。
三、进行有效地课堂讨论,精心设计提问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互动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去“一个老师一张嘴,一个黑板一支笔”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音乐课堂,教师要勇敢创新,敢于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建立合作小组,经常以小组或全班的方式展开讨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融入课堂,参与教学环节,以讨论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学生对音乐教材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与他人讨论、争辩、思考的过程中更深刻的认识理解教材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精心设计提问也是实现互动课堂的最佳途径之一,就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教师要重视提问的效果,同时更要注重提问的有效策略,真正做到优化课堂的效果,实现“互动式”的音乐课堂,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积极思考教师的提问,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想象的场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又使学生对歌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学会全方位的欣赏一首音乐。
互动教学已成为我在音乐课中的重要方法之一,他让我在课堂中找到许多的教学灵感,同时让我更亲近同学,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困难,加深师生情感,学生也在互动教学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对音乐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