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黎阳客

(2016-10-06 00:01:25)
标签:

杂谈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读书人家境贫寒, 走路要饭到黄河以北的地方去,所到的地方没有接济的。他又走路去河南黎阳县( 浚县 ),由于天色已晚,路途还很遥远,读书人忽然看见路旁有一个大门,门里宅院房子很壮观。夜里他准备要投宿那里,于是就上前敲门,过了很久奴仆才出来。

        读书人对奴仆说:“天晚了,前面的路途又太遥远,我可以寄居在外面的房舍吗?”

        奴仆说:“我去请示下我家主人。” 说完就进去了。

        不一会儿,听到走路声,读书人看见主人开门出来,竟是衣冠楚楚的美男子,姿态闲适,潇洒秀美,主人把读书人请进来。

         主人读书人相互拜见,主人说:“长途跋涉能不辛苦吗,我家有个破屋子,你不嫌弃的话可以住下了。”

         读书人于是和主人一起到了馆舍。那主人很能高谈阔论,说齐国以来的事,清清楚楚都如亲眼所见。

          读书人问他的名字,他说:“我是颍川荀季和,父辈因做官到此,于是定居在此。”

          他又命令摆设饭菜,都很精洁。可是菜饭感觉没什么味道。过了一会儿,他让 奴仆准备下榻的屋子,邀请读书人进来,让一个婢女侍候睡觉。

          读书人看着婢女恳切亲近,就问说:“你们家主人现在做什么官?”

           婢女说:“做河公主簿,千万别和人说。”

           不久,读书人听到外面有人叫呼遭受痛苦的声音,就悄悄到窗户那偷看,看见主人坐在胡床上,摆着灯烛,前面有一个人,披发裸体,左右的人呼叫群鸟啄床上那人的眼睛,流血到地上,主人很发火,说:“还敢欺凌我吗?”

            读书人问主人:“这是什么人?”

            主人说:“何必一定勉强知道别的事情?”

            读书人坚持问他,主人说:“是黎阳县令,喜好射猎,几次追赶野兽,冲撞了我的矮墙,因此受治裁。”

              读书人偷偷记下了他们家的地址方位。第二天回去一看,竟是一座大坟墓。询问附近的人,别人说那是荀使君的坟墓。

              读书人到了黎阳,黎阳县令因为眼病推辞不见。

              读书人对传话的人说:“我能治好县令的眼疾。”

              黎阳县令很高兴,就召呼读书人进来。

              读书人跟他说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黎阳县令 说:“真有这样的事?”并暗暗让人准备了柴禾几万捆。

              有一天, 黎阳县令率领群吏放火烧了荀使君的墓,还迁走了坟墓。县令眼睛就好了。

               黎阳县令又用厚礼谢读书人,却没有告诉他 火烧了荀使君墓 。

               后来读书人晚上回家,看见一个人头面焦烂,身穿破衣,蹲在荆棘中,向他打招呼。

               读书人却不认识他,那人就说:“你还记得以前路上寄宿的事吗?”

               读书人惊奇地说:“你怎么到这来了呢?”

                那人又 说:“全是因为你,我受了苦。” 并说了事情缘由。又说:“我知道那件事不是你的本意,我自己运气不好。”

               读书人很惭愧后悔,为他摆设薄酒,烧了自己的衣服赠给他,他(鬼)愉快地接受就离开了。



​【原文】

开元中,有士人家贫,投丐河朔,所抵无应者。转至黎阳,日已暮,而前程尚遥。忽见

路旁一门,宅宇甚壮,夜将投宿。乃前扣门,良久,奴方出。客曰:“日暮,前路不可及,

辄寄外舍,可乎?”奴曰:“请白郎君。”乃入。须臾闻曳履声,及出,乃衣冠美丈夫,姿

度闲远,昂然秀异。命延客,与相拜谒,曰:“行李得无苦辛,有弊庐,不足辱长者。”客

窃怪其异,且欲审察之,乃俱就馆,颇能清论,说齐周已来,了了皆如目见。客问名,曰:

“我颖川荀季和,先人因官,遂居此焉。”命设酒肴,皆精洁,而不甚有味。有顷,命具榻

舍中。邀客入,仍敕一婢侍宿。客候婢款狎,乃问曰:“郎君今为何官?”曰:“见为河公

主簿,慎勿说也。”俄闻外有叫呼受痛之声,乃窃于窗中窥之。见主人据胡床,列灯烛,前

有一人,被发裸形,左右呼群鸟啄其目,流血至地。主人色甚怒曰:“更敢暴我乎?”客谓

曰:“何人也?”曰:“何须强知他事。”固问之,曰:“黎阳令也,好射猎,数逐兽,犯

吾垣墙,以此受治也。”客窃记之。明旦顾视,乃大冢也。前问,人云是荀使君墓。至黎

阳,令果辞以目疾。客曰:“能疗之。”令喜,乃召入,具为说之。令曰:“信有之。”乃

暗令乡正,具薪数万束,积于垣侧。一日,令率群吏,纵火焚之,遂易其墓,目即愈。厚以

谢客而不告也。后客还至其处,见一人头面焦烂,身衣败絮,蹲于榛棘中,直前诣,客不识

也。曰:“君颇忆前寄宿否?”客乃惊曰:“何至此耶?”曰:“前为令所苦,然亦知非君

本意,吾自运穷耳。”客甚愧悔之,为设薄酹,焚其故衣以赠之。鬼忻受遂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