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画人生
(2014-12-23 20:37:58)
标签:
情感 |
分类: 小小说 |
1.
他可能是上海的街头走过的一个老人,穿着护甲背心,戴着贝雷帽,瘦瘦高高,说着软糯的沪语,眼神中略带着羞涩,他平时阅读颇多,喜欢品茗绿茶,也会到咖啡馆坐一下午。他安静,不会来事,如若有人邀约,也会随和地和加入同伴们的活动,他不会强势对人,凡事总是先征求一下别人意见。他话不多,多数时候是静静倾听,他经历丰富,却始终有着善良正直的心,不愿意去投机取巧,而总是沉浸在自己的趣味爱好中,他喜爱听一些音乐,无论西洋的还是中式的,他也喜爱美食,但从不沉溺,浅尝辄止,平时基本素食,他读书涉猎颇广,亦庄亦谐,对于儒道释均有研究,他也常常阅读西方经典哲学,以及历史。他谈吐诙谐,却从不咄咄逼人,即便调侃也是轻轻带过,不使人难堪。他不是太擅长社交,略略腼腆,神情中常略带羞涩。他年轻时也曾是美男,但他从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容颜,而年老后清瘦的模样却让他有种神韵。
他有份并不太繁忙的职业,使得他既领着份不薄不厚的薪水,他又在工作之余开了画室,这样不必太艰难地维持自己日常得开销,也不必为了薪水而出卖了自己的生活。或者如果幸运,他还有份不大的家业,祖传的资产,在江南的某个小镇上,有一间老屋,门口是铺着青石板的小路,在某个连绵阴雨的天,他穿着长布衫,哦,好像时空有点倒错,但没有关系,就是那踩在石板路上的足音,一点一点敲进别人的梦乡。
在他适婚年龄的时候,他在家人的安排下遇到了一位安静娴雅的女子,她略略读书,喜欢看着雨点敲打青石板和雨后天青色的天空发发呆,她很少说话,没有惊世绝俗的美艳,但她双眸清澈,身材适中,微笑和低头的样子很美。他们都没有过什么恋爱,只是见见面聊聊天,他从不去对她说那些艰深的书本,只是听她谈谈衣服、电影、流行音乐,谈谈家居设计,旅行美食,她以为他不感兴趣,却发现他有时候很有独到的审美眼光。
他们不久就结婚,办婚礼,亲戚家走动走动,该有的仪式都过掉,她想要旅行,他也陪她去,她知道他时间不多,蜜月后也基本上不太要求出去旅行。不久他们有了孩子,她居家过日子的能力也显现出来,他的薪水不多,但他全部交由她去筹划柴米油盐和日常的开销。她厨艺日益精湛,并总能采购到新鲜的时蔬,又把房间布置得温馨而一尘不染,不仅是为了他,更是为了几个孩子,他常常坐在书房,听着她和孩子说话声娇笑声,看着书写着文章,窗外的斜阳渐渐西移,洒满房间,惬意地度过一个个午后。
2.
她大约可以算是出身书香门第了,真正有家学渊源的几乎已经濒临绝迹的现代,父母均是大学教授的她也是有一点优越感,当然是在小时候,并不是在物质的当下。她的环境给予她最大的财富就是父亲书房一架架的书,她涉猎甚广,文史哲,绘画围棋音乐样样都抱着极大的好奇心去学,她颇有灵气,悟性很高,但不太有恒心毅力的她却又没有一样能够坚持下去,她会好几国语言,却内心里只喜欢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她容貌也大方美丽,大学里她的崇拜者颇多,然而太无需费劲的环境也使得她对于恋爱一直懵懂,从没有想过什么样的男子才是自己的心仪对象。
她的白马王子走近她的时候,她自己并不清楚,他是系里数一数二的学霸,有着高高的个子,白皙的皮肤,他容貌清秀,他对她说着很多温柔的话,他说他要保护她一生,不让她受一点点委屈。她不知道她可能会受什么委屈,也没有想过自己的生活需要别人来承担负责,不过他的诚意感动了她,他们在一起画面很美,像两棵白杨一样,他们在所有人眼里看着都是那么般配,那么顺理成章。
大学毕业后她毫无费力地找到一份工作,他也找到了工作,然而为了她,他又放弃了薪水颇为丰厚的工作,跑到她的城市去寻找她,他就是那么自信,他从来没有觉得工作有那么重要,他相信自己的能力是不会让自己有任何阻碍,而只有她,是他不愿意失落的梦想,是他想一生紧紧抓住的永恒。他们结婚,结婚两人依然忙于工作,两人的背景都太好,很快得到提拔,得到加薪,忙着出差,全球飞,过着现代商务人士的标准生活,一边赶着去机场,一边在打着电话,出入五星级酒店,服饰鲜亮,一低头一垂首都是标准商业人士的做派,轻吟浅笑中做着一个个单子,颇有成就感。他们常常是这周你在欧洲,下周我在南美,擦肩而过,匆匆来去,经常只是电话报个平安,也许因为彼此过于信任了,甚至几周不联系也不急不躁,只想起来时候发个短信。他们忘了彼此上一次一起吃饭是什么时候,几个月前或者一年前,他们在一起也常常是聊聊工作,因为都是同行,你说上半句我就能猜到下半句,彼此仿佛是两个同事一样。
工作使他容光焕发,保持活力,工作使她有着职场女性的聪明精干,他们走在一起依然是一对璧人,让周围想要插足的人望而却步,或许这么多年的信任都是这样的自信支撑过来的吧。然而他们忘了他们之间已经如同陌生人。
随着行业的日渐式微,获得提拔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微乎其微,他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优势,而她却觉得日渐艰难,好胜的她感觉到自己的性别再次受到歧视,于是选择跨行跳槽。跳槽初期,颇为风光,她很是为自己的聪明得意,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发现隔行如隔山,她开始惶恐,感觉到每日如坐针毡,更可怕的是她发现自己和老板的理念是完全无法吻合的,在一次和老板的争执之后,她提交了辞呈,回到了原先的行业。她发现自己的行业也在起了很多变化,新的商业创新也在频频冲击旧有的商业模式。她也想去拥抱创新,但每每感觉到身心疲惫。此时他依然在千山万水外出差,他虽然不懂得她,但她知道她的心底住着一个古典的小女孩,她并不适合长期在职场上打拼,于是他笑道,你辞职吧,我养你,好好享受生活,赚钱的事情有我呢。
3.
她辞职了,辞职初期,处在那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中,做一个全职主妇从来不是她的梦想,更何况她连做全职太太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在家里呆着。
她茫然地在街上走着,直到有一天看到他的画室,看到他油画风格的水墨丹青,她被吸引住了,也同时想起了自己少年时代的梦想。画笔丢了有多久了,她已经想不起来了,她只记得她曾经的绘画老师含笑看着她挥洒,指点她的样子。她记得她去报名参加中学绘画展,拿到那些莫名其妙奖项时候的得意,她记得她并不喜欢素描,太枯燥,而喜欢中国画的空灵意境,她到底妥协了去学油画,在老师的引导下,然而这次她看到中国画风居然也能够在油画那样厚重的笔墨下一样得到生命的舒展。
她报名了那个油画班,在最初的学习让她恢复了少时的画画感觉之后,她渐渐进入状态,竟一步步渐行渐远,最初学画时候遇到过的一些迷茫困惑居然一扫而光,大约随着这些年的阅历突然之间也是豁然开朗,她内心这样对自己说。
他的这个画室只是他业余在教,平时由他太太看着,另外找了几个美院的老师来教,而他只在周末才来光顾。她的绘画天分让他注意到她了,这个画室通常都是些孩子或者全职太太消遣的,一般都没有什么值得引起他注意的,他也不过是为了一点收入而敷衍着。然而她的认真和功底让他怀疑自己是在认真经营一个画室,和他美院的画室一般。他坐在她身边看她画画,看到她对于光的运用仍然不是很到位,他指点一二,他发现她画一个女子坐在幽暗的房间,而右上方却射进来一束光,他问她为何如此画,因为这让他想到欧洲古典油画中的光,通常那是来自上帝的光,她点头之后又摇头,说那其实也代表一种态度,避世的态度。他们攀谈起来,宗教、哲学,绘画史,忘掉了时间的流逝。
他和她渐渐靠近,仿佛可以谈的话很多,他们观点并不一致,但彼此的不同想法使得谈话进入到一层层更深的层次,这样的谈话使得她和他都会回家后再看书,再想,于是谈话在下一次又继续。他没有想到他那些自以为已经很成熟的观点被她百般质疑,而她提出的新观点又让他觉得饶有趣味,她以前的经历让她对很多传统开始有了新的审视角度,就这样两人越聊话越多。而谈话中穿插的诙谐幽默又常让两人都大笑不止。
他和她都不记得两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一切都发生得很自然,他开始找一些借口而晚回家,她不再催促着出差在外的先生回家,他们一起去参观画展,一起出入一些酒吧,也会去音乐厅听一场音乐,他们总是有很多话题,分享很多快乐,他总是温柔对她,仿佛窗边的翠竹,然而他从来不在她那里留宿过夜。
有一次,她要求他留宿一夜,他看着她沉默良久,然后轻轻把她的手拨开,起身收拾东西,她问为什么,他依旧沉默,但没有停止动作。她问他的妻子是什么样的人,他转头依然温柔,说你们是不同的。她问他,如果结婚前他们相遇,他会选择她还是他的妻子,他沉默半晌说,我会忍不住选择你,但这对你不公平,婚姻是一种生活,而未必适合你。我庆幸没有那么早遇到你,然后他步入了夜色中。
之后他们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单独联系。她依旧去他的画室画画,他依然也是在周末去教学,偶尔进行指点,但下课后立即消失。她的经历中从来就没有倒过来求男人的特例,她的自尊让她固守着自己,她渐渐沉入到那些以前他对她说过的书中,她开始了广泛的阅读,而阅读仿佛打开了一扇窗,她开始写文章,开启了自己的博客,将看书与绘画过程中的点滴都记录到自己的博客日志上。他常常去看她的博客,渐渐两人又开始交流,只是在一些聊天工具上,或者在博客后的评论留言中。他们依然有时辩论有时分享。渐渐他们的交谈中也加入了其他人,话题变得更为广泛,观点变得更为发散,然后朋友也开始多起来,很多是他的好友,她发现和他以及他的好友们的聊天越来越有趣,她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他已经不再是她曾经的中心,倒仿佛成了她的老友。
在学画第六年的时候,他对她说,办个画展吧,我帮你一起筹集资金去。他们又一次相聚,他带着他的朋友一起,为她筹划画展,场地,资金,赞助,宣传等等,她发现那些人非常专业,却一呼百应,她这才知道他在业界有着怎样的地位。
她在画界是无名之辈,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他和他的朋友将画展弄成合展,有一些其他画坛艺人的作品,也有他的一些作品,整个画展大约持续了一个多月,在上海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段,来观看的人络绎不绝,而她的先生也赶回来陪她一起看,虽然这个世界离他太过遥远,他总是像大学一样,护花左右,为她自豪。
从那以后,她埋入自己的绘画世界,和他永远成了师生,她与他的交流,在论坛,在博客,在绘画,在文章中,但永远不会在生活中。她有着先生的陪伴,体会着岁月静好。
有时候她会想,爱情也许终究是不存在的,又或者它只是让我们重新找到自身内心,它本来就在自己的灵魂中,不需要去外面寻找。
后记
看到木心的照片,蓦然间居然有了心仪的感觉,不知道这样说是否亵渎了已故的画家,或者准确地说,这种类型的男人是我倾慕的,于是顷刻之间杜撰了这样的小故事,也是够奇葩的。
通篇,其实我想说的不是爱情,而是爱情的虚妄,爱情对于女人真的有那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