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科女的修养和美容
(2014-08-12 02:03: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感 |
挨踢女(IT女),理科女生,也是爱美的,然而审美观却是不一样的。
美丽有很多种,理科女追求的是知性之美,自然之美。 说理科女生其实不需要太多的打扮,未必正确,可是理科女生如果浓妆艳抹,在工作场合只会招致一些误解。就像胸大无脑的那种偏见,其实过分的打扮带来的恰恰是职业机会的丧失和对本人业务能力的怀疑。淡妆、裸妆甚至不化妆,其实在理科的工作环境中已经足够。淡妆只是为了遮掉一些面容上的瑕疵,比如脸上的斑,脸色暗黄,不均匀。
所有的美丽,前提条件是清洁。每天的洗澡洗头是必须的,身体所发出的自然清香是最为可爱。衣服当然是一天一换,内衣更是如此。刷牙是一天两到三次,说什么加班,太忙而省略清洁的,则变作邋遢,是最不可取。女生最怕是邋遢。可以懒,可以衣服简朴,可以不化妆,但绝不可以邋遢。
其次身材也是很重要的。没有了身材,就没有了任何美丽。若能略略清瘦,则知性的气质必然脱颖而出。然而长时间的加班或者学习,常常会形成久坐不动的习惯,而加班时候如果为了补偿自己的情绪,吃很多零食,那么后果不堪设想。我是亲眼目睹理科妹妹三个月中增重50斤的样子,非常聪明的女孩,可惜世人都是外貌协会,也没有女孩不梦想自己有美好外形。硅谷的挨踢宅男,或者我们码农,可以挺着肚子,吃着薯条,敲着键盘,而仍然让人觉得挺Q,换做女孩,这个可能性是没有的。女孩一胖,就给人感觉有点傻。虽然事实是,微胖的女孩往往很聪明。
第三是运动,身材的话题其实扩展开去,是体重管理,是运动,也是饮食的问题,整个其实是生活习惯的问题。生活习惯是从小养成的,然而很多人不喜欢运动,可能中国人的家庭从小也不是很强调运动。
运动对大脑的运作是很好的互补,千万不要小看运动,只有运动,才有健康,只有运动才有灵活的大脑,只有运动,才能更加乐观的生活。
从小我周围有许多理科男,研究所的硕士博士,经常踢足球,打篮球,打乒乓,羽毛球。运动不仅对个人长期的脑力劳动是个调节,增加新陈代谢,团体的运动也增强和人的沟通合作,能够促进团队合作精神。
理科女更要加强运动,保持身材不臃肿,也不过分柔弱。所谓女汉子,是不能柔弱,但也并非粗壮。
年轻的美眉以为运动会让身材粗壮,失去弱不禁风的娇柔,其实这真是误解,运动分很多种,女孩子选择非力量型的运动: 打乒乓,羽毛球,做瑜伽,跑步,游泳等。但重要的是,要配合饮食。饮食如果过于油腻或者摄取量过大,会起到反作用,要避免运动后马上进食,很容易过量饮食,不如换做补水为主。
第四是饮食,这里不是谈论减肥,这个上面已经说过,而是饮食对于性格的养成的重要性。
佛教据说是不提倡吃葱蒜姜等辛辣调料,因为这样会容易性格暴躁,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中国传统饮食的煎炸炒,不仅油多火气大容易长胖,而且这些烹调方式非常花费时间,在吃上面花过多的时间其实是不值得的,完全可以把时间花到自己更感兴趣的事情上。
吃饭可以多炖汤,汤对营养的吸收比较全面,而烧菜不是很费劲,把材料准备好,放进电炖锅后就可以去看书了,闻着汤的香味一点点溢出来,溢满屋子,在香味中沉浸在一本好书中,这是怎样的幸福啊。
也可以经常做点蒸菜,也相对比较不花时间,而且不容易失败。
食材上的选择,比较建议多用牛肉,而不是猪肉,从蛋白质来说前者质量更好,脂肪更少。有条件的多吃海鱼。
除此之外,多吃新鲜蔬菜,根菜比叶菜其实对人体更好。比如炖汤可以放萝卜,利于排毒。土豆,红薯,胡萝卜,洋葱,番茄,西葫芦,还有西兰花等,营养价值要比上海人爱吃的鸡毛菜,青菜更好。而做法也比较简单,可以和炖汤一起,不需要炒菜。
水果的补充就不用多少了,应季而食。
还有,自己做酸奶吧,买个小小的酸奶机,自制酸奶很容易,没有糖分,省得买超市里那种不知道用什么牛乳做的且加了很多糖的酸奶,安全且热量低。定期排毒,保证体内的干净。
只有内脏是相对清洁的,才有吐气如兰之说。经常吃肉的人,口气很重,说话是浊气冲天,很是破坏外形,也容易损伤皮肤。
经常喝茶而不是咖啡,在外出差,生活紧张,经常是早晨咖啡提神,然后迅速投入工作,这也无可奈何,周末一定要喝茶,喝茶让生活的节奏慢下来,思考而不是冲锋。
理科女并不意味着去做职场上的白骨精,自身的修养更重要,完成公司的任务和提高自己技术或者学术上的修养是不同的,如果有时间,阅读一些技术大牛写的书,同样是做IT,做一个只知道程序语法的coder,还是做一个有高屋建瓴的架构水平层面的技术人员?如果能知道各种技术之间的好坏差异,不同用途意义,比较性能,才能提升自己的业务修养,进入到相对比较高的层次。
尽量少在外面吃饭,食品卫生的隐患,不用多说,如果要在外面吃,一定在比较上档次的地方吃,相对安全一些,而且,要吃也要吃在家做不出的味道来。食不厌精,不要去省钱去小饭店吃,吃到了真正的美食,才不会有内心的饥饿感。
饥饿感并非来自于饥饱,而是来自于内心对于美食的渴望,填补自己的渴望,懂得什么是品质,才是美食的意义。
第五是发型,虽然现在那么多美发店现在到处都是,但去美容店排队,加上花上三四个小时坐在那里让人家摆弄自己的头发,出来之后经常搞得不知道东南西北,那真是折磨,而且本来就是头发上一点点事情,美发店绚烂刺眼的灯光,美发师势利的眼光,周围进出打扮时髦的女孩,都很伤人。理科女一般收入不高,轻物质重精神的美眉们,本来是有点清高的,但到了这些灯光绚烂的场所,自卑感顿生,而退避三舍。加上时间也耗不起,往往是去过一次,就落荒而逃。
美发,其实没有那么难。而那些发型师,很多功夫都花在烫发和吹发上,真正显示发型师功夫的,是剪发。理科生一眼看穿本质的,就跑到小发廊去了。短发最考验人,很短的头发,非要非常清朗的气质,一点都不能胖啊,小小的脸型,才能凸显味道,所以短发不要选,东方人大饼脸大多是与生俱来,而只有做过整形的,混血儿,少数家族遗传,才有可能有小巧精致的脸。理科美眉如果也去整容,是掉节操掉大了,绝对不可。
比较容易打理,而没有毁容的风险的,是中长的头发,大约是刚到脖子,或者比披肩发略短的样子。清汤挂面也好,御姐型的三七开也好,女王型的中分头路也行,加上刘海也行。保持每天洗头,保持头发柔顺是王道,整体的形象不会有大的问题,平时也不需要太多打理,甚至洗好头不用吹自然干都行,节省时间,外型也不错。
头发比较多,发质比较硬的,可以留略长的头发,数个辫子,或者定期去剪发,主要是为了打薄而后好打理。
如果需要烫发,千万不要到小发廊去,那种烫发液很伤头发,这个钱不要省了,为了发质不受损,一定要用自然的烫发原料。日本的一些烫发剂还不错,烫出来也自然,千万不能烫得很硬很卷,弄得像大妈一样。
染发就不要染了,一旦染发,要定期去染,否则发根是黑的,而发端是其他颜色,有点惨不忍睹,毕竟理科美眉没有那么多时间天天跑发廊。如果实在想染,就挑染。
第六是衣服,理科美眉穿保守宽松点的衣服,好处有两点: 1.宽松略带休闲衣服显气质,知性气质。2. 宽松衣服在职场遮掩了女性曲线,理科女生呆的场所男生比较多,保守一些不容易招致太多的男性目光,比较安全。且传达了一个信息:我和你们一样的,请尊重我的头脑而不是我的性别。
理科美眉的衣服要简洁,繁复的设计传达的信息是思维的紊乱,在理科的世界中,化繁为简是王道。颜色尽量单一,即使是追求变化也不能太眼花缭乱,最好多穿裤子而不是裙子,多穿平底鞋,低跟鞋而不是高跟鞋。
美丽有很多种,理科女追求的是知性之美,自然之美。 说理科女生其实不需要太多的打扮,未必正确,可是理科女生如果浓妆艳抹,在工作场合只会招致一些误解。就像胸大无脑的那种偏见,其实过分的打扮带来的恰恰是职业机会的丧失和对本人业务能力的怀疑。淡妆、裸妆甚至不化妆,其实在理科的工作环境中已经足够。淡妆只是为了遮掉一些面容上的瑕疵,比如脸上的斑,脸色暗黄,不均匀。
所有的美丽,前提条件是清洁。每天的洗澡洗头是必须的,身体所发出的自然清香是最为可爱。衣服当然是一天一换,内衣更是如此。刷牙是一天两到三次,说什么加班,太忙而省略清洁的,则变作邋遢,是最不可取。女生最怕是邋遢。可以懒,可以衣服简朴,可以不化妆,但绝不可以邋遢。
其次身材也是很重要的。没有了身材,就没有了任何美丽。若能略略清瘦,则知性的气质必然脱颖而出。然而长时间的加班或者学习,常常会形成久坐不动的习惯,而加班时候如果为了补偿自己的情绪,吃很多零食,那么后果不堪设想。我是亲眼目睹理科妹妹三个月中增重50斤的样子,非常聪明的女孩,可惜世人都是外貌协会,也没有女孩不梦想自己有美好外形。硅谷的挨踢宅男,或者我们码农,可以挺着肚子,吃着薯条,敲着键盘,而仍然让人觉得挺Q,换做女孩,这个可能性是没有的。女孩一胖,就给人感觉有点傻。虽然事实是,微胖的女孩往往很聪明。
第三是运动,身材的话题其实扩展开去,是体重管理,是运动,也是饮食的问题,整个其实是生活习惯的问题。生活习惯是从小养成的,然而很多人不喜欢运动,可能中国人的家庭从小也不是很强调运动。
运动对大脑的运作是很好的互补,千万不要小看运动,只有运动,才有健康,只有运动才有灵活的大脑,只有运动,才能更加乐观的生活。
从小我周围有许多理科男,研究所的硕士博士,经常踢足球,打篮球,打乒乓,羽毛球。运动不仅对个人长期的脑力劳动是个调节,增加新陈代谢,团体的运动也增强和人的沟通合作,能够促进团队合作精神。
理科女更要加强运动,保持身材不臃肿,也不过分柔弱。所谓女汉子,是不能柔弱,但也并非粗壮。
年轻的美眉以为运动会让身材粗壮,失去弱不禁风的娇柔,其实这真是误解,运动分很多种,女孩子选择非力量型的运动: 打乒乓,羽毛球,做瑜伽,跑步,游泳等。但重要的是,要配合饮食。饮食如果过于油腻或者摄取量过大,会起到反作用,要避免运动后马上进食,很容易过量饮食,不如换做补水为主。
第四是饮食,这里不是谈论减肥,这个上面已经说过,而是饮食对于性格的养成的重要性。
佛教据说是不提倡吃葱蒜姜等辛辣调料,因为这样会容易性格暴躁,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中国传统饮食的煎炸炒,不仅油多火气大容易长胖,而且这些烹调方式非常花费时间,在吃上面花过多的时间其实是不值得的,完全可以把时间花到自己更感兴趣的事情上。
吃饭可以多炖汤,汤对营养的吸收比较全面,而烧菜不是很费劲,把材料准备好,放进电炖锅后就可以去看书了,闻着汤的香味一点点溢出来,溢满屋子,在香味中沉浸在一本好书中,这是怎样的幸福啊。
也可以经常做点蒸菜,也相对比较不花时间,而且不容易失败。
食材上的选择,比较建议多用牛肉,而不是猪肉,从蛋白质来说前者质量更好,脂肪更少。有条件的多吃海鱼。
除此之外,多吃新鲜蔬菜,根菜比叶菜其实对人体更好。比如炖汤可以放萝卜,利于排毒。土豆,红薯,胡萝卜,洋葱,番茄,西葫芦,还有西兰花等,营养价值要比上海人爱吃的鸡毛菜,青菜更好。而做法也比较简单,可以和炖汤一起,不需要炒菜。
水果的补充就不用多少了,应季而食。
还有,自己做酸奶吧,买个小小的酸奶机,自制酸奶很容易,没有糖分,省得买超市里那种不知道用什么牛乳做的且加了很多糖的酸奶,安全且热量低。定期排毒,保证体内的干净。
只有内脏是相对清洁的,才有吐气如兰之说。经常吃肉的人,口气很重,说话是浊气冲天,很是破坏外形,也容易损伤皮肤。
经常喝茶而不是咖啡,在外出差,生活紧张,经常是早晨咖啡提神,然后迅速投入工作,这也无可奈何,周末一定要喝茶,喝茶让生活的节奏慢下来,思考而不是冲锋。
理科女并不意味着去做职场上的白骨精,自身的修养更重要,完成公司的任务和提高自己技术或者学术上的修养是不同的,如果有时间,阅读一些技术大牛写的书,同样是做IT,做一个只知道程序语法的coder,还是做一个有高屋建瓴的架构水平层面的技术人员?如果能知道各种技术之间的好坏差异,不同用途意义,比较性能,才能提升自己的业务修养,进入到相对比较高的层次。
尽量少在外面吃饭,食品卫生的隐患,不用多说,如果要在外面吃,一定在比较上档次的地方吃,相对安全一些,而且,要吃也要吃在家做不出的味道来。食不厌精,不要去省钱去小饭店吃,吃到了真正的美食,才不会有内心的饥饿感。
饥饿感并非来自于饥饱,而是来自于内心对于美食的渴望,填补自己的渴望,懂得什么是品质,才是美食的意义。
第五是发型,虽然现在那么多美发店现在到处都是,但去美容店排队,加上花上三四个小时坐在那里让人家摆弄自己的头发,出来之后经常搞得不知道东南西北,那真是折磨,而且本来就是头发上一点点事情,美发店绚烂刺眼的灯光,美发师势利的眼光,周围进出打扮时髦的女孩,都很伤人。理科女一般收入不高,轻物质重精神的美眉们,本来是有点清高的,但到了这些灯光绚烂的场所,自卑感顿生,而退避三舍。加上时间也耗不起,往往是去过一次,就落荒而逃。
美发,其实没有那么难。而那些发型师,很多功夫都花在烫发和吹发上,真正显示发型师功夫的,是剪发。理科生一眼看穿本质的,就跑到小发廊去了。短发最考验人,很短的头发,非要非常清朗的气质,一点都不能胖啊,小小的脸型,才能凸显味道,所以短发不要选,东方人大饼脸大多是与生俱来,而只有做过整形的,混血儿,少数家族遗传,才有可能有小巧精致的脸。理科美眉如果也去整容,是掉节操掉大了,绝对不可。
比较容易打理,而没有毁容的风险的,是中长的头发,大约是刚到脖子,或者比披肩发略短的样子。清汤挂面也好,御姐型的三七开也好,女王型的中分头路也行,加上刘海也行。保持每天洗头,保持头发柔顺是王道,整体的形象不会有大的问题,平时也不需要太多打理,甚至洗好头不用吹自然干都行,节省时间,外型也不错。
头发比较多,发质比较硬的,可以留略长的头发,数个辫子,或者定期去剪发,主要是为了打薄而后好打理。
如果需要烫发,千万不要到小发廊去,那种烫发液很伤头发,这个钱不要省了,为了发质不受损,一定要用自然的烫发原料。日本的一些烫发剂还不错,烫出来也自然,千万不能烫得很硬很卷,弄得像大妈一样。
染发就不要染了,一旦染发,要定期去染,否则发根是黑的,而发端是其他颜色,有点惨不忍睹,毕竟理科美眉没有那么多时间天天跑发廊。如果实在想染,就挑染。
第六是衣服,理科美眉穿保守宽松点的衣服,好处有两点: 1.宽松略带休闲衣服显气质,知性气质。2. 宽松衣服在职场遮掩了女性曲线,理科女生呆的场所男生比较多,保守一些不容易招致太多的男性目光,比较安全。且传达了一个信息:我和你们一样的,请尊重我的头脑而不是我的性别。
理科美眉的衣服要简洁,繁复的设计传达的信息是思维的紊乱,在理科的世界中,化繁为简是王道。颜色尽量单一,即使是追求变化也不能太眼花缭乱,最好多穿裤子而不是裙子,多穿平底鞋,低跟鞋而不是高跟鞋。
前一篇:日本为什么坚持去参拜靖国神社?
后一篇:关于湖南产妇死亡事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