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日除夕,昨日一场小雪,让南京迎来了一个“白色”的除夕。
初雪后的灵谷寺,与灵谷秋色又是不同景致。
灵谷塔上望去,还颇有一番“林海雪原”的感觉。

林中雪地

“大仁大义”牌坊

如今大陆的建筑中,能见到国民党当年“青天白日旗”留存的地方并不多,这不多的几处,南京占了不少。

“大仁大义”牌坊前的石兽

被2012初雪覆盖了屋顶的无梁殿

无梁殿前的“石龟趺”,只是历经风雨沧桑,当年石龟趺背上的碑不知何去何从?




灵谷塔下的蒋介石题写的“精忠报国”的“忠”字。
灵谷塔的原名叫阵亡将士纪念塔,始建于1931年是阵亡将士公墓建筑群中一个重要的组织部分。据《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报告》记载,在率师北伐、建都南京、统一告成后,1928年国民政府“眷念前劳,凯旋者概予登庸,惨逝者追加怃恤,惟兹阵亡将士杀身成仁,尸骨遍野,忠魂无依,乃拟搜集阵亡将士骸骨,建筑公墓,安慰忠魂。”因此,1928年11月设立建筑阵亡将士公墓筹备委员会。所有建筑中,纪念塔耗资最多,造价35.5万元于1935年建成。

扶栏构成优美的几何图案

不说了,登塔观雪,与“灵谷秋色”又是不同的风景。

俯瞰灵谷寺的“中轴线”




天然“水墨画”


“它们”每日俯瞰着灵谷寺的春华秋实,四季更替。

灵谷塔每层塔的门外都是一幅山水画卷



灵谷塔东南侧的谭延闿墓区

雪花落地仍是花

冬日林木后的灵谷塔

封冻的灵谷水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