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年12月03日

(2012-12-03 16:04:36)
标签:

杂谈

                            宇宙有多大,作家的心灵就有多大

 

                                       ——《牛鬼蛇神》是一部总结之书

 

 

    2011年至2012年,事隔几十年之后,小说家马原归来,写出了《牛鬼蛇神》。《牛鬼蛇神》在《收获》上分两期刊出后,我注意到有关《牛鬼蛇神》的种种争议,说好说坏的都有,那我为什么认同《牛鬼蛇神》呢?因为它是一本总结之书。为什么这样说?

    1, 首先,《牛鬼蛇神》是马原对自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小说创作的一次总结。一次宇宙观和艺术观的和盘托出。可以这样说,《牛鬼蛇神》就是一部艺术的自白书。《牛鬼蛇神》中,马原对自己小说名篇的引用达六七万字之多,引用的篇目包括《零公里处》、《冈底斯的诱惑》、《上下都很平坦》等等。

    2,其次,马原用口语化的方式,对八十年代的先锋小说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如何来评价八、九十年代的那场文学运动?如何评价中国当代文学的成就?我觉得,这都可以讨论。问题在于:文学界在反省所谓“先锋小说”的时候,是否有过分夸大其负面影响、把脏水和婴儿一起倒掉的倾向?是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学有往后撤退,献媚主流的庸俗叙事大行其道,幻想性元素被束之高阁的现象呢?作家们自己都在检讨过往的探索,甚至都不敢承认自己曾经的追求,不敢承认自己曾经先锋过。莫言在一次演讲中谈到,中国作家正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慢慢找到中国经验的叙事。我愿意相信:没有文学的昨天,就不可能有文学的今天。没有文学的今天,更不可能有文学的未来。

    《牛鬼蛇神》中涉及的主题词有很多,比如造物传说,比如偶然性,比如归零结构,但最重要的关键词有两个,第一个是“宇宙”。

    按照传统的文学理念,表现人表现生活是天经地义的,充其量关注的是人与生活的关系。但在马原的小说里,他感兴趣的是人与宇宙的关系,感兴趣的是追问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所以,世界观在马原这儿变成了宇宙观。写过《小王子》的法国人圣埃克絮佩里也是一位拥有宇宙观的作家。当然,拥有宇宙观的还有诗人作家博尔赫斯。法国作家在《夜航》和《人的大地》中,用敏感和纤细的心灵去触摸浩瀚的宇宙。宇宙有多大,作家的心灵就有多大。飞行给了作为职业飞行员的圣埃克絮佩里以灵感,那么,赋予马原灵感的是什么呢?无疑,那肯定是西藏那片神秘的土地,肯定是神迹、野人传说,以及烟雾缭绕的寺庙和昼夜不废的转经声。

   说《牛鬼蛇神》是总结之书,还在于贯穿小说的对鬼神与信仰的拷问。所以,第二个关键词就是“鬼神”。宗教、鬼神、信仰在西方经典作家那儿都是永恒的文学母题。比如纪德、比如格林、比如福克纳等等。八十年代出发的小说革命,以马原、史铁生、张承志、北村为代表的中国作家开始寻找文学中的信仰表述。新世纪王朔的小说,还有近些年宁肯的作品《天藏》,都可以看到信仰表述一条绵长而隐性的线索。我愿意相信:没有强大的思想哲学背景,没有自觉的信仰表述,文学不可能走得太远。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原的归来具有值得我们欣喜的理由。最后,我想说:真正的先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真正的先锋艺术一往无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