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日本神话,无非就是712年的《古事记》与720年的《日本书记》。作为目前日本神话史最具权威性的两本书,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潜意识却是截然相反的。《古事记》相对《日本书记》来说年代更为久远,两本书都是使用汉字记述,但是《古事记》中的汉字只是为了表述发音而存在,不能按照字面的意思去理解,相对《日本书记》就友善的多,即使是完全不懂日文的读者也能大概理解。其实《日本书记》从某个程度上来说是面向中国读者的著作,但是却遭到了《古事记》派学者的一致反对。根据他们的说法,在使用受到中国汉文化影响而产生的汉字去记载文章内容时,文献本身的「和」式纯洁度就受到了污染,并不是一本纯粹的日本式文献。归根结底,《古事记》是一部完全反汉学,反中国的文献。但是单从内容来讲,细枝末节的地方暂且不论,两本书大同小异,故事的主筋是没有本质变化的。(例如《日本书记》所记载的伊邪那美并没有死亡这件事,对后续的皇室传承主线没有质的影响。)
日本三大神话体系:高天原,日向,出云。它们与西方神话、中国神话最大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泛神论而非一神论。日本神话对起源神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根据文献目前可以得知的起源神有别天神五位和神代七神(七神为七组,每组两人)共19人,但是事实上在这19位之上是否还有更上级的神存在,不得而知。相反西方神话中的上帝就是明确且单一的最上级的神,没有任何争议。
2.生产与变化并存的繁衍体系。西方神话故事中所有的神基本都是依靠男女繁殖产生,而日本神话中是「産む、成る」(生育,变化)并存的,有的神是依靠繁殖,有的则是一些物体变化而成(如勾玉的碎片,石头,眼泪,器官等),而这些看似是「无性」的变化所产生的孩子,却也是类似拥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例如须佐之男是伊邪那岐清洗鼻子时诞生的孩子,并不是伊邪那美所生理应没有血缘,却执意要寻找他的母亲伊邪那美)。
3.神话与正史的接续性。日本神话中的伊邪那岐→天照大神→正勝吾勝勝速日天之忍穂耳命(日本皇室的直系祖先)这条故事线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中国神话中是不存在皇室与神话人物有直系关系的观点的。
从日本神话中看到的中国文化:比如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第一次生出了水蛭子,感到奇怪于是身为神的他们居然去占卜,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这一点可以看出来日本从中国那里继承到的咒术信仰观
。最终他们得到了答案,原来第一次他们相遇时女性先开口了,这是大忌,要由男性先开口才能生下健康的孩子。这里多少能映射出中国旧时代的男尊女卑思想。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包括到后期的国津神被天津神打败、八岐大蛇被须佐之男斩杀、大国主命与天照大神的战斗。。。一点一滴如果仔细分析,多少都能看出日本神话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笔者今后会更详细的对该问题展开分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