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细节成就美好姻缘

标签:
杂谈 |

湘竹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她中学毕业只有回乡务农这一条路,一百个不情愿也无可奈何。几年后看到有的青年陆续被招工离开农村,有的当了民办教师后来转正,不少男青年参军到了部队,而她仍然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田野里干着又苦又累的农活,很是不甘心,唯一的希望是通过婚姻看能否改变命运。
说来也凑巧,这时正好亲戚给她介绍个男朋友去相亲,男方是邻村青年,被招工到东北某个三线厂当工人,不想找外地姑娘,还想找家乡人组成家庭,趁探家之际寻亲。第一次见面是在亲戚家,时间很短,就是匆匆见一面,互相外貌不反感而已。第二次男方约湘竹去田野游玩,两人各骑一辆自行车,来到离村庄一,二里远的一条渠水堤上,各自把自行车停在堤上,两人坐下来聊天,还没有聊多长时间,突然刮起一阵风,男方的自行车咣当一声倒在地,湘竹眼疾手快,本能地立即迅速起身,麻利地把自行车扶了起来。
假期是短暂的,很快到了男方离开回东北的日子,走之前按照农村风俗,他们举行了订婚仪式,经过鸿雁传书的互相通信进一步了解,一年后他们走进了婚姻殿堂。三线厂为了让职工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允许带家属,婚后不久,湘竹随着丈夫去了东北。丈夫的工厂里子弟小学正好缺老师,经过试讲及各方面考核,湘竹有幸合格顺利通过,成了厂矿子弟小学的正式老师。
后来他们有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湘竹既要忙教学工作,又得照顾家庭孩子,但她勤劳能干,任劳任怨,不管多么繁忙,辛苦劳累,她尽量独自承担家务和照顾孩子的重任,让丈夫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当然,丈夫也体谅妻子的辛苦,有时间也尽量分担家务。
湘竹是个孝女,她非常牵挂远在家乡的父母,所以,每年她都趁假期带着孩子回河南看望二老。想想她独自一人带着孩子,从遥远的东北来回转车回家,那是一条充满艰辛的旅程,该是多么的辛苦,可她都熬过来了。
再后来,湘竹想方设法调回了家乡方城县的一所小学工作,夫妻分居两地,她更是独自承担了照顾家庭,教育孩子的重任。这样的日子又过了几年,终于丈夫也调回河南工作,全家才团圆,结束了东北——河南两地颠沛流离来回奔波的艰难生活。
多年来不管生活多艰难,湘竹和丈夫互相理解,彼此包容,同甘苦,共患难,相濡以沫,堪称恩爱夫妻。同龄人大都不是缺儿就是少女,他们却儿女双全,而且都教育得很优秀。应该说他们的婚姻是美满的,家庭是幸福的,两个孩子都大学毕业,在省城郑州工作。后来儿子应聘华为任职去了北京。湘竹和丈夫退休后跟着儿女在郑州居住,有自己单独的住房。湘竹是真的勤劳能干,好操心会持家,把儿女养大又继续为儿女的孩子服务。
有次和她丈夫闲谈,我说他真是有福气,找到湘竹这样聪明善良,勤劳能干会持家的妻子,这辈子让他少操好多心。他神秘兮兮地告诉我:“实话告诉你,我是很会看人的。”于是他给我讲了他们第二次见面时,湘竹帮他扶起自行车的事情。按照常理,就是女方自行车倒了,也应该男方帮助扶起来,可男方的自行车倒了,湘竹却主动迅速又麻利地扶起,从这个细节上,她丈夫就认定湘竹是个头脑聪明,勤劳能干会持家,善良有担当的女子,那时他就内心确定了和湘竹的婚姻关系,只不过没有流露出来而已。
人们经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也反映人品和性格,细节成就了湘竹的美满姻缘,改变了她的命运。所以,做人处事,不可忽略细节。
三人中个子最高的是湘竹,我们三个是初中同学,她们两人都在郑州生活,专程来许昌游玩,两张照片分别是在许昌西湖公园和春秋楼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