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均工资水平撩拨按劳分配神经

(2014-05-29 07:40:45)
标签:

杂谈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2013年平均工资数据,人均年薪最高的行业仍是金融业,达99659元,是人均年薪最低行业农林牧渔业(25820)的近四倍。昨日,国家统计局还首次发布了2013年不同岗位平均工资情况,单位负责人平均工资最高,商业、服务业人员平均工资最低,前者是后者的2.73倍。(528日《新京报》)

每次公布平均的数据,总会有人大呼“被平均”。整体数据的出炉与个体感受的差异难以平衡,这本身就是统计面临的难题。这次,国家统计局公布年度不同岗位工资水平,更是让人有同样的感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之间存在工资的差距在所难免。但是,这样的差距到底是如何形成,能否有弥补的措施,是否与国家的按劳分配制度相左。这些才是重要的问题。可以说,平均工资水平的公布无疑又一次撩拨了按劳分配的神经。人们禁不住要问:为什么从事农林牧渔业如此辛苦的工作,付出的劳动并非少,缘何获得的工资那么低?

作为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主要形式,按照要素分配是次要形式。而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面对这样的分配制度,理论总是与现实脱节。如果我们细心观察的话,那些从事基础行业,尤其是在人们眼中脏乱差行业,比如环卫工、清洁工等。他们的工资水平为何与劳动的付出不成比例?而相反,占据了资金要素的很多人不劳动却能够获得巨额收入?这种现象本身需要思考。因为这种现象与按劳分配的制度本身出现了不一致,需要进行解释,才能让人们明白其中的道理,也避免人们面对各种平均工资而引发不满。

工资水平到底应该如何决定,这其实是一个市场化问题。第一需要国家宏观政策的约束,比如对最低工资水平进行限制,保障最低生活水平的标准,杜绝社会最低收入者陷入贫困中。同时,国家政策对于工资约束并没有最高水平的限制,即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地区的工资水平不能限制最高水平应该在哪里。因为这需要市场决定。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按劳分配的顶层设计就显得有点尴尬。因为如果反观现实,与按劳分配有些不一致;如果硬靠理论,又有些不合时宜。而这样的问题也不能永远纠结下去,让人们觉得自身的价值和付出与自己的工资一致,这是根本。

人们对于自身工资水平感觉到平衡,这才是公布平均工资水平的归宿。在这个过程中,差距的存在就是不平衡的根源,所以,如何减少差距,让人们感受到平衡,从心理上觉得自身的付出与获得的工资一致。而按劳分配似乎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槛,让人觉得心理上不平衡。因为自身的付出并没有获得像按劳分配说的那样。(王传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