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闻联播》的“换脸”能够开启“换心”路?

(2014-05-29 07:38:35)
标签:

杂谈

今日凌晨3点,有网友在微博发布了一张与央视新闻联播主播张宏民叙旧的照片,并称“突然听说他和李瑞英一道要退出新闻联播,心里一阵失落。”获悉此消息后,搜狐娱乐以短信的形式第一时间联系上李瑞英本人,而李瑞英在凌晨四时许也以短信的形式向搜狐娱乐独家证实,将与张宏民退居幕后,一道告别《新闻联播》。至于接下来的工作,李瑞英向搜狐娱乐独家透露,将会和张宏民一起去央视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指导委员会从事培训工作。(528日人民网)

李瑞英如果真的离开《新闻联播》主播的位子,这首先能够给新人更多的机会,值得鼓励。不过,按照正常的人事调整和年龄变化安排,如果信息属实也应该是正常范围内的事情。但是更应该引起思考的应该不是随着李瑞英离开主播的位置之后谁会继续担任主播,而应该是《新闻联播》到底应该如何将内容贴近民生。可以说,主播的离开就像流水的兵,《新闻联播》这个平台才是铁打的营盘。主播的变化只是变脸,内容的变化才是换心。

《新闻联播》自开播以来,在三十多年的历程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以及节目的编排结构。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既定模式进行下去,也就难怪有网友总结了其中的套路,按照极度模式化的语言模式将其戏谑的句子了。可见,让《新闻联播》真正走进每个人的内心,需要的并非固定的时间段播出,也并非模式化的内容呈现,而是需要真正倾听民声,更重要的是传播主流声音。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变化速度极快,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新闻中挑选应该播出的内容至关重要,而标准为何更应该进行思考。

换心的过程,首要的要求是权威性,即杜绝传播错误的信息,这是最为基本的要求,也是新闻的最基本准则。对于《新闻联播》来说,由于其覆盖面的极度广泛性,影响力也极大,权威性是基本的要求,也应该是努力的方向。其次需要更为贴近民生话题,尤其是当天的民生热点话题,如此才能让人们真心关注这档新闻节目,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再者,更是需要加强环节上的互动,尤其是现场直播的过程,可以通过连线等形式将互动进行下去。这些基本的要求或许很高,但需要《新闻联播》进行思考。

换脸的过程显得简单而程序化,换心的过程却是艰难的。《新闻联播》的地位和价值并非仅仅因为其覆盖面的广泛而自然而然提升,尤其是自媒体时代里,人人都是通讯社,如果不进行革新,将权威性、民生性、互动性进行下去,永远恪守过去的传统,可能有极大的奉献。从李瑞英的离开信息中不难读出这样的细节,一代又一代的主播离开,却仍旧是永恒的“套话”在播报,“教我如何不想她”要是能成为人们心中所盼的话,《新闻联播》或者就不仅是形式上获得成功,更是从内容上俘获了大众的心。(王传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