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 |
去年10月,财政部和教育部曾联合发出通知,由中央财政拿出17亿元,为全国农村中小学生每人免费配发一本《新华字典》。如今时隔半年多,记者调查发现,河南多地农村中小学生却并未领到字典。(5月9日 新华网)
为全国中小学每人一本字典没有人会否认其惠及农村义务教育的主旨,但从中央财政的政策如何在地方落地才是根本。既然2012年10月就已经发出通知,缘何现在还没有领取到免费字典,这其中的时滞到底该不该给出合理的解释。免费字典属于惠及广大农村学生的一项措施,应该具备明确的时间节点,何时配发到位,何时进行检查,何时进行回馈。河南省多地学生都没有领取到,据教育厅的口径是正在进行中,预计今年6月份发放到位。但是,到6月份到底能否真正发放质量合格的免费字典仍旧是一个疑问。
就在免费字典的事件上,湖北省教育厅被曝光采购320万册盗版字典给学生,从中获利三四千万元。新闻背后隐藏着的矛盾和黑幕就是中央财政划拨到地方的过程中缺乏透明和监督的失误,同时对于财政购买字典的过程也缺乏统一安排和定期反馈机制导致。而采购盗版字典明显违反政府采购法规的要求,属于违规行为,为学生们配发盗版字典可是贻害终身。我们不知道是什么让湖北教育厅如此肆意妄为,我们更不清楚还有多少省份存在类似的企图和猫腻,湖北省配发盗版字典,河南省尚未配发字典,那么,其他省份的情况如何?
与免费字典类似的事件,很容易联想到“营养午餐”计划。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政策约惠及680个县市的2600万在校学生。初衷很好的“营养午餐”非但没有解决贫困地区学生们的营养问题,反而成为地方财政、各级学校疯狂盘剥中央拨款的现象,各地的“营养午餐”不是短斤少两就是粗制滥造,好端端的政策就这样沦为了笑柄,这其中的根源问题和免费字典一样,那就是缺乏严格的财政划拨公开和使用过程监督。
免费字典也好,营养午餐也罢。从其出发点上看都是积极有益的,对于改善农村地区孩子们的营养状况和经济压力,弥补义务教育阶段的差距有所帮助。但由于没有完善的透明环节,中央财政到地方再到具体的学生手中,不是按质按量而是被层层盘剥掉,免费字典不是质量上乘而是以高于市场价格购买的盗版字典。没有透明的财政拨款都会流入中间环节中,没有监督的优惠政策都会变味,免费字典政策在盗版之后能否顺利发放到学生的手中而不重蹈“营养午餐”覆辙,只能拭目以待。(文■王传言)